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足跡 永久書架

第二百六十五章 弔民伐罪(求追訂) (第1/3頁)

林家龍女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筆趣閣小說www.biqugexsw.tw),接著再看更方便。

“殿下,這是安東大都護府的加急信件。”

京兆府的餐廳內,盧照鄰拿著信走到了李象的桌子旁。

李象接過信,閱讀過後,將信放在桌子上。

“升之,觀光,你們也看看。”

駱賓王率先拿起信,稍稍一閱讀後,便怒氣衝衝地說道:“竟然會發生這樣的事!真是無恥至極!”

隨後,盧照鄰也拿起那封信,同樣一捶桌子。

“新羅之中,竟然出現如此悖逆之臣!”

“新羅王現與金春秋一道,都在平壤當中避難。”李象伸手敲敲桌子,對二人說道:“所謂獅子搏兔亦用全力,大唐就算是征討不臣,也要做好萬全的準備。當務之急,並不……”

話還沒說完,便聽到外面有人傳召。

“太孫殿下,聖人有旨,傳殿下入兩儀殿!”

“孤先去兩儀殿,你們二人先在這邊待著。”李象對他們二人說道,隨後便上了車,向皇宮而去。

老李賜下的肩輿多少沾點豪華,由於宮中不能乘車,所以李象每次出宮的時候都會把肩輿放在正門口。

等到他回去的時候,就能乘著肩輿回去。

一路來到兩儀殿,殿內已經坐滿了朝中重臣。

不用問,都是為新羅之事來的。

李象一溜煙兒地過去,走到李承乾的身邊悄悄坐下。

“新羅之中發生的惡性事件,剛才你們也聽說了。”李世民開篇就高屋建瓴:“我大唐作為新羅的宗主國,自然是不能夠坐視不管,任由藩屬國當中發生這種惡劣的事情。”

“昔日魯國內亂,魏公弒君自立而周昭王聽之任之,是為周王室王道微缺之始;如今我大唐之於藩屬,便如周王室之於諸侯,今藩屬國之中有弒君之事發生,我大唐自然要應天順人,為藩屬國主持公道,誅其罪,吊其民。”

當然了,這裡的吊字,可不是“吊死”的意思,而是慰問的意思。

房玄齡率先說道:“陛下,臣以為,目前還是要以遣使申斥為主,同時我大唐也要做好備戰的準備,若新羅金毗曇、金庾信等人不能迷途知返,再興兵問罪。”

“房僕射所言甚是。”長孫無忌出言表示贊同:“若金毗曇等人果真能夠迷途知返,自縛請罪,重新迎回新羅王還月城,事情尚可有轉圜餘地。”

這也算是正常的程式,畢竟打新羅可不是幾千人就能完成的活兒,總歸是要調集大軍的。

但調撥大軍征討新羅,一是浪費人力物力,二是需要時間去準備,若是遣使申斥,新羅人能夠改過自新,這事兒也可以翻篇,更能體現聖朝寬宏的恩澤。

“太孫,你是安東大都護府的都護,你怎麼看?”李世民低頭看向李象。

“回陛下,臣支援房僕射與長孫司徒的建議。”李象沒提什麼反對的意見,畢竟這麼做也沒什麼毛病。

“另外,臣以為,與此同時,安東大都護府也可以做好準備。”李象對李世民說道:“方才安東大都護府來信,已經言說正在請求登州大都督府調撥糧秣,另請求水師隨時準備支援作戰,臣認為若是新羅人執迷不悟,在朝廷徵集大軍之前,安東大都護府可以支援新羅王進行復國運動,號召新羅境內親近王室的派系,對抗金毗曇、金庾信一黨。”

“嗯,你考慮得很周到。”李世民頷首表示肯定:“那就這般,暫令禮部擬詔,遣使申斥新羅逆黨,另……命李世績為平壤道行軍大總管,領步騎七萬及蘭、河二州胡族兵馬,暫屯幽州;李道宗為遼東道行軍大總管,領步、騎五萬,暫屯朔州;命營州都督張金樹,率幽、營二州府兵,前往安東大都護府相機行事;以太子詹事杜荷為河南道饋運使,運河南道諸州糧秣入海;太子詹事杜荷為河北道饋運使,河北諸州皆受其節度;向契丹、奚、靺鞨等部下達徵召令,令其各族隨時準備接受大唐徵召,前往遼東作戰!”

李世民的命令傳達之後,大唐這臺機器開始有條不紊地開動起來。

三日後,李世績、李道宗盡皆出發。

在杜荷還有蕭銳出發之前,李象各自給了他們一封信作為信物。

“二位姑丈。”李象笑著說道:“大軍的後勤工作,可就交給你們了。”

“殿下放心!”二人盡皆說道。

這二人,杜荷是城陽公主駙馬,蕭銳則是襄城公主的駙馬。

論及能力,這兩個姑父都是佼佼者,尤其是城陽公主駙馬杜荷。

在他們出發之後,從新羅回來的崔修

《大唐好聖孫無錯》 第二百六十五章 弔民伐罪(求追訂)(第1/3頁),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