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足跡 永久書架

第12章 古代上學初體驗完 (第1/2頁)

歲頤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筆趣閣小說www.biqugexsw.tw),接著再看更方便。

在這一年中,夫子給他們啟蒙的差不多了,已經學完了"三百千千",即《三字經》《百家姓》《千字文》《千家詩》。 並且教會了他們“小四書”,也就是《名物蒙求》《性理字訓》《歷代蒙求》《史學提要》這四部書。 《弟子規》,《論語》,《詩經》也學的差不多了。 一年的學習讓時歡看起來更加沉穩,他也算是徹徹底底融入了大牛村。切實的把自己當成了小時歡,前世就當是大夢一場。 這一年是康元二十三年,時歡六歲。夫子對他寄予厚望,時常在課後給他開小灶,本來時歡也以為修仙與他無緣了,他也已經做好了寒窗苦讀十年考取進士的準備了。 這一天夫子卻帶來了一個訊息,百年一開的仙緣大會於康元二十四年開啟。 大牛村地處安國最偏僻的地方,歷史上仙緣大會也只在三大國召開。所以大牛村的人就以為仙人只不過是話本里的,而且凡人壽數大多不足七十,一百年才開一次的仙緣大會離他們太遠了。 今年有訊息傳來,要在七十二小國中也設立仙緣大會的分會場。不過只招收五到八歲的孩童,不論男女。 五歲以下小孩仙骨還未長全,八歲以上修仙年紀又偏大。 大牛村一共有四十二個小孩達到要求,其中三十個男孩十二個女孩。 正好那一年時歡七歲,虎子六歲,英英恰好五歲。 雖然時歡不知道他是否有靈根也不知道靈根的好壞,但相比於其他小孩的激動,時歡就顯得很是淡然。 原因無他,因為時歡其實是個悲觀主義者,在任何事情沒發生的時候他就做最壞的打算,這樣哪怕傾盡全力事情也失敗的話,就不會那麼難過,畢竟沒有期望就不會失望。 所以在適齡學子們心緒浮躁,超齡或者過小孩子們唉聲嘆氣中,依舊按部就班認真學習的時歡就顯得格外突出。 在時歡的帶動下,大牛村的小孩們也就沒那麼激動,慢慢的開始恢復以前的生活了,這也使得大牛村都很平安。 據說自從修仙的訊息出來後整個安國,可以說是這些小國家,都發生了或多或少的動亂。 就拿近處來說,隔壁村已經開始了打架鬥毆,雖然說沒完成死亡,但是打到最後六親不認,出現了不少傷者。 所幸安皇治下有方及時的頒佈了律令,大家也從被修仙衝昏了頭腦的激動下,清醒了過來。 這時候大牛村的人就無比慶幸自己孩子都回來誇時歡有大將之風。一直時歡就是別人家的孩子,所以大人們就讓小孩都和時歡學習。 因此,大牛村從小孩到家長再到全村人,也只是心思浮動了幾天就調整過來了。畢竟修仙什麼的還是離自己有點遠,有靈根的孩子可以說是萬里挑一,還是做好眼前事最為重要。 仙緣大會在五月一號開啟,大家決定結伴而行,到了京都再分開,坐牛車的話大牛村到京都要不停不歇的走兩天兩夜,所以商量了下決定四月十八號就出發。 這麼多年也都沒出過遠門,就當是出去遊玩一圈,所以時間空的足足的,也沒打算晝夜兼程的趕路,大牛村的村民都很看得開。 時老太太在綜合大家意願下決定讓老大兩口子去,然後帶上四個小孩,闖闖還太小,就留在了家。委實是牛車坐不下人,不然就讓老二兩口子也去了。 一家人對此安排毫無異議,家裡的活離不開人,牛車載重也有限, 瓢盆,被褥衣裳啥的,儘量的少拿,就這樣也塞了少半牛車,剩下的地方坐兩個大人和四個小孩也算是綽綽有餘。 這天到了村口集合,滿滿當當的停著二十輛牛車,一般家裡就一個適齡兒童的,大人們也就商量著幾湊一湊坐一輛牛車。 全村適齡小孩最多的就是王富貴家足足有四個小孩,王富貴是他們家這一代唯一的孫子,剩下的三個兩個姐姐一個妹妹。 互相打過招呼後,就開始出發了,一路上也碰到了其他村的人,不過就沒有朱牛家村這麼大陣仗。 時歡他爹坐在前面趕著牛車,安和帶著四個小孩坐在車後面,其實小四離五歲也就差了兩個月,不知道到時候能不能矇混過關測一測。 牛車早上出發一路沒停,一直到了中午,到了隔壁鎮,村民們也沒進去,就在郊外休整了一個時辰。 正好讓牛卸下車吃吃草,安和拿出了大早上起來刻意炒的菜和窩窩頭,原地開火熱了熱。 在野外一直啃乾糧也不是個事,今這第一頓,帶個現成飯也壞不了,所以大早上的安和就起來炒菜,為了方便帶,燉了鍋大燴菜,正好就放鍋裡帶著,一路上牛車走的穩也沒灑出來。 把窩窩頭放在菜上也就熱了,菜帶的不多,正好夠這一頓吃。吃完飯安和去把鍋碗洗了。 小孩們歇不住就開始玩撲克牌,撲克牌也是時歡來到古代太無聊了搞出來的,本來只是一家人茶餘飯後玩一玩,後來就流行到了全村。 甚至有小孩在課堂上玩然後被夫子逮了,夫子也覺得好玩又教給了他朋友,後來就一傳十十傳百,據夫子說全安國都流行了起

《女穿男修仙小說推薦無cp》 第12章 古代上學初體驗完(第1/2頁),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