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8 說文解字 (第1/2頁)
張正直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筆趣閣小說www.biqugexsw.tw),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吧。”
謝爾蓋教授似笑非笑:“希望您的解釋能讓我聽的明白。”
“就算您孫子來也肯定能聽懂。”
胡易用筆尖點指著紙上的和俄語:“我們首先從排列方式入手分析思維習慣。俄語單詞在排列字母時是單向的,位置相對固定,就是沿著一條直線挨個出現,透過更換字母的前後順序來組成不同單詞。這可以被認為是一種單向的、線性的…嗯…一維的方式。”
“當然,這我可以明白。”
老教授稍一思量:“而方塊字並不是把基礎符號挨個排列的。”
“對,方塊字是在一個固定空間內將筆畫放置在不同方位,上下左右中,四面八方都可以出現,是一種平面的交叉組合方式,可以被認為是多向的、非線性的二維方式。”
“單向和多向,直線和平面,一維與二維,從文字的書寫排列入手,這個差異點的確足夠大。”
老教授笑吟吟的未置可否:“您剛才說到了思維方式,是不是認為的思維方式比俄語等字母文字更全面、更先進、更高階?”
“不不,您誤會了,這裡面並不存在孰優孰劣的問題,純粹是一種方式和習慣上的差別。”
胡易雙手一攤:“正是迥異的民族文化造就了這種方式上的巨大不同。”
“結論是顯而易見的,不過具體有哪些體現呢?請您舉例說明。”
“這就是我要講的第二點了,涉及到東西方古老的價值文化體系。”
胡易稍事停頓,整理了一下思路:“俄語單詞長短不一,每個字母在其中所佔據的空間基本相同,而且單詞讀音可以直接體現其中的字母與排序;漢語裡的每個方塊字大小相同,但會根據需要調整其中筆畫的長短和間架結構,筆畫本身與方塊字的讀音毫無關係。所以......”
“唔,我明白了,這應該是一個整體與個體的關係、以及誰為誰做出改變的問題。”
謝爾蓋略加思考:“究竟是個體改變整體,還是由整體決定個體。”
“恭喜!您都會搶答了!”
胡易輕輕鼓了三下掌,繼續說道:“所以在我看來,文字書寫方式能對映出東西方自古以來不同的社會關係及秩序觀念。”
“當然,語言文字的誕生演變總是與社會發展變化息息相關的。”
老教授若有所思的盯著紙上的漢字:“不過說到關係與秩序,方塊字將不同數量的多種筆畫納入同樣大小的空間,有時似乎過於擁擠,排列方式也稍顯無序。”
“在不熟悉的人看來的確如此,但這恰恰體現出了文化差異的巨大。”
胡易一邊思考一邊信口解釋:“單詞根據字母數量決定長短,長度不受束縛,背後是一種較為開放的思維習慣;字母之間相鄰但不相交,反映了…相對獨立的個體關聯;單向直線排列,說明考慮問題的方式直接而又簡單,顧慮較少,富於開拓精神,是一種適合歐洲海洋文明的思維方式。”
“說的有一定道理。在大航海時代,許多歐洲探險家就是朝著一個方向直直航行,最終環遊了地球、發現了新大陸。”
謝爾蓋微微頷首:“那麼方塊漢字所呈現的又是怎樣的思維文化呢?”
“筆畫在不同的漢字中或上或下,或大或小,代表一種能屈能伸的處世哲學。但是永遠處在一個方塊之內,相對來講比較保守封閉;筆畫之間有的緊鄰、有的相交、有的遠離,體現出社會人際關係的交錯縱橫、密切多樣;在一個正方形內多向排列,意味著善於在條條框框之內複雜周詳的統籌解決問題,但難免存在一定侷限性,需要顧慮的事情也很多。同時更注重守土安居,代表著一種大陸農耕文明的傳統觀念。”
“噢,我想我應該是聽明白了…”謝爾蓋教授單拳託著下巴,陷入了短暫的沉思:“我不瞭解中國的語言文字,但從人文和歷史方面來看,您的描述大部分還是比較符合普遍認知的,對二者之間的關聯分析也算有些道理。”
“我只是粗淺的分析了一下。”
胡易一套長篇大論說下來,腦子和嘴都還沒脫離興奮狀態:“語言所反映的文化差異當然是很多很多的,尤其是古代文字更能體現其中的微妙之處。但那些內容不適合在今天這個場合討論,我看就沒必要一一展開講了吧!”
“哈,您說的對。”
老教授一怔,隨即啞然失笑,似乎剛剛意識到面前的學生正在參加畢業考試:“您的回答有些偏離了我提問的本意,不過還好。”
《他鄉遠在莫斯科txt下載》 248 說文解字(第1/2頁),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