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三十五章 奚之亂 (第1/2頁)
龍吟森森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筆趣閣小說www.biqugexsw.tw),接著再看更方便。
清泰六年,冬,佑國軍節度使府,外書房。
自從搬到雲州後,李晟基將自己的內外書房好好拾掇了一番,眼前這外書房就是以前的會客廳。
主位是一把用冷杉打製的方椅,椅子沒有上色,保留了白中帶黃的原木色彩,椅子旁邊放著一張高几。大廳一左一右各有八把同樣的椅子,與主位相比也就是略小一些,每把椅子之間還有同樣略小一號的高几。
主位的右後方也又一把椅子和高几,不過就比主位的小了許多,高几還放在椅子前面。
主位後面的牆壁上掛著一幅前唐開元年間的疆域圖,從這幅疆域圖上可以看出,整個遼東及以北一直到遙遠的庫說部(今庫頁島,此時被盤踞在此的東胡庫說部佔領),都是大唐的河北道統管,東北地區設有安東都護府,下面又設有松漠(契丹)、饒樂(奚)、哥勿(高句麗)、渤海(粟末靺鞨)、黑水(黑水靺鞨)五個都督府,分別管轄當時幾個大的部族。
而西域(新疆,還包括一部分現今中亞的領土)則屬於隴右道管轄,設有安西都護府,下面又設了毗沙(于闐)、疏勒(疏勒)、焉耆(焉耆)、北庭(烏魯木齊)四大都督府,分別管轄西域的部族。
陰山以北、兩大都護府之間的廣大區域則是突厥的領地。
奚族是東北地區一個古老的部族,漠北被回鶻帝國統治時期,由於文化、習性、語言都相近,為了對抗回鶻與大唐,奚部與契丹部結成了聯盟。
由於奚部更靠近大唐,幾百年下來其文化更為發達,除了放牧之外,農耕、冶煉也有長足的進步,粟末靺鞨的大氏建立渤海國後,奚部與靺鞨、漢、高麗併為四大“開化”部族。
契丹建國之後,對昔日的兄弟不甚放心,耶律德光取得媯州之後,便將奚部一分為三,三分之一遷到黃水一帶(契丹龍興之地),由迭剌部就近監視,三分之一留在原地(今遼西白狼水一帶),一部則遷到了媯州。
(作者按:歷史上耶律德光取得幽雲十六州後,將奚部的一半遷到了媯州、雲州,此時由於只取得媯州,作者在此做了小小的調整)
遷到媯州的這一部的首領在前隋時還被賜為楊姓,此時的首領叫楊世榮,部落接近一萬五千人。
高模翰執掌西南面招討司時對奚人還不錯,除了抽調其精銳加入皮室軍以外,牛羊、鐵器、田地的稅賦都是按照契丹國的政策來收取,並沒有過多的盤剝。
不過李晟基的到來改變了這一局面,先是耶律突欲成功回到遼東,重建東丹國,接著一向對契丹過百依百順的女直完顏部又叛投到東丹國,最後在媯州待得好好的高模翰又被調到東北去清剿屢剿不絕的完顏部、東海部、長白山部。
接替高模翰的是耶律劉哥,此人就比高模翰殘暴多了,為了對抗蒸蒸日上的佑國軍,耶律劉哥將奚部的青壯抽調一空,全部納到皮室軍裡面,為了養活數量龐大的皮室軍,耶律劉哥管轄的西南面招討司所轄的奚部、南阻卜、白韃靼、黃韃靼、吐谷渾等部落就遭殃了,各種稅賦直接提高到五成。
如果單單是牛羊馬匹也就罷了,草原的牧民每家都養有大量的牛羊馬匹,被剝奪一半依靠剩下的勉強也能活下去,但像奚部這樣的牧、匠、農三合一的部族就不同了,除了牛羊馬匹,還要提供大量的兵器、糧食,這下奚部就苦不堪言了,靠近天成軍的地方,近些日子每天都有奚民拖家帶口地逃過來。
楊世榮的生活自然沒有受到影響,不過眼看麾下的部民生活得日益艱難,他心裡也不好過,隔壁佑國軍的事情他也隱隱約約聽到了一些,三成糧稅、牧民不交稅,工匠的待遇比同軍士這樣大的政策他自然也知曉,眼看耶律劉哥的壓迫越來越甚,便起了舉族投奔佑國軍的念頭。
(作者按:歷史上遷到幽雲地區的奚部人口更多,五代末宋初叛亂的規模更大,當時奚部的首領除了受到壓迫之外,還有政治上的抱負,這裡將此事提前也不為過)
不過一個一萬多人的大部族想遷走談何容易,耶律劉哥掌管西南面招討司後,原有的以迭剌部、乙室部為核心的皮室軍就有一萬人,以前後唐在媯州留下來的步軍也有五千人,耶律劉哥又增加到一萬人,又從韃靼部、阻卜部、吐谷渾部落抽調五千人,加上近期抽調的奚部精壯,小小一個媯州(今張家口市的全部加上北京市的延慶縣)竟駐紮了三萬大軍。
前幾日,楊世榮派使者到雲州來了,今天李晟基就想議一議媯州的事情。
歐陽浩、季無憂、姚猛、李方穎、劉承威、李承訓、王存章、
《漠唐國際酒店》 第一百三十五章 奚之亂(第1/2頁),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