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1章 仙子峪景區四 (第1/2頁)
秋楓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筆趣閣小說www.biqugexsw.tw),接著再看更方便。
“哦,還有這樣的事情?”
孫宗遠以前從來沒有聽過這樣的事情,仔細想一想,是否那個地方有洞穴存在,溶洞裡面有地下河,流水聲音擴散出來,那個地方可能讓離溶洞很近的,才會有許士田大爺說的山會唱歌的說法。
在一片樹林裡,大夥坐在下面的石頭上,雖然是十月的天氣了,但是周圍都是高山,中間的山谷裡還是綠樹茵茵,大家也都走了一上午的山路,累的渾身是汗。
休息了半個多小時,許慶軍安排的人挑著擔子送飯來了。
打溼的煎餅用白布包裹著,外面用塑膠袋裝起來,一塑膠袋煮熟的鹹鴨蛋,幾頭大蒜,十幾瓶礦泉水。
擔子的那頭是一大包袱包子。
大家席地而坐,簡單的吃過飯之後,孫宗遠安排朱玉坤把那棵黃荊的位置記下來,在草圖上畫出棧道的示意圖。
快要走到斷崖盡頭的時候,斷崖的相對高度也就二十米。
這個地方的小溪成了一汪清水,呈不規則形狀,眼前的寬度有80多米,長度讓一座山樑擋住看不清楚。上游水面上散發著水汽,老遠聽到“轟隆隆”水落的聲音。
孫金隆老人給孫宗遠介紹道:
“這是仙峪子水庫,原來就是是一個很深很長的汪塘,1958米,公社支援我們1000斤小麥和100斤鋼釺,我帶著村裡的30多個勞力,用一冬天打造成了現在的水庫,這座水庫長度640多米,大壩寬度27米,壩高度8米,水庫最寬在那拐角處的那面。有200多米寬,當時我記得佔用了110多畝地。”
老人順著神色又暗淡了起來,又輕聲說道:
“打這個水庫,還死了一個人,我的堂弟就在那時被山上落下來的石頭砸死了。”
他指著一處山坡說:
“他當時看到石頭落下來,就把身邊的人推到在溝裡,自己躲閃不及就被石頭砸中胸部,沒法救過來就毀了。他就埋在那個地方,你們先等等,我過去看看。”
“我們一起都過去吧,他也算是個英雄!”
沒有路,到處是黃荊、酸棗、朴樹、柘樹等阻攔著。
孫金隆老人帶著眾人,躲避著一簇簇的樹木,十幾分鍾就來到了一座不大的墳塋前面,大家找了很多周圍的小石頭堆滿墳頭,然後用鐵鍬挖土堆放一週,這樣顯的更大一些。
然後老人從他拿來的筐裡找出一卷草紙,在墳前點著了,老人嘴裡唸叨著:
“四啊,二哥我來看你了,都怨我,都兩年沒來看你了,哥想你了,再過幾年我就來和你做伴啊!”
說著就掉下了眼淚。
看著紙錢燒完,老人跪在墳前莊重的磕了三個頭,孫宗遠也連忙跪下跟著磕了頭,大家看孫宗遠磕頭了也跟著磕頭。
老人起身說:
“孫書記,您不必磕頭啊。”
“孫爺爺,於公於私我都應該磕頭,公是您弟弟為群眾打水庫因公犧牲的,私是他也姓孫啊,說不定五百年前是一家人呢!”
“你別說你們都姓孫,孫書記的爺爺叫做孫百成,原來是劉莊鄉村裡的老支部書記,不清楚你認識不認識?”
“哦,你是他的孫子啊,我說瞅著怎麼好像有點熟悉呢。解放前打日本鬼子的時候,我們紅花鄉和劉莊鄉,原來都屬於安陽縣委第六區,那個時候我們都是地下黨員,我們倆都在區中隊,經常一起打配合主力打鬼子和國民黨,他還來過我們這山上躲避國民黨的搜查呢。”
“嘿!嘿!我們都在一個家譜裡,以前論過輩分,他得給我喊爺爺呢!”
“真的,那我應該喊您高祖爺爺了,要不我喊您老祖爺爺吧!”
“好!好!我們老孫家有你這樣的幹部,也算光宗耀祖了!”
“我剛才有個想法,就是這裡以後要開發旅遊,來遊山看水的人會越來越多,既然我這個祖爺爺是為公犧牲的,來年清明節前遷到鎮裡烈士陵園裡,您看怎麼樣?”
“那就太好了,咱們鎮裡烈士陵園裡,他爹也在裡面埋著呢!”
老人說著眼角含著淚花。
(筆者的前輩中就有一位被日本鬼子殺害,一位被國民黨蔣匪軍殺害,自己的爺爺當過民工,支援過孟良崮戰役、淮海戰役和渡江戰役,幹了一輩子的大隊小隊長,老了做護林員。還有一位當過八路軍班長,在解放一座城市中攻進一座堡壘中,又被反動派扔進了一顆手榴彈,一個班十個人只剩下他一個,還受了重傷,傷愈後回到地方安置,由於文化
《重生之我在80年代當銀行行長》 第181章 仙子峪景區四(第1/2頁),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