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章 誘虎出山 (第1/2頁)
暴雨中的背影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筆趣閣小說www.biqugexsw.tw),接著再看更方便。
“捻軍十八鋪聚義要開始了吧?” “報告將軍,狂暴情報組織剛剛鋪開,有些情報傳遞還沒有那麼快。不過,情報人員發現,亳州雉河集附近有大規模人員集中之跡象。” “那就是了,密切注意,有情況第一時間彙報。 訊息傳出去了嗎?” “將軍,已經傳出去了。” “這時的捻軍才剛剛起家,無綱領、無目標、紀律渙散,執行的是走一路搶一路的策略。對清廷的基層組織和地主官紳具有極大的破壞性,但對我們卻有莫大的好處。” “將軍,放出訊息後張樂行必會前來攻打。” “風臺縣面積不大、城牆不高、駐兵不多,若是放出訊息縣記憶體有大量糧食,缺衣少食的捻軍必會前來攻打。” “放出這把刀先把城內洗一遍,我軍接收之時阻力就不會有那麼大。” “張樂行自亳州起兵後,不管打到哪裡,其目標都是那些富商鄉紳和清廷的官員,對平民是不怎麼動手的。” “對,這樣洗過一遍後,我軍接收之時,阻力會小很多。” “你要嚴密關注亳州雉河集的情報。” “是,將軍。” 雉河集 這裡是亳州的一處不起眼之地,橫跨渦河兩岸。 今天是西曆1852年11月11日。 人聲鼎沸已經不足以形容此地的狀況。 幾萬人在十八面黃旗的引領之下聚集在此處,帷帳密佈。 雉河集一處平整過的地面上,擺放了一排貢桌,上面擺滿了貢品。 貢桌之前,站著十八人,一人手拿一枝貢香,點燃後依次插入香爐之中。 一個托盤被端上,上面橫放著一把小刀和一碗酒。 從第一人開始,劃破左手食指,一滴血落入酒碗。十八滴血滴入,酒碗內已是鮮紅一片。 從最後一人開始,每人喝一小口血酒,直到第一人。 用力一摔,酒碗被摔的粉碎。 “今日,皇天在上,后土在下,我們十八人今天結盟,共同推舉張樂行為盟主,剷除清妖,還天下一個朗朗乾坤。若為此誓,甘願受天打雷劈之苦。” 捻軍十八鋪聚義在此時此地正式進行。 “盟主,我們下面該如何行動?” 盛大的歃血為盟儀式過後,十八支捻軍首領齊聚一起,商討接下來該怎麼辦。 “盟主,目前已是冬天,我看還是按原計劃攻打安慶。” “不妥!安慶既是清朝安徽省會,也是安徽重鎮,有重兵把守。憑我們現在的實力,打不下來。”有人反對。 “我們這麼多人,怕什麼!上次就是你反對,不然早打下來了。” “王貫三,我不是怕。我們剛剛結盟,即使要打,也要選一個軟柿子打。安慶是冮寧上游的重要門戶,有幾萬名壽春兵防守。若是迅疾打下還好,一但形成僵持局面,江寧、武昌、松江府等各個方向的清妖都會來援,屆時局面就會一發不可收拾。” “張宗禹,你以為我主張打安慶是為我自己不成?十八支捻軍加起來共有七、八萬人,我們手裡都沒有更多的糧草,目前已進入嚴寒的冬季,在不想辦法去奪取糧草物資,十八支捻軍馬上就會不打自散。” 聽到這話,其餘捻軍首領都不自覺的點了點頭。 剛開始的捻軍沒有長期的目標也沒有什麼行動綱領,奉行的是走一路吃一路,沒人想到存糧更不懂什麼叫參謀作業。 為了能吃飽飯而加入捻軍之人一但發現沒有飯吃必會四散而去。 沒有糧食,就沒有兵馬,這是自古流傳下來的鐵律。 “我倒是聽說有個地方有糧食。”有一人冒出了一句。 “在哪裡?” “是什麼地方?” “有多少?” 連珠炮般的問題襲來。 “我手下有個兵是鳳臺縣的,聽他說鳳臺縣內儲存了大批糧食。” “鳳臺縣?” “是的。” “有證實過嗎?” “這個訊息在風臺、壽州一帶傳的沸沸揚揚,聽說,周邊的土匪已經聯合起來預備動手了。” “只是聽說,沒有證實?” “這倒沒有。” 聽到這兒,張宗禹不禁眉頭皺起,似乎這個訊息是被人有意傳出來的,有一絲陰謀的味道在裡面。 “叔父?” “宗禹,我知道你在想什麼,但我們沒有別的選擇。” “我總感覺味道不對,叔父。” “盟主,各支捻軍糧草所剩不多,若不行動,撐不過這個冬天。”王貫三眼看張宗禹又要反對,立刻站起來提醒。 “宗禹,弟兄們拿命跟著我們,若是連飯都沒得吃,軍心馬上就會散。” “叔父…” “好了,不要說了。就算這個訊息是假的,鳳臺縣內還有一批百年家族,尤其是盛氏和鄭氏這兩家,都是傳了幾百年的家族,金銀糧食少不了。搶了這兩家,也算是能補充一下。” 張宗禹眉頭緊皺又放開。 現在就算是陷阱也只能往裡跳。 “叔父,壽州就在鳳臺縣邊上,要是去看了守兵不多的活,一起打下來。” “行,光是一個鳳臺縣吃不飽。 王貫三,現命你為前鋒,遇山開路、遇水搭橋,目標:鳳臺縣。” “遵命,盟主。” “其餘人,立刻整軍,攻打鳳臺縣。” “遵命。”喜
《篡清從鳳臺縣開始小說》 第12章 誘虎出山(第1/2頁),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