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七十四章 《致象兒》(求月票) (第1/3頁)
林家龍女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筆趣閣小說www.biqugexsw.tw),接著再看更方便。
李世民的話,當然發人深省。
這種角度倒是第一次聽說,李象也覺得有些新穎。
上學的時候,光顧著和老師一起批判桓靈二帝了。
但話又說回來,就算是被批判這麼多年的桓靈二帝,其實也不是墊底的存在,畢竟……還有南北朝那麼多類人群星在閃耀,他倆還真爭不上歷史後五十。
這就要感謝南北朝大區的優秀匹配機制了。
是吧,南梁的結局就是併入北朝。
不過話說回來,看待這些所謂“賢臣”也是要分角度的。
若是站在朝臣的角度,那自然是要親“賢臣”。
可若是站在皇帝的角度,過分倚重這些“賢臣”,下場只有一個,那就是被這些所謂的賢臣徹底架空,淪為他們的蓋章機器。
正所謂屁股決定腦袋,就是這個道理。
“這樣的賢臣。”李世民最後做起總結,用十分拿衣服的眼神看向李承乾和李象:“高明,象兒,你們認為,應當親近嗎?”
“那自然是不應該。”李承幹當即便回答道。
李泰是一副深思的樣子,他的確也聽了進去。
但李治則是一副不以為然的神色,這表情就被李世民看了進去。
老李皺著眉頭問道:“稚奴,你認為朕方才說的不對?”
“對也不對。”李治翹起二郎腿,坐姿十分大佬:“其實哪裡有什麼真正的賢臣?賢與不賢有時候也由不得他們,賢時便用,不賢便黜!”
哎喲……
聽到這話,李世民深吸一口氣。
你說這話有沒有道理,的確也是有道理的,但全他孃的是歪理。
老李甚至還在想,多虧這大唐的皇位不是讓他李稚奴來做。
李象倒也沒多大意外,畢竟李治就是大號的朱厚熜——說他大號,不是因為能力,而是因為運氣比較好,攤了一個好遺產。
他接受的是急速上升期的大唐,一個李世民留給他的神級遺產,巔峰大唐。
就這份遺產,要讓道長接手了,做的也不會比李治差……
為何這麼說呢?
因為道長這人不愛女人,保底是沒有武則天這個禍患出現的。
考慮到李治不會接手大唐,老李也沒對他施加什麼家庭暴力,而是選擇無視了這個混賬東西。
“阿翁的意思,我已經聽明白了。”李象笑著說道:“放心吧阿翁,這許敬宗我留著有大用。”
“既然你這麼說,那朕也就不多說什麼了。”李世民意味深長地看著他:“凡事都要有度,許敬宗這個人你可以用,但不要過分倚重,明白嗎?”
“那是自然。”李象忙不迭地點頭道。
趁著這個機會,李世民的帝範小課堂又開始開課,老李不厭其煩地把各種歷史故事掰碎了,揉碎了給幾個兒子和三個孫子講。
李承幹倒是也覺得新鮮,畢竟講道理,這是第一次李世民給他講解歷史。
講述的時候,李世民也不禁有些恍然。
儲君終究是不能完全交給臣子們去教的,帝王之道這種高深的學問,還是要自己來。
等到下課的時候,李象忽然問道:“阿翁何不著書立說,論述人君之道,以為後世典範?”
聽到這話,李世民一下子就來了興趣。
對啊,我為何不著書立說呢?
該說不說,李世民的執政能力,絕對是古今中外歷史當之無愧的top1,飯圈粉不認倒也無所謂,畢竟事實就是如此。
三代以後,公認的帝王標杆是漢文;而李世民之後,所有皇帝想要超越的,都成了唐太宗。
那位經天緯地的老人家曾經高度評價過李世民,說“李世民的工作方法有四”,即李世民平定四方,用懷柔政策,不急功近利,勞民損兵;不貪圖遊樂,每早視朝,用心聽取各種建議,出言周密;罷朝後和大臣們推心置腹討論是非;晚上同人高談經典文事。
他對這位古代領袖俊傑的為政能力,做出了極高的評價。
關鍵李世民的傑出方面,不止在執政,軍事上也同樣強悍,這就讓人有點摸不到頭腦了。
像是什麼薛仁杲父子、劉武周、宋金剛、竇建德、王世充、劉黑闥、李建成和李元吉等就不必說了,這都是老生常談。
要說寫一本帝王教科書,李世民是絕對夠格的。
“好啊,這個主意很好!”李世民欣喜地頷首,又看向李承幹,“朕所
《大唐好聖孫全集》 第二百七十四章 《致象兒》(求月票)(第1/3頁),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