閱讀足跡 永久書架

第96章 番薯、土豆、玉米! (第1/5頁)

kk妹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筆趣閣小說www.biqugexsw.tw),接著再看更方便。

世事與朱由校之構想,終究略遜一籌,猶如雲泥之別。

南海子鬼魅橫行,非因眾人洞悉皇上築犬舍之秘,實乃另有乾坤。

其一,皇上調遣京營大興土木,以致百姓屋漏難修,民怨四起;其二,時局維艱,即便是內庫之資,亦需審慎開支,以免外廷告急時,國庫空虛,難以為繼。

內庫之銀,乃皇上私蓄,欲阻其揮霍,可美言為護國利民,防微杜漸,避免與民爭利。

然,若明目張膽干涉天家財務,則需鐵骨錚錚,清流之姿,否則,豈非自比海瑞,挑戰皇威?

於是,有奸佞之徒,施江湖騙術,以訛傳訛,意在攪動工地風雲,令士卒膽寒,工程停滯,以省銀兩。

聞錦衣衛板車拖曳炮火殘軀,滿城尋覓苦主,趙南星鬚髮皆張,怒而斷須。

再聞皇上詔書痛斥張四維,為張居正昭雪,趙南星不禁喟嘆:“世事如棋局局新,近歲尤甚。”

昔年二龍爭鋒,尚不及此景離奇——黃鼠狼拜年,皇帝為權臣正名,真乃天下奇聞!

大明朝堂,權臣輩出,前有高拱,後有張居正。

穆宗駕崩,高拱急上《陳五事疏》,欲除馮保,奪司禮監權,令太后退居後宮。

然,歷史鏡鑑,無相之權與皇權相爭,終致高拱貶謫,張居正與馮保聯手,權傾一時。

高拱之盟友高儀,新入內閣,未幾即因病辭世,張居正獨攬大權,十年間,上抗皇命,下壓群臣,大明為之側目。

張居正曾豪言:“吾非相,乃攝也。”

此言一出,權傾朝野,縱觀大明兩百載,乃至華夏五千年,權臣之禍,歷來為帝王所忌。

今皇上親詔平反,豈非悖逆常理,助長擅權之風?

朝臣理應上疏,論其功過,而非皇上親自為之,此等行徑,實難索解。

最終,趙南星絞盡腦汁,仍對西苑小皇帝的心思摸不著頭腦,如同霧裡看花。

京城之中,與他同樣困惑於聖意者,比比皆是,猶如繁星點點。

然而,不論眾人如何揣測,禮部尚書孫如遊已運籌帷幄,按部就班地籌備著各項事宜。

至於朝臣間意見相左,乃至封駁聖旨之舉,實屬罕見,猶如曇花一現。

回溯大明,最後一次封駁聖旨的壯舉,竟發生在天啟初年,其背後隱藏著一段宮廷秘辛。

為阻李選侍封妃之路,天啟帝不惜自曝家醜,將李選侍釘於恥辱之柱,直言其虐待天子之母,此舉震驚朝野。

內閣輔臣方從哲聞訊,驚愕之餘,親赴天啟處,苦口婆心勸其三思,言李選侍雖有過,但亦應顧及皇家顏面,以免遺禍無窮。

然天啟帝意志堅定,終使此言流傳於世。

李選侍之威勢雖受挫,天啟帝卻也因此顯露了政治新手的稚嫩。

朝堂之上,驅邪用正之風蔚然興起。

自登基至大婚,朱由校繞過內閣,直接統轄六部,掌握國家財政與印信大權,其威嚴令人不敢小覷。

隨後,禮部頒旨為張居正平反昭雪,此舉標誌著大明正式告別“萬曆怠政”的陰霾,步入“天啟再興”的新紀元。

後世史書對此評價不一,而朱由校卻無暇他顧,正對著手中的玉米棒子,面露疑惑之色。

“這便是傳說中的包穀?”

他語氣中帶著幾分戲謔,向徐光啟發問。

徐光啟恭敬回稟,詳盡解釋其來歷與別名,雖不明聖意何在,卻也不敢有絲毫懈怠。

望著手中這小巧的玉米,再聯想到後世的高產作物,朱由校不禁心生感慨,對眼前這原始品種大失所望。

他轉而詢問花生,徐光啟連忙呈上托盤,其上擺放的正是後世酒鬼的摯愛之物——花生。

朱由校細細把玩,感受著其獨特的質感與油分,心中暗自思量著油料作物的潛力。

隨後,徐光啟又介紹了番薯、土豆等美洲傳來的作物,然而當朱由校看到這些尚未經過改良的品種時,不禁眉頭緊鎖,心中湧動著對文明發展差異的深刻思考。

他彷彿穿越時空,與《槍炮、細菌和鋼鐵》中的論調產生共鳴,意識到美洲文明之所以停滯不前,除了外敵入侵外,更在於其本土作物的先天不足與難以馴化。

相比之下,華夏文明則擁有了更為豐富的食物來源與更為優越的農耕條件。

時至歐人踏足美洲之際,玉米方得印第安人之手,馴化至穗形初具今日規模三分之一。

《盤點大明兩個大帝》 第96章 番薯、土豆、玉米!(第1/5頁),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