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0章 虛與委蛇 (第1/2頁)
榮譽與忠誠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筆趣閣小說www.biqugexsw.tw),接著再看更方便。
知道出現失誤的也就是僅限於有數的幾個高層,中下層的人只當是計劃非常順利,愉快地將軍靴踏在敵國的土地上,就等著好好地燒殺搶掠一番。
按照本來的計劃,部隊登陸之後該是建設建議登陸口,可是登陸地點發生錯誤,建立登陸口的事情自然被延後,是等待來到仁川這邊之後才開始動工。
登陸口與漢江渡橋的建設同一時間進行,劉彥也總算搞清楚百濟現任國王叫比流王,都城在居拔城(也叫固麻城)。
“是在漢末南下的扶余人後裔。”劉彥說道:“這裡離他們的都城不算遠,堪堪兩百五十餘里。”
要是從平原地圖看,仁川離居拔城絕對沒有超過一百四十里,問題看地圖是一回事,實際走起來又是另外一回事。
“我們建立登陸點需要大概五天,渡橋搭建起來需要的時間差不多。”紀昌滿臉的陰霾,計劃從一開始就出錯,著實是令人既尷尬又焦慮:“君上,我們需要增兵。”
登陸的部隊是略少,半島那邊還能再拉來兩千的部隊。既然是情況出錯,增兵已經成為必然,畢竟入侵百濟已經造成事實,然後他們還要去入侵高句麗。
已經派去人手前往居拔城,可是百濟的比流王會是什麼樣的態度尚在兩可之間,比較大的機率是不會忍受自己的疆域上出現外國的軍隊,開戰的可能性無限大。
兩線作戰對任何國家或勢力從來都是大忌,其實最合適的方式是更改登陸點,直接從高句麗的海岸登陸,但是情況有些複雜,朝1鮮半島並不是所有地點都適合登陸,要考慮的是岸邊的海面深度,作戰不可能是將船隻停在岸邊幾百米外,什麼都靠小舟來回倒騰。
“增兵吧。”劉彥眉頭是皺著:“從兩郡之地拉部隊到半島,半島的部隊盡數過來。”
紀昌欲言又止,最後同意道:“我們在長廣郡和東牟郡是沒有多少可以留戀的東西,確實無大礙。”
話可不能那麼講,長廣郡和東牟郡對劉彥還是相當重要,不過漢部上一段時期折騰出那麼大的動靜,大人物們也都被各自的事情牽絆住,哪怕是有地方勢力想要搶奪長廣郡,等待高句麗的事情弄完,劉彥再帶著大軍殺回去就是了。
往後的數天,一切都是在建設中進行,比較令人安慰的是周邊只有一些馬韓人在晃盪,百濟的軍隊只是出現斥候,沒有直接開來大軍。
劉彥等人當然不知道百濟可謂是舉國震動,就在百濟的高層吵成一團的時候,漢部的使者到了。
作為漢部的使者,伏偉獻上了必要的禮物,比較直接地說明了來意。
搞清楚登陸的部隊是來自後趙,登陸是因為迷航,百濟君臣一陣愣神也就接受現實,畢竟那支登陸的部隊沒有到處攻城略地,真的就像是迷航登陸。
伏偉解釋了一下,又再次說出請求,漢部是要去攻擊高句麗,想要租借港口幾個月的時間,期間不會對百濟做出什麼敵意的行為,也會付一些必要的租金。
百濟君臣沒可能不知道漢部在建設港口的事情,更加知道漢部正在搭建泅渡漢江的大橋,他們沒有第一時間給予伏偉答覆。
伏偉又說出了一個勁爆的訊息,漢部可是鮮卑人的鐵弗,這一次從海路進攻高句麗是受到了燕王的邀請。
好吧,若說之前百濟君臣有些懷疑伏偉是不是在說假話,等待說出漢部是配合燕軍,他們就開始相信了。
燕王慕容皝率軍親征高句麗可是造成了朝1鮮半島的震動,百濟和新羅本來是在火拼,結果受到了燕軍攻打高句麗的影響,兩國各自休兵罷戰,都是將國家的主要精銳集中到北線。
真當百濟是對突然登陸的漢部軍隊無動於衷嗎?就是原本百濟的軍隊大部分是集中在東線,後面又調往了北線,原先是與新羅大戰,後面是在和高句麗對持,真是沒有拿得出手的部隊調到西線。
當然了,漢部這邊可不清楚百濟的狀況,劉彥按照後世的思想下意識就認為百濟不過是一個破爛國家,入侵高句麗的同時幹挺一個破爛國家的破爛軍隊沒什麼大不了的。
劉彥所不知道的是,百濟於朝1鮮半島現在其實還挺厲害,對新羅的戰爭不斷獲取勝利,隨後也會在對高句麗的戰爭中不斷獲勝,將疆域從漢江附近擴充套件到了浿水一線(既擴張三百餘里疆土)。
大概是在登陸點建造完畢,漢江浮橋的建設也進入到了尾聲,伏偉帶著一個叫公孫豹的百濟使者過來。
公孫豹的官職叫豬加,挺奇怪的一個官職名稱,但百濟是算得上是南扶余,保留著
《席捲天下丁毅》 第130章 虛與委蛇(第1/2頁),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