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部分 (第1/4頁)
暖暖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筆趣閣小說www.biqugexsw.tw),接著再看更方便。
餉茨暱崮兀俊狽匠尚ψ潘擔骸澳悄鬩院缶徒形依洗笠�傘!卑籽┬ψ怕畹潰骸俺裘潰 狽匠擅揮行Γ�槐菊��廝擔骸拔揖醯茫�業蹦愕氖迨甯�鮮省!卑籽┧擔骸澳惚鶼胝冶鬩耍∑涫擔�惚任乙泊蟛渙思杆輟!狽匠傷擔骸澳悴哦啻竽曇停�透宜嫡庋�幕埃 卑籽┚臀��匭Α�
方成問:“你是哪個學校畢業的?”白雪說:“東寧大學。”方成說:“那我們是校友啊!你學的什麼專業?”白雪說:“新聞專業。”方成說:“我上大學的時候,學校還沒有新聞專業,否則的話我也許會象你一樣,選擇新聞專業的。”白雪笑著說:“多虧了那時候沒有新聞專業,要不然東寧市就沒有你這個大作家了。”方成說:“其實做一名新聞記者也很好,可以更多地瞭解社會,瞭解生活,這是寫作的基礎。”白雪說:“新聞專業和中文專業的基礎課都是一樣的,只是專業課不同而已。我上學的時候,我們有一位老師說,中國的文學今不如昔,可惜我選擇的是新聞,對文學沒有太多的研究。方老師,你對這個問題怎麼看?”方成沉思了片刻,說道:“其實,將現代文學和古代文學相比較並不合理。”白雪問:“為什麼?”方成說:“中國的古代社會有幾千年,而現代社會才有多少年?文學不同於科學技術,不可能隨著時代的發展而發展。反之,文學有時候會受到意識形態等歷史條件的制約。所以,這樣的比較是不合理的。”
白雪若有所思地點了點頭。她覺得和方成在一起談一談文學和寫作,對自己有很大的幫助,畢竟文學和新聞是兩個非常接近的專業。其實,她小時候是很喜歡讀小說的,因此她對文學專業也很感興趣。報考大學的時候,她考慮到自己的性格喜歡動而不喜歡靜,所以才報考了新聞專業。父親的書架裡有一套蘇聯作家高爾基的自傳體小說《童年》《在人間》《我的大學》,她問父親這是什麼書,父親告訴她,這套書很不錯,可以讀一讀。她聽了父親的話,還在上小學的時候就讀完了這套書。主人公阿遼莎苦難的生活經歷,在她年幼的心靈裡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她問方成:“方老師,你喜歡高爾基的作品嗎?”方成說:“很喜歡,尤其是他的自傳體三部曲。”白雪說:“我也喜歡。”方成說:“高爾基對生活觀察的細緻,還有他的記憶力讓人感到驚奇。”白雪說:“我在讀《我的大學》的時候,發現主人公並沒有走進大學的校門,我不明白作者為什麼要把這本書命名為《我的大學》。父親告訴我,其實人生和社會就是一所很好的大學,在這所大學裡可以學到許多在大學課堂裡學不到的東西。現在我才明白這句話的真正含義。”
白雪說到這裡,看了一下表,說道:“時間不早了,我要回去了。方老師,等你有空的時候我們還去海濱游泳好不好?”方成說:“好啊!到時候我領你去一個好地方。”白雪問:“什麼好地方?”方成笑著說:“不用問,去了你就知道了。”白雪說:“好的,一言為定!”
中午,媛媛回到家,發現蟈蟈不叫了。她摘下蟈蟈籠子,來到方成面前,問道:“爸爸,你看這蟈蟈怎麼不叫了?”方成接過蟈蟈籠子看了看,說道:“該給它們餵食了,它們已經兩天沒吃東西了。”媛媛問:“給它們喂什麼?”方成小時候也玩過蟈蟈,那時候都是喂南瓜花兒和西葫蘆花兒。可是,現在種南瓜的越來越少了,尤其是在郊區,幾乎見不到種南瓜的了。不過,種西葫蘆的好象還不少。方成說:“等吃完了飯,咱們出去找點兒西葫蘆花兒。”
吃完了飯,他就騎著金玉的摩托,帶著媛媛往郊區駛去。傍晚的天氣格外涼爽,出來乘涼的人也多了,這是人們一天中最悠閒的時候。方成和媛媛出了市區,便下了公路,在田間的一條小路上行駛。路兩旁的農作物參差錯落,使人眼花繚亂。在離一個村子不遠的地方,他們終於找到了一片西葫蘆地。
幾個在村頭兒玩耍的孩子見來了兩個陌生人,都圍了過來,七嘴八舌地問這問那。他們當中一個十三四歲的男孩,聽說方成和媛媛要摘幾朵西葫蘆花兒喂蟈蟈,很乾脆地說:“這是我家的地,你們摘吧。”方成問:“你姓什麼?”男孩說:“我姓宋。”
這時,從村子裡來了一位十*歲的姑娘,模樣十分俊俏。男孩對那姑娘說:“姐,他們是從城裡來的,要摘幾朵西葫蘆花兒,回去喂蟈蟈。”姑娘說:“那你們就摘吧,挑那帶梗的摘。”幾個孩子進地裡摘西葫蘆花兒去了。原來,這西葫蘆花兒分雄花兒和雌花兒。雄花兒有一根長長的梗,而雌花兒是直接長在果實上的。他們摘的都是雄花兒,對果實是沒有影響的。姑娘有些好奇地問:“你們城裡人也養蟈蟈
《荒漠孤魂的香水屬於什麼檔次》 第4部分(第1/4頁),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