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7章 追擊東北悍匪(十) (第1/2頁)
明清野史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筆趣閣小說www.biqugexsw.tw),接著再看更方便。
沒過多久,對於部分關鍵問題,眾人便達成了相對較為一致的結論:其一,經過綜合研判,可以初步斷定此次案件系單人所為;
其二,根據現場遺留的痕跡及物證推斷,兇手所使用的兇器應為一把長度超過二十厘米的單刃尖刀;
其三,從犯罪手法及對受害者行蹤和家庭環境的瞭解程度來看,此兇犯顯然對張福貴的日常活動軌跡以及家庭狀況瞭如指掌。
關於兇手如何進入室內作案這個關鍵問題,目前存在著兩種截然不同的分析觀點。
首先來看第一種意見,該觀點堅稱兇手是透過西窗進入並離開房間的。其論據在於:房門自始至終都是在屋內拴著的狀態。
要知道,張福貴每天晚上回到家之後,按照常理在睡覺之前肯定會插上房門以確保安全。而且第二天早晨,當張福貴的內弟媳前來拉門的時候,也發現房門依舊被栓在了裡面。由此可見,罪犯根本沒有機會從房門走出去。
然而,與之針鋒相對的第二種意見則認為,兇手實際上是從正門進入房屋實施犯罪行為的,完成作案後又經由西窗逃逸。
提出這種看法的原因是基於一個細微但重要的觀察點——孟繁傑死亡時所穿戴的衣物情況。
據瞭解,當地大多數農村婦女都習慣於在夜間脫光衣服入睡,但令人費解的是,張福貴已經連續三個晚上沒有歸家,他的妻子孟繁傑卻反常地穿著線衣線褲就寢。
這樣不合常理的現象暗示著,極有可能是在案發當晚,有熟悉的人在外邊呼喊叫門,所以孟繁傑才匆忙穿上線衣線褲起身去開門。
兇手如同鬼魅一般,悄無聲息地推開那扇厚重的門,潛入室內。他熟練而迅速地完成了罪惡的行徑之後,竟然還能有條不紊地從內部將門栓好,彷彿一切從未發生過。接著,他身手敏捷地翻出西窗,消失在了茫茫夜色之中。
關於這起案件的調查方向,出現了兩種截然不同的意見。一方認為兇手是有預謀、有計劃地實施犯罪,並且熟悉案發現場的環境;
另一方則堅持兇手只是臨時起意,碰巧選擇了這個地方作案。雙方各執一詞,爭論不休,誰也無法徹底說服對方。
此時的會議室裡瀰漫著濃濃的煙霧,彷彿是這場激烈討論所產生的硝煙。牆上的掛鐘滴答滴答地走著,時針無情地指向了凌晨時分。
然而,與會者們渾然不覺時間的流逝,他們的注意力完全集中在如何解開這個謎團之上。整個會議持續了將近一個通宵,每個人都疲憊不堪,但卻沒有絲毫放棄的念頭。
最終,儘管劉也心中隱隱覺得第一種意見可能更為接近真相,但經過深思熟慮之後,他還是毅然決然地做出了一個令人意想不到的決定——同時採納兩種意見!
之所以如此行事,理由其實非常簡單明瞭:他不願意因為過早地確定某一種單一的思路,從而導致偵查範圍受到限制,萬一因此錯失真正的兇手,後果將不堪設想!
諸位領導和全體幹警們在座位上稍作休息,合上雙眼小憩片刻。但這短暫的睡眠時間對於極度疲勞的他們來說,無異於杯水車薪。很快,就到了第二天吃早飯的時間。
大家紛紛揉了揉佈滿血絲的眼睛,強打起精神。草草用過早餐之後,他們顧不得身體的疲倦,立刻全身心地重新投入到緊張忙碌的偵破工作當中去。
按照劉也副局長提出的“三個立足於”的指示精神,幹警們將工作重心放在了本地以及附近幾個村莊的相關人員身上,展開了一場大規模的“排查”行動。
所謂“排查”,就是要像排隊一樣,對每一個可疑物件逐一進行嚴格細緻的審查,不放過任何蛛絲馬跡。
凡是曾經有過被拘留經歷的人,無論是因為何種原因;那些接受過勞教改造的人員;還有被判過刑罰的罪犯;以及遭受過張福貴毆打的個體;
甚至是對張福貴所處理的民事糾紛心懷不滿和怨恨情緒的人們,統統都被劃定在了特定的範圍線之內,並將他們列為重點工作物件。
相關工作人員針對這些人逐一展開了詳細的登記造冊工作,以確保資訊準確無誤,從而為後續的全面審查做好充分準備。
經過一番細緻地梳理和排查之後,來自許堡鄉牛石村年僅二十七歲的農民李三槐最終脫穎而出,成為了頭號嫌疑物件。
據瞭解,這個李三槐平日裡向來遊手好閒、好吃懶做,而且行為舉止總是顯得流裡流氣,絲毫沒有正經人的樣子。就在不久之前,他還因為參與賭博活動而被張福貴當場抓獲。
《刑警追兇》 第87章 追擊東北悍匪(十)(第1/2頁),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