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部分 (第1/4頁)
世紀史詩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筆趣閣小說www.biqugexsw.tw),接著再看更方便。
陳曉明:張宏傑作品中的大關照與小細節
北京大學中文系教授
張宏傑的新書,我看了覺得非常地看好。
當下的歷史閱讀熱,說明歷史在當代社會成為非常必需的一種元素。這其中有兩方面的原因。一方面,過去我們的歷史敘述強調的是階級鬥爭,以農民起義為切入口,表現了人民是創造歷史的動力。過去我們都是從這個角度來敘述歷史,正統的歷史教科書也寫得四平八穩,但是這種對於歷史的解釋方式,在很大程度上不同於民間的歷史想象。另一方面,在八十年代中期以後,中國出現了一個歷史敘述的大浪潮,這個浪潮和那個年代聯絡在一起,充滿著起伏、轉折,波瀾跌蕩。而從九十年代開始,一種新的歷史消費的方式越來越明顯地突出了。
在過去的歷史構建當中,專業的歷史學者往往做的都是學術探討。結果,面向大眾的圖書市場、滿足大眾的閱讀需求的重寫歷史的任務,就落到了那些非學院派的歷史書寫者身上,這構成了當代重寫歷史的一個很龐大的群體。一些銷售量很大的歷史類圖書,往往都是由非專業的歷史學者來完成的。可以看出,在解讀歷史的學院話語和民間想象之間存在一條很難跨越的鴻溝,這是一個當代文化非常嚴重的一個現象。
在重寫歷史的群體中,張宏傑無疑是其中寫得最精彩、作品最受歡迎的作者之一。如果用兩個詞語來概括張宏傑的寫作特點,那就是:大關照與小細節。
讀張宏傑的書,會使讀者留下非常強烈的印象,因為他的敘述始終包含一個飽滿的歷史敘事的激情,這正是這一類歷史作品與正統的教科書之間非常明顯的區別。教科書總是一種冷冰冰的歷史敘述,但是人民群眾是需要激情的,特別是在當下這樣的一個閱讀市場,讀者在消費歷史的時候需要激情。同時,張宏傑的文字中還體現出了鮮明的歷史觀點,對五位皇帝的命運的描述,包含了他自己的大膽的歷史論斷在裡面。胡適說過“大膽論證,小心求證”,張宏傑是敢下評論的,而這種論斷就是他自己對於歷史的一種大的關照。
第二,張宏傑的作品中充滿了小的細節。他採用了這樣的一種歷史敘述方式——不再關注歷史的大事件,而首先關注的是歷史的戲劇性。這種戲劇性就是把皇帝個人的命運和中國歷史的運轉結合起來。所以無論描述王莽也好、楊廣也好、光緒也好,張宏傑都非常犀利地抓住他們的性格。這種對性格和人物命運的把握,對戲劇性的構建,顯示了作者的文學素養和才華。同時,這種戲劇性還讓我們感受到,歷史的存在有的時候竟然會根據皇帝個人的無常而變化,這也是中國歷史中存在的某種文化的命運和值得我們反思的現象,這一點是很有價值的。
當然,張宏傑一方面想要加強反思歷史的深度,一方面又過分注重了歷史的戲劇性,而這兩者是很難融合的。從讀者的角度來理解,張宏傑對於歷史的解釋,可能有點過於戲劇化了。中國的歷史到底為什麼會以這樣的形式展開?這方面的內容值得進一步研究和挖掘。比如,如果能夠把中國歷史和西方歷史做一些比較,可能會使這部作品更有廣度。
張越:有趣、有益、有關——讀張宏傑作品
電視主持人 張越
我看過的歷史書大多可分為兩類。
一是所謂“嚴肅的”:相當學術化,無個性無情感無生命力,揪住一個小題目小角度小分歧不放,自己跟自己弔書袋繞脖子,與讀者沒太大關係。一是所謂“通俗的”:相當野狐禪,特愛講政治陰謀宮廷穢聞,成全中國人民崇尚“厚黑”的陰暗心理。極少數歷史書屬於第三類:既有學術研究又有不腐朽的價值觀支撐,還有溫暖的人性關照和有個性的表達,張宏傑的書就屬於這一類,從《大明王朝的七張面孔》到《中國皇帝的五種命運》,於我們:有趣,有益,有關。
第一,有趣。我原本是非常不愛看寫中國歷史的書的,不喜歡的原因之一是很多歷史書無趣,當然它可能有它的歷史價值,但是作為普通讀者,我們希望它是有趣的。很多歷史書滿篇都是毫無個性的書面語言,而且往往我們形成了這樣的習慣:如果你使用個性化的語言,使用有情感的語言,大家就會覺得你寫得非常地野,不是正經事了。慢慢地,大家都學會有了用一種很刻板的語言來寫歷史,就像我們曾經學過的歷史書,讓人覺得無趣。我對張宏傑的書有興趣的第一個原因,就是因為他是有趣的,他做到了他自己說的那點,歷史根本不需戲說,也可以讓人讀得津津有味。他不是一個專業的歷史學者,所以沒有完全被學術的條條框
《皇帝的命運是什麼意思》 第1部分(第1/4頁),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