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足跡 永久書架

第24章 合作 (第1/1頁)

秋楓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筆趣閣小說www.biqugexsw.tw),接著再看更方便。

雖然感覺一下子這麼多的訂單有點猛,不如細水慢流可以生產平穩,但是內心裡還是對多一點訂單有些期許,這也許就是人性的貪婪吧。 晚上和地區、縣裡的領導幹部熱鬧的喝了一杯,領導們也很高興,不僅僅是開張了,而且在魯省是近幾年來廣交會上最大的出口創匯數量了,後面的各個地區市,再錦上添花,魯省應該就是本次廣交會上最大的贏家了! 據記載,1985年全國全年的出口額是273億美元,進口423億美元,國家外匯儲備也才30多個億。 本次交易會最後的成交額是31億美元。 國營骨幹企業是廣交會出口的骨幹,所以象千禾食品廠這樣的鄉鎮小企業一天的成交額確實是放了衛星了。 後續幾天,又有幾個國家的代理商簽訂了供貨合同,由於他們國家太小,市場不大,所以訂單也不大,幾個國家的總數也就200多噸。 第二天中午,幾個香港客商的過來單獨要親自見老闆,孫宗遠在展位上接待了他們,為首的叫做李家偉,在香港有一個貿易公司,這次來也看中了千禾食品廠生產的罐頭銷售火爆,更感覺千禾食品廠行銷這麼新穎、有特色,那老闆一定是個非常有頭腦的人,所以有意結識孫宗遠。 孫宗遠前期也想過在香港如何有個貿易公司,來打點國際貿易問題,現在李家偉主動聯絡,兩個人是一拍即合、簽訂了國際貿易代理合同。 1990年前,中國大陸民營經濟發展還有許多政策上的壁壘,前期孫宗遠建立罐頭廠不僅不把領導投資入股拉進去做護身符,而且還爭取縣裡支援掛靠在鄉政府名下,不然觸動了不確定的政策,是有牢獄之災的。 錢江省永康縣1984年12月,中共永康縣委出臺《關於鄉鎮企業體制改革的若干規定》,為個私工業發展開了“綠燈”,永康城鄉很快形成了“社辦”“隊辦”“聯戶辦”“私營和個體辦”四輪驅動的格局。 1985年底,全縣已有鄉辦企業295家,村辦企業525家,聯戶辦企業913家,個體企業1962家,鄉鎮工業產值首次突破億元大關,達到1.89億元,佔全縣工農業總產值的51.8%。實現利潤2109萬元,上繳稅收1240萬元。 但是也有一些地方積極鼓勵發展民營企業,在個別地區私營企業發展迅速,但整個社會還是存在姓“公”還是姓“私”的爭論中,有保守的地方對民營企業經濟發展還是有很大的制約,有的改革先鋒也是受到了處理。 這個時期的黃山省的年廣久是“傻子瓜子”品牌創始人,號稱“中國第一商販”。以傻子自居的年廣九其實並不傻,相反他憑藉破壞規則的冒險精神成為了中國最早一批積累上百萬財富的個體戶。 他在1976年就憑賣瓜子就已經賺取上百萬元,但以後也曾經三次獲罪入獄(“投機倒把罪”、“牛鬼蛇神”、“流氓罪”)。 孫宗遠重生不想成為政策打擊的那隻鳥,就把自己的腦瓜深深埋在翅膀裡,不想讓人看到,只是想悄悄的發展自己。 今天李家偉和他簽約,他就有辦法規避政策的制約,可以更快更好的發展自己、壯大自己。 在合同簽約之前,孫宗遠找到王佩忠縣長和劉德海專員,向他們彙報了香港的訂單情況: 香港方承諾每年進口罐頭2000噸,連續五年。同時要求千禾食品廠不得向歐洲和北美出口任何罐頭食品(實際就是歐洲和北美出口獨家代理),每噸罐頭1600美元。 劉專員和王縣長征求了孫宗遠: “每噸罐頭1600美元,你還有沒有錢賺?” “還可以,就是少賺點,但也不是沒有利潤,廣交會一年兩次,時間跨度太大了,不利於我們我們生產,與香港簽約就可以根據水果和蘆筍生長季節安排生產了,至於除了這兩個之外的地區,我們還得加大宣傳推廣的力度,爭取更多的訂單。”孫宗遠回答。 “你感覺可以就行,你還有什麼意見?”劉專員問。 “我們是不是再讓他們多進口點,新增1000噸,全年給我們出口4000噸。” “我看行,就給他們施加點壓力,年出口4000噸,不然我們就換個人來做!”王縣長堅定的說。 “那好,我就和他們繼續談。” 最終李家偉承受不了孫宗遠的壓力,勉強同意一年交易4000噸罐頭。 眾人都非常高興,新的訂單又給魯省增添了不少的成績! 晚上,地區和縣裡領導邀請香港貿易公司李家偉一行,感謝他們對千禾食品廠的支援與厚愛,同時邀請有機會到乾河地區尋找投資機會。 晚宴,領導們都盡情發揮,賓主盡歡。 李家偉也喝高了,孫宗遠送領導們回賓館後,又親自帶人把李家偉送回他們住的白雲賓館。 在李家偉的房間裡,李家偉一改醉酒狀態,恢復到常態。這章沒有結束,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重生之我在80年代當銀行行長》 第24章 合作(第1/1頁),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