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足跡 永久書架

第109章 白令海的惡劣海況 (第1/2頁)

小刀快跑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筆趣閣小說www.biqugexsw.tw),接著再看更方便。

第二日,勘察加半島上天氣還算穩定,張寒凌的計劃很快便順利實施。

“再過一晚,明天一早我們就走了。今天這地基已經打好了,但是房子的建設只能靠你們自己了。”

看著眼前這三十人,張寒凌也不知道怎麼去鼓勵他們了。

“興華伯放心,我們很快就能適應這裡的。再說,您不是給我們留了兩艘船嗎?就算靠這個,俺們也肯定能搞好的。”

留下的人都紛紛保證,一定會按張寒凌的要求來弄補給站。

是夜,張寒凌等人早早就休息入睡了,努力為進入白令海之後的路程養精蓄銳。

畢竟再之後那就算是大陸真正的外海了,需要大家打起萬分精神去面對未知環境。

一大早,海面的霧氣早就慢慢消散了。

張寒凌早早就起來運動了,親自把關各項出發準備,檢查完一切之後,朝留守方面的人群揮揮手,溜了溜了!

繞過勘察加半島最南端,船隻就會進入白令海。

而根據張寒凌的記憶,這白令海峽可不是那麼容易就征服的。

對於北美洲的發現,張寒凌是一直覺得很奇怪的一件事。

雖說學界一致認為北美洲是哥倫比亞那些打著海盜旗號的傢伙們開啟全球大航海的時候發現的。

但是其中疑點還是很明顯的,首先就是往外興安嶺以北,根據推論,勘察加半島應該在唐朝時期就已經有發現過的。

畢竟史書記載,唐朝時期勘察加半島上的部落部族就向大唐有過朝貢,要是大唐自己都不知道他這個小弟的位置,有些不太可能。

此外就是元朝時期,很明顯,元朝的遼陽行省已經到達了亞洲大陸的最東端,也就是說元朝時期就應該已經發現了白令海峽才對。

加上白令海峽的狹窄,張寒凌是怎麼也不相信,北美洲這塊陸地元明時期的統治階層的人會不知道。

白令海是太平洋沿岸最北的邊緣海,海區呈三角形。北以白令海峽與北冰洋相通,南隔阿留申群島與太平洋相連。

它是太平洋最北端的水域,它將亞洲大陸與北美洲大陸分隔開。

整個白令海都是典型的冷水海。其水深深度遠遠比之前的鯨海河鄂霍茨克海要大。

進入白令海之後,大家都很驚奇的發現,海水看上去是一種深邃的黑暗。

雖說這片海域內生物豐富,有鮭、鯡、鱈、鰈、大比目魚等,極具經濟價值。

但是很明顯,短期內張寒凌根本沒有實力來開發利用這片海。

當然,這些都還不是這片海不好惹的主要因素。

讓人類很難踏足這片海域的主要因素是氣候原因和海底洋流。

因為白令海已經很靠近北極了,越往北越寒冷,而且是終年寒冷。

整片海北部一年中日平均氣溫在零下和-20c以下的天數,分別為240天和100天。

況且,冬季的白令海,大部海區為北極冷氣團和大陸冷氣團所控制,盛行偏北大風,氣溫劇降,每月有一半時間為暴風雪天氣。

夏季的白令海,由於海洋性氣團向北移動,海區多偏南風,雲霧和降水增多,能見度極差。

因此,在白令海上長時間航行風險極大,在古代人看來就是自尋死路,運氣不好的情況下活不過三秒。

而海底洋流的影響主要體現在白令海海面穩定性極差,深層海水的對流,會引起表層海水的動盪,形成明顯的巨浪。

所以,總體來看,白令海風暴頻繁,氣候嚴寒,海面多浮冰,是世界上航海最艱難的海區之一,航行安全係數較高的視窗期就在每年的5-7月份。

“老四老五啊,這片海域過去了,才算是相對安全的,不然一個不小心,大家都要葬身海底的。”

張寒凌哈著一絲冷氣,面色鄭重地對朱棣和朱橚說著。

身旁的朱棣也都神色凝重的看著這片與之前走過的海域完全不一樣的白令海,黑色的海水就像時刻會吞噬眾人的巨獸。

“讓船隊離得近一些吧,出事了也容易救援一些。”張寒凌想了想,吩咐大家把船隊的8艘船的距離拉近。

隨著時間的推移,船隊已經在白令海行駛了3日,按照張寒凌的估計,要完全穿過白令海怕是需要接近兩個月之久。

因為海面已經出現浮冰了,為了確保船隻安全,大家操船要時刻集中注意力,儘可能避開浮冰。

同時還要在風浪過大的時候儘快

《穿越古代建立一個體系》 第109章 白令海的惡劣海況(第1/2頁),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