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足跡 永久書架

第17章 京都行 (第1/2頁)

歲頤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筆趣閣小說www.biqugexsw.tw),接著再看更方便。

時歡一邊甩著從柳樹上薅下來的柳枝一邊往回走。這一片樹林都是柳樹,時歡溜達了半天也沒有什麼可以吃的,倒是有一些野菜,但是是野菜裡面最苦澀的,時歡也就沒有摘。 等回到營地,時富正在熬煮小米粥,還切了個南瓜一同煮,上面熱著買來的包子,一共熱了七個,四個豬肉餡的,三個韭菜雞蛋的。小孩子們一般比較愛吃韭菜的,不大愛吃肉的。 還有買來的農家自己醃的爽口小鹹菜,酸酸辣辣脆脆的,就著粥再好不過了。 等待吃飯的空隙,時歡把折下來的幾個柳樹枝分給弟弟妹妹們,打算教他們做哨子,這還是前世小時候村裡小夥伴教給他的。 時歡折的都是細點的柳樹枝,這哨子啊還必須是稍微細點的柳樹枝才能做成,鮮嫩的柳樹枝條去掉骨朵,用手從上到下扭樹皮 然後抽掉中間的樹枝。 借用了下他娘做飯的菜刀,把樹皮切五到十厘米長的皮,然後一頭用手捏扁,再用刀削掉捏扁那頭 兩面外層的老皮,大約半厘米長就行,哨子到這步也就做成了。 時歡也沒指望他弟弟妹妹們做出來,給他們柳枝也就是讓他們拿著瞎玩,他自己都是報廢了一根柳枝,才勉強做了四個。 把哨子挨個分給了他們,“來,像我這樣吹,在扁的這面吹”,時歡成功的吹出了短促的哨音。 看著虎子鼓足了腮幫子使勁吹也沒吹響,時歡好笑道“不用那麼用力,找下感覺,重新來”。 正好虎子他們能吹響哨子了飯也可以吃了。 時歡以再吹腮幫子疼為由,沒收了他們的哨子,實在是這幾個小孩飯都不想吃了,就想著拿著哨子去找小夥伴炫耀。 安和給每個孩子的小米粥裡都加了白糖,喝起來甜津津的。 時歡就著小鹹菜香噴噴的喝完了粥,又吃了一個韭菜餡包子和半個肉包子才飽了,要知道那包子可是和他臉一樣大。 吃慣了現代流水線生產的速食包子,這種純天然手工包子便格外的香。現代也不是沒有手工包子,但是時歡不大樂意出門溜達,一般早上也不吃飯,就喝個牛奶湊活了。 偶爾出去吃到包子要麼是流水線包子,要麼就不好吃,本來有一家好吃的包子店,奈何因為皮薄餡大,沒開兩年就倒閉了,時歡深感惋惜。 虎子吃了半個韭菜的半個肉的,英英吃了半個肉的,小四吃了半個韭菜的。安和吃了一個韭菜包,剩下的兩個半肉包被時富包圓了。 吃完飯後,幾個小孩便迫不及待的去和別的小孩分享去了,正好柳枝還有幾條,所幸時歡又做出來七個,讓他們分給別的小孩玩。 隨後營地裡時不時傳來哨子聲和小孩們的笑鬧聲。 夜晚繁星閃耀,月光籠罩大地,營地中傳來此起彼伏的鼾聲。 第二天安和他們早早的就起來了,打算今天去京都裡看看,吃過早飯後,把牛車拜託給不進城的村民們看著。 時富一手牽一個,安和一手牽一個,沿著官道準備進城,像他們一樣打算進城的還有不少。 等到排隊輪到他們的時候,時富從懷裡掏出昨天購買的進城憑證和路引。 侍衛仔細檢查又一一核對路引,沒問題後才把他們放進去,這也是為了安全考慮,所以不管你是皇親貴族還是貧民百姓,每次入城都得來一遭。 街道兩邊是茶樓,酒館,當鋪,作坊。街道兩旁的空地上還有不少張著大傘的小商販。 街道向東西兩邊延伸,一直延伸到城外他們安營搭寨的郊區,可是街上還是行人不斷:有挑擔趕路的,有駕牛車送貨的,有趕著毛驢拉貨車的,有駐足觀賞淮河景色的。 以高大的城樓為中心,兩邊的屋宇鱗次櫛比,有茶坊、酒肆、腳店、肉鋪、廟宇、公廨等等。 先是進了一家繡房,安和把自己帶的樣品拿出來詢問這裡是否回收絡子和荷包。 十三娘本來是想說不收的,但是看著安和拿出來的做工精緻,繡的紋樣栩栩如生的荷包改變了主意。 最後以一個荷包五百文一個絡子十文的價錢收購,說好待會兒把東西拿過來後,一家人便先去其他地方轉悠轉悠。 時歡看著京城的物價不由咋舌,在他們那一個銅錢可以買兩個糖葫蘆,這裡的一串糖葫蘆居然要兩個銅錢。 雖然一路上安和表示想吃什麼就買點,但是幾個小孩子都很懂事,一路上都沒有提想吃什麼。 最後還是安和覺得貴是貴了點,起碼買點特色,最後買了五兩龍鬚糖花了三十文,他們在客棧吃的菜錢都沒這麼高。 又買了一斤棗糕也是花了三十文,這個價錢倒是勉強可以接受,大概是龍鬚糖做法有點複雜,所以貴吧。 畢竟做龍鬚糖的大娘不斷的裹粉又拉扯,直到最後拉到頭髮絲那麼細,看著就麻煩得很。 有四處逛了逛,感受了下京都的風土人情,京都實在是太大了,他們一上午也都還沒出東市。 東市緊挨著城牆,是尋常人家買東西居住的地方。達官貴人住在怡和坊,那裡是除了皇宮最富麗堂皇之地。 一些官職低一點的官員和寒門住在西市,

《女穿男修仙小說推薦無cp》 第17章 京都行(第1/2頁),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