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一十八章 河套攻略 (第1/2頁)
龍吟森森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筆趣閣小說www.biqugexsw.tw),接著再看更方便。
晚上,自然又是一頓烤羊肉。
李晟基給舅舅帶來的禮物除了跟李繼祖一樣的食鹽、布匹以外,還有五百柄橫刀、五百個槍頭、五萬個箭頭,這些在草原上對一個小部族來說可是無價之寶,赫連坤知道自己這外甥對自己的情意,內心感動,也不多說什麼,只是一個勁的讓赫連震給李晟基、李承基敬酒。
“舅父,最近草原上有甚動靜?”,晚飯後,李晟基留在大帳裡和赫連坤兩人說話。
“哦,契丹國最近在陰山南面新設了三州”
“靠近白思恭的黃河河曲處設為勝州,黑城附近設為豐州,我赫連部眼下就歸屬豐州管理,黃河西邊河曲附近設了什麼應天軍”
……
隨著舅舅的娓娓講述,李晟基逐漸清楚了陰山以南、定難以北的各部族的態勢。
陰山以南、黃河以北,活躍著大大小小的部族幾十個,大的就是韃靼部,但其內部又分成兩部,東邊黑城(呼和浩特)附近的是黃韃靼部,講的是東胡語,西邊應天軍(近內蒙古巴彥淖爾附近)是白韃靼部,多講突厥語,兩部實力相差無幾,全部動員的話,都能出動上萬騎兵,不過兩部的精騎都被納入了在當地駐守的皮室軍。
駐守豐州就是蕭撻野率領的以黃韃靼精騎為核心的皮室軍,駐守應天軍的則是以白韃靼為核心的皮室軍,是由乙室部猛將乙室斤統領。
至於勝州方面,卻新建了一所城池。
黃河河曲內外灣在大唐時代建有兩所城池,內灣處就是勝州,外灣處則是東受降城,阿保機時代契丹西征,大掠黃河以南(今鄂爾多斯大草原一帶),將居住在勝州的漢、吐谷渾、党項、處月等部族擄掠到受降城安置,改東受降城為東勝州。
二十多年過去後,東勝州的新城已經建成了,不過草原民族大多分散到各地繼續放牧,而新城基本上以擄掠來的漢人為主,是河套一帶契丹唯一的鐵器製作基地,還是少有的糧食生產基地。
東勝州又改成勝州後,新設立一名漢人州刺史,居然是李晟基的舊識韓匡凝,城裡駐有三千漢軍,大多是從大定府、龍化州抽調過來的。
阿保機大掠河南以後的近二十年時間,由於人煙稀少,契丹、党項對這塊土地都興趣不大,如果一方大舉遷移人口進來,必然會遭到另一方的打擊,久而久之,廣袤的鄂爾多斯草原竟然成為了真空地帶,成了契丹、定難事實上的緩衝區。
不過在庫結沙(今庫布齊沙漠)南緣,卻正常生活著一小群漢人和党項人(赫連勃勃的後代,因党項強大起來,便自稱党項人),人數加起來不到三千,不過契丹、定難兩邊都沒有過多騷擾他們。
因為他們是胡洛鹽池的守衛者,生產出來的鹽同時供應黃河兩岸的居民,契丹、定難誰佔領這裡必然遭到另一方的打擊,最後雙方便形成了默契,任由這群漢人和党項人在此活動,不過仍需要同時給雙方繳納一定程度的稅賦(食鹽)。
那漢人的首領是一個叫郭玢的人,據說還是前唐朔方節度使郭子儀的庶脈,党項人的首領叫費聽延祚,他這一族還是赫連坤這一支的近親,原本都以赫連為姓,近幾十年才改成了費聽氏。
“說起來這費聽延祚還是你的遠房舅舅,他的祖上正是先祖赫連鐸公的堂弟”,提起往事,赫連坤也不禁悠然神往,或許他想起了赫連一脈最強盛的時代。
“那統萬城還在不?”,李晟基也有些出神,半響才問了一句。
“在,現在定難節度使李彝殷手裡”,赫連坤嘆了一口氣說道。
李晟基卻沒有意識到舅父的惆悵,腦子裡一直在想著另外一件事。
現在的佑國軍在大興水利之後,糧食的產量雖然比中原、江南還是低一些,但滿足佑國軍軍民的食用綽綽有餘,麻布也不缺,但絲綢、食鹽仍需要大量從外面購買,絲綢還好說,佑國軍也只是軍人制作內衣用,但食鹽就太關鍵了。
由於李晟基的威勢,河東、幽州都不敢得罪,現在他的商道倒沒有受到影響,不過不怕一萬就怕萬一,一旦石敬瑭、趙德均緩過氣來,掐斷食鹽的輸入,那李晟基就欲哭無淚了。
所以現在鄂爾多斯那邊有一個大鹽池,還是三不管的地帶,怎能不使他動心?
現在如果明目張膽地佔了陰山以南的河套地帶,先不說佑國軍有沒有這個實力,耶律德光必定是大舉進攻,佑國軍就是封鎖住了黑城一帶,但陰山北麓坡勢平緩,敵人還是很容易攻進來的,特別是後世包頭附近,還有故唐安北都護府沿著昆都倫河修建的驛道,
《漠唐國際酒店》 第一百一十八章 河套攻略(第1/2頁),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