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59.第246章 這吳儂軟語得學啊,多學一門方 (第1/3頁)
林家龍女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筆趣閣小說www.biqugexsw.tw),接著再看更方便。
第246章 這吳儂軟語得學啊,多學一門方言好啊
“當初朕剛剛知道這段歷史的時候,以為朝廷最大的敵人是藩鎮;等到朕親自處理之後,發現藩鎮不過是疥癬之疾,真正的大患是掌握神策軍的宦官……”
李世民雙目如電,掃視著下首以李德裕和牛僧孺為首的群臣。
“等到與宦官交手後發現,即便其勢大,也不過是家奴爾,只需要誅除首惡,問題便迎刃而解。”
“朕現在是越來越清楚了,我大唐的心腹之患不在朝外,而正是在這朝廷之中!”
李世民聲色俱厲地呵斥著群臣:“就是在這太極殿中!就在朕的這些不肖子孫,還有你們這些朝臣之中!”
“咱們這爛一點,大唐就爛一大片!你們要是全爛了,大唐各地就會揭竿而起,讓你們死無葬身之地!”
老李的聲音激動,他的話聽在群臣的耳中,不啻於驚雷炸響。
其實也不是在嚇唬他們。幾十年後的黃巢揭竿而起,那老登一怒之下,還真讓朝臣們死無葬身之地了。
尤其是盤踞華夏數朝數百年的門閥士族,也在這場黃巢起義中被一網打盡,隨後在白馬驛迎來了他們的終點。
當然了,按下葫蘆浮起瓢,世家雖然沒了,但那些當初和世家戰鬥的庶族,卻成了新的惡勢力,成為了盤踞在華夏大地上的毒瘤。像是那些個宗族勢力,一直綿延到今天。
“想想吧!那隋煬帝楊廣被勒死在江都才幾年呢?忘啦?!那吳公臺還在江都邊上天天地盯著伱們哪!”
所謂吳公臺,便是網廟首哲楊廣的葬身之地。楊廣死後,由蕭後和宮人拆床板做了一個小棺材,偷偷地葬在江都宮的流珠堂下。後陳稜集眾縞素,為楊廣發喪,備儀衛,改葬於吳公臺下。
和洗楊廣風格差不多的還有一個帝辛,他有一個眾所周知的名字,叫做紂王。
看小說把小說裡的設定當成正史,整什麼商紂王是最後一個“人皇”,屬實是烏龜辦走讀——憋不住笑了。只要不腦殘,就都知道商朝是一個什麼樣的朝代。就開個趴體都要砍兩個人祭天助助興的朝代,你說他是“人皇”?朱厚熜和你商一比,都顯得是那麼的唯物主義……
提到楊廣,底下的群臣可是大氣都不敢出。
楊廣何許人也?那可是前朝著名的昏君、暴君、和桀紂同臺競技的貨色。現在太宗皇帝竟然拿這麼一個烏龜王八蛋和咱們做對比,這……
這可是太誅心了,誅心之言啊!
楊廣論輩分和親屬關係,還是李世民的表叔。但老李不止一次在公開場合,各種評論楊廣,diss楊廣似乎已經融入到了李世民的日常。
貞觀初年,唐太宗對王公大臣們說:“帝王如果以為可以自我完善,不必藉助官員們糾正自己,是很危險的。隋煬帝就是因為把官員的口封住了,聽不到他們講君王的過失,才導致敗亡的。隋朝的滅亡離我們不遠,你們看到凡施政不利於民眾的,都要直言進諫、規勸。”為了表示求諫的誠意,他還把官員們的上書篇篇貼在牆上,時常觀看。
但該說不說,老李評價楊廣,還真沒有添油加醋。廣神的粉絲總覺得老李在黑廣神,但實際上呢?李二不過是把廣神做過的事情說了一遍而已,這他們就受不了了。
看來承受能力還是有待提高啊。
“朕已經好幾天沒有閤眼了,老想著和你們說些什麼,可這話說著,也總得有個頭啊。”
李世民還在輸出,他還沒有停下怒斥群臣的嘴炮。
“想來想去,也只有四個字,那就是正大光明!”
“這四個字,說說容易,可身體力行又何其艱難?你們為了政治利益,朋比為奸,結黨營私,朕都可以不追究,但朕覺得,總應該適可而止!”
“這四個字,朕是從心裡面刨出來的!是從屍山血海裡挖出來的!”
說著,在李世民的示意之下,左右內侍走上來,將寫有“正大光明”四個字的匾額掛在了李世民的身後。
這四個字是正經的飛白體,老李寫得一手好書法,正所謂字如其人,他人比較瀟灑,字也是一樣。
“好好看看吧,你們都抬起頭來好好看看,想想自己,給朕看半個時辰!”
“朕送你們一句話,輝煌時刻誰都有,別拿一刻當永久。”李治在一旁貼心地補刀。
他也不是亂說,牛李黨爭的爭字,體現在雙方輪流執政之上。唐武宗時,李黨達到鼎盛,牛黨紛紛被罷免;唐宣宗的前期,由
《大唐李二:恁祖宗來了! 筆趣閣》 259.第246章 這吳儂軟語得學啊,多學一門方(第1/3頁),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