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6章 互市。 (第1/2頁)
kk妹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筆趣閣小說www.biqugexsw.tw),接著再看更方便。
朱由校輕觸輿圖,大寧衛之地躍然眼前,遂向黃克瓚悠然發問,言語間透露出對時局的深思:“朕憶往昔,察哈爾林丹汗,虎墩兔憨之名震四方,東征西伐,意在蒙古一統,且屢犯我邊疆,可有此事?”
黃克瓚頷首應之,語帶恭敬:“陛下所言極是,林丹汗確為察哈爾之主,其威名遠播,自登汗位,東並朵顏,北擊內喀爾喀,聲勢日隆。”
他續道:“昔萬曆年間,林丹汗與抄花數度侵擾邊境,廣寧至錦州數百里之地,受其侵擾,民不聊生。然四十五年時,林丹汗歸還俘虜,以示誠意,先帝恩准廣寧互市,鐵嶺亦與抄花等部通商,一時之間,邊境稍安。”
朱由校聞言,微微頷首,似已洞悉蒙古局勢。
忽而,他話鋒一轉,笑語盈盈:“黃尚書,可曾鬥過蛐蛐,此中樂趣,非比尋常。”
黃克瓚一愣,旋即答道:“臣自幼受嚴父教誨,未曾沾染此等玩物喪志之事。”
言罷,心中暗自思量,大明帝王中,不乏此類逸聞,卻非治國之道。
朱由校輕描淡寫間,將桌上輿圖收起,提筆蘸墨,於貢紙上輕點兩點,喻意深遠:“蛐蛐之養,需得適時而飼,方能健碩豔麗;而鬥時,則需餓其體膚,激其鬥志,方顯英勇。此理,用於蒙古諸部,豈非同出一轍?”
黃克瓚聞言,眼前一亮,彷彿窺見了皇上的深謀遠慮,卻又不解其詳:“陛下之意……”
朱由校嘴角勾起一抹神秘笑意:“欲使蒙古自亂,方為上策。
朕欲遣使科爾沁,許其鐵嶺互市之利,但需其牽制內喀爾喀,使之無暇他顧。”
言畢,他將紙條遞與黃克瓚,目光炯炯:“卿可細查科爾沁之所需所求,務必隱秘行事,勿使風聲走漏。”
黃克瓚雙手接過紙條,躬身領命:“臣必不負聖望,先行試探,再行定奪。”
“善。”朱由校滿意地點點頭。
大明,素以顏面為重之國,其應允與察哈爾、內喀爾喀互市,實乃雙方交鋒後,對方俯首稱臣之果,非主動恩賜之例。
此番舉措,前所未有,引人深思。
“兵部需籌謀……”
朱由校沉吟間,目光轉向黃克瓚,欲言又止,終是輕嘆:“罷了,此等重任,朕託付於錦衣衛。”
“陛下,所指何事?”
黃克瓚聞及錦衣衛之名,心生急迫,連忙追問。
皇帝欲借特務之手,其意深遠,自當探明。
“互市既定,暗中遣密探行刺、投毒、焚田、造謠,令科爾沁與內喀爾喀乃至察哈爾諸部自相殘殺,兵部能否勝任?”
朱由校之言,猶如寒冰刺骨,令黃克瓚瞠目結舌。
“這……實難從命。”
黃克瓚眨眼間,已是滿腹為難。
細作之事,非錦衣衛莫屬,他唯有搖頭苦笑。
“既如此,便依朕意行事。”
朱由校言簡意賅,揮手示意黃克瓚退下。
待其身影遠去,朱由校不由自主地再次展開輿圖,思緒飄回大明往昔的輝煌戰績。
對於蒙古諸部,或者說前元餘孽,大明的態度歷經滄桑,變化莫測。
憶往昔,朱元璋驅除韃虜,恢復中華,其英雄事蹟,婦孺皆知。
洪武年間,徐達、常遇春等名將北伐,燕雲十六州重歸華夏,元廷北遁。
洪武三年,五大將星璀璨,首次北伐,北元軍隊幾近覆滅,大明以雷霆萬鈞之勢,欲一舉蕩平北疆。
然,世事無常,洪武五年之戰,徐達失利,李文忠得失相抵,唯馮勝獨勝。
自此,朱元璋策略轉守,以蠶食之法,逐步消耗蒙古勢力。
直至洪武二十一年,藍玉大將軍領兵北伐,捕魚兒海一戰,北元朝廷覆滅,蒙古諸部四分五裂。
及至朱棣,靖難之後,大明內修外攘,對北策略暫緩。
然蒙古人卻趁勢囂張,永樂七年,本雅失裡竟敢殺害大明使臣。
朱棣震怒,親率大軍北伐,誓要嚴懲不貸。
然初戰不利,丘福等將貪功冒進,全軍覆沒,令朱棣痛心疾首。
怒火中燒的朱棣,親自披掛上陣,遷都北京,拉開五徵大漠的序幕。
自此,大明對蒙古之策,變為誰強便打誰,草原之上,風雲變幻。
宣宗、正統初期,大明軍隊依然威猛,對蒙古連施重拳。
然朱祁鎮親政後,局勢急轉直下,蒙古再次崛起
《盤點大明兩個大帝》 第106章 互市。(第1/2頁),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