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足跡 永久書架

第33章 寶鈔戰爭——應天府衙 (第1/2頁)

七帥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筆趣閣小說www.biqugexsw.tw),接著再看更方便。

允熥出了戶部,想了想,朝應天府衙而去。應天府離著皇城比較遠,所以叫了一輛車坐車去;侍衛們騎馬跟隨。

這次開展糧食兌換,京城是第一重點。蘇州、杭州在元末都經歷了大規模戰亂,大明與張士誠在這一代反覆交戰十幾年,百姓死傷十之八九;再加上朱元璋嚴厲的禁海令,沿海地區沒有生意可做,商人也不來,蘇、杭一代又不像京城這裡有朱元璋遷移安置過來的人口,所以一直到現在洪武末年,蘇、杭一帶人口也不多,又是魚米之鄉,所以糧食的總需求兌換量會比京城少得多;而人多意味著出亂子的可能性大,所以需要應天府派人維持秩序。

現任京城的應天府尹是王興福,曾擔任吏部尚書,因受到別人牽連貶為西安知府,後來又因功升為正三品的應天府尹。

這時王興福也正在督辦秋賦徵收工作。對於明代這麼一個農業稅佔到總稅收的百分之八十的國家,一年兩次的糧食賦稅的徵收是非常重要的,上至中央,下至各縣,都不敢不重視。應天府領縣八個,上元、江寧二縣是府縣同郭縣,沒有多少農村,更沒有多少耕地,倒不需要多注意;但是其他六個句容、溧陽、溧水(齊泰就是這裡人)、高淳、江浦、六合等縣與別的州府的縣沒有任何區別,都是以農村為主,農稅為主,也在這個季節很忙。

王興福正在與正六品的溧陽知縣說話。王興福說道:“今年的秋賦你一定要注意,上一任的溧陽知縣就是在今年春賦徵收的時候差事辦的不利索,被撤職查辦了。你可千萬不能再犯他的錯誤了。”知縣答應著。

正說著,跑進來一個臉上混雜著驚訝、害怕和興奮的衙役,沒等王興福呵斥,就行四拜禮,下跪說道:“府尹大人,外面,外面來了一夥人,說、說、說是三殿下來了。門口的看門人不敢攔,已經進來了。”

王興福面露疑惑之色:不是宣佈三殿下負責寶鈔的事情嗎?應該紮在戶部啊,來我應天府衙幹什麼?但現在也沒時間疑惑了,先讓衙役起來,然後與溧陽知縣說道:“待會兒我再跟你接著說,你先在這裡稍待一會兒。”溧陽知縣也知道輕重,行兩拜禮,王興福回禮,知縣退下。

王興福趕忙出去迎接。不過這時允熥已經走進府衙大門了。王興福沒走幾步路就在院子裡迎上了允熥,忙行四拜禮,說道:“見過三殿下。殿下今日前來,是有何事用得著應天府嗎?”

允熥回禮,說道:“關於寶鈔,我有一個處理方法,需要應天府的協助,還望府尹大人不要推辭。”

院子裡不是說話的地方,王興福把允熥往待客廳引去,同時心中不解:‘這鈔法變革怎麼和我應天府有了關係了?’

到了客廳,允熥坐在正北,王興福坐在正南,楊峰和陳興兩位侍衛侍立在一旁,其他的侍衛在屋外守著。允熥說道:“是這樣的,我提出了用允許寶鈔換兌糧食的方法來維持寶鈔的價值,……(省略部分是介紹過程)……,所以需要應天府的協助。”

王興福一開始聽到允熥介紹的方法時,是在心中喝了一聲彩的,因為這個方法確實不錯。但是隨著允熥的介紹逐漸明白,因為寶鈔發行量太大,所以也存在風險。不過這個風險和應天府沒多大關係。王興福雖然是一個心懷‘濟世救民’偉大理想的讀書人,但是在經歷了幾年以前的貶鏑經歷以後明白了,還是需要先把眼前的工作幹好,等到了最高層再考慮‘濟世救民’的事情吧。

他說道:“殿下的意思是,差不多整個十月份都需要應天府派出衙役到兌換糧食的地方維持次序,防民生亂?”

允熥說道:“大概就是這樣的。從下月初一開始。為了不至於亂成一片,還望府尹大人多多派上幾個衙役。”

王興福對於允熥的話受寵若驚啊。允熥說話太客氣了;王興福也是和懿文太子交談過得,懿文太子雖然為人很謙和,但是說話仍然帶有皇家的口吻,居高臨下;而允熥則非常接近普通人的說話方式,讓人毫不感覺有任何倨傲的口吻(這當然是因為來自後世的記憶導致的結果啦)。

但是,他還是說道:“現今正值秋賦徵收時節,衙役大多派下去幫著稅吏收秋賦去了,想找幾十個衙役去維持次序恐不容易。”

允熥道:“江寧、上元二縣俱是同郭縣,能有幾個田稅可收?既然府衙的衙役不夠,就叫江寧、上元兩縣的衙役來。”

王興福還要再說,允熥又道:“現在京城裡,除了你們府縣的衙役,能派出來的只有京城四十八衛的兵丁(此時還沒有五城兵馬司)了。這維持京城的治安,本身就是你們應天府縣的差事,

《踢開頭的四字成語接龍》 第33章 寶鈔戰爭——應天府衙(第1/2頁),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