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二章 自作孽 (第1/3頁)
吳仲達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筆趣閣小說www.biqugexsw.tw),接著再看更方便。
嫉妒是原罪。眼瞅著原本跟自家差不多的張家如今混得風生水起,以前有事沒事總想跟張家別別苗頭的鄭家這心裡就有點不是滋味了。
鄭家家主鄭泰只要一想到以前他曾經派人暗中拉攏張家的佃戶改換門庭一事,心裡就有點忐忑,害怕如今得勢的張家會尋機報復。
要說當初的鄭家,還比張家要強上那麼一點,無論是財富還是擁有的土地,都佔了上風。可如今的張家早已今非昔比,不到半年的光景,張家的實力就已經是鄭家的十倍不止,而且看那發展的勢頭,張家只會越來越強。
鄭泰不是沒想過尋機找張家的麻煩,但問題是張家如今人多勢眾,單是一個莊子的青壯就有一百多人,而且這一百多人可不是張家的佃戶,而是跟張家簽下死契的外院,就聽張寶的吩咐。張寶只要說一聲,這幫人就能毫不猶豫的打上鄭家的門。而到時真正願意為鄭家賣命的人,估計也就只有張家的零頭多。
鄭家村不是鄭家,鄭家同樣也不代表鄭家村。鄭家村的情況與張家村類似,鄭家只是鄭家村裡的一戶富戶,僅此而已。而張家如今已經是擁有自己莊子的張家,也就是說,以後要是碰上需要人手的事情,張家可以獨自承擔,而鄭家則要找人幫忙。
不敢明著來,那就唯有背地裡使壞。可讓鄭泰鬱悶的是,流經如今這一莊二村的那條小河,張家莊子佔了上游。當初兩村為了爭奪這條小河的使用權沒少爭吵,後來為了公平起見,兩村這才議定誰也不佔便宜,小河上游誰也不許佔,結果現在就便宜了張寶。
民不與官鬥!這是老百姓的習慣。若張家僅僅只是有錢,鄭泰還會折騰一下,可張寶如今是朝廷從八品的將作監丞,雖然職位低了些,但好歹也是官。對鄉下土財主鄭泰也有一定的威懾『性』,當然讓鄭泰不敢對張家明著動手的主要原因還是張寶在官場的人際關係,他與開封府的都頭夏虎交好,平時以兄弟相稱。即便鄭泰有心給張寶搗『亂』,也沒人願意為了鄭泰給的那點賞錢跟著“胡來”。
不滿這種情緒是會積累的,積累多了就會轉化成怨恨,而當怨恨繼續積累到一定的程度,就會轉化成仇視,等到那時也就到了必須你死我活的時候。
鄭泰不服!憑什麼張寶那個『毛』都沒長齊的小子就能有如此好運,家業大興不說更是在官場得意,未及弱冠便做了朝廷從八品的將作監丞。照此發展下去,將來封侯拜相也不是不可能。
可憑什麼呢?憑啥什麼好事都落到他頭上了?老天爺真是瞎了眼!怎麼就不知道勻點好運給我鄭家呢?
怨天尤人完了的鄭泰失去了理智,在分析了張家的發跡史以後,鄭泰決定依樣畫葫蘆,說不準自己也能混個朝廷命官噹噹,最不濟也能得到朝廷的嘉獎。
模仿這種事不是什麼人都能幹的。鄭泰如今是被嫉妒衝昏了頭腦,豬油蒙了心。在他看來張家的發跡是從剿滅來襲的馬賊開始,他有樣學樣,也想要透過剿賊好向朝廷表功。但問題是鄭家的情況與張家不同,張寶當時身邊除了周侗、公孫羽等高手外,更有林沖、盧俊義兩員猛將壓陣,即便馬賊兇悍,林沖、盧俊義也可以憑藉個人的武勇將馬賊的囂張氣焰壓下去,而且張寶當時將主戰場定在張家村的大街小巷之內,馬賊失去了速度這一優勢不說,更被張家村的村民以有心算無心的偷襲得手。若是擱在村外,四十個馬賊對張寶來說是個難纏的威脅。打不贏人家還能跑呀,兩條腿怎麼跑得過四條腿。
鄭泰只看到了表面,卻並沒有考慮到張家為剿滅馬賊所做的前期準備。他就知道馬賊衝進了村子遭到村民的阻擊,然後就是馬賊被送去了官府,村民們分到了官府的賞錢。作為這件事的主導者張寶也由此得到了當今官家的召見,再接下來就是張家就跟屁股下面裝了竄天猴似的不斷高升,成了自家不敢去招惹的鄰居。
鄭泰想要模仿張家發跡,但卻忽略了自身是否如張家一般具備剿滅馬賊的能力,也忘了他鄭家並沒有號召全村鼎力相助的現實。哪怕是當初的張家,能夠讓張家村的村民出手相助也是因為一來年關送了年貨,張家村的村民拿人手短,不好意思拒絕,二來則是張寶說服了村裡的村正張範,由張範出面才讓那些村民願意聽從差遣。
鄭家壓根就沒有剿滅馬賊的先決條件,卻偏偏想幹引狼入室的事情,結果自然不會好到哪去。若是按照鄭泰自己的想法,鄭家這回不死也殘,好在鄭泰有個女兒,年方十四,在得知了父親的打算以後極力阻止,而在見自己勸阻無效以後,更是為父親出謀劃策。
在鄭秀秀的干涉下,鄭泰總算是
《大宋權臣韓墨》 第四十二章 自作孽(第1/3頁),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