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足跡 永久書架

第425章 戰爭泥潭 (第1/2頁)

一代神坑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筆趣閣小說www.biqugexsw.tw),接著再看更方便。

聖武二年,歲首之後,正月初五。

這一夜,江南震動。

駐紮在東口縣的趙王周雲,因糧食毒死流民一事,大發雷霆之怒。

趙王大手一揮,楚軍精銳如狼似虎,武川鎮驍將侯莫陳崇長驅直入。

一時間,北疆戰馬在江南各大世家間穿梭,

每到一個府邸,必是雞飛狗跳,哭喊震天。

那些平日裡高高在上的豪族,此刻卻如喪家之犬般,被一個個揪出。

李府、王宅、趙府……一座座深宅大院被查封,一箱箱賬冊密信被搜出。

隨著這些賬冊的洩露,意外發生了。

小沛縣糧食案,竟然持續升溫,一個個貪腐之事被揪了出來。

兩淮、江南無數豪族牽涉其中,其所作所為,罄竹難書。

楚軍的怒火被徹底點燃,整個南方官場幾乎被燒成灰燼,

這次小沛糧食案,最終大規模牽扯官吏,一個個昔日高官落馬。

丹陽郡守、江都郡守、鍾離郡守,參與貪腐之人的官職越來越高。

最終,令人震驚的事情發生了,建業郡守陳遠。

這位昔日的文魁郎,竟然也是軍糧案的重要參與者。

除軍糧案之外,還有鹽鐵、茶葉等多種江南之民利,他皆參與其中。

當皇城司高手,衝入建業衙門時,他正在後堂與幾位江南家主密會。

這位老文魁失去往日的睿智,嚇得哆哆嗦嗦,腳下溼了一地。

中原地區,東征戰場。

趙王為大楚平民百姓挺身而出,下令徹查小沛縣糧食案。

此舉雖然大快人心,卻埋下了巨大的禍患。

一時間,中原、江南官場風聲鶴唳,人人自危。

加之國策論攤丁入畝之事的發酵,無數在朝廷糧稅、鹽鐵、茶葉等等稅賦中獲利的宗族,

視趙王為眼中釘,肉中刺,欲除之而後快。

要知道,此刻趙王東征的三十幾萬大軍裡,

河洛嫡系僅僅十萬出頭,門閥權貴兵馬的數量,遠遠超過聖武皇帝楚軍本部。

軍隊的問題還是其次,畢竟兵神周雲在軍人之中威望極高。

最難受的事情,乃是過去傳檄而定的郡縣,暫時關上了大門,

各家權貴、豪族不歡迎楚軍到來。

在大楚,士族豪族控制了大部分力量,

趙王損害他們的利益,這極大的動搖了地方豪族歸附之心。

這種大局不利的情況,直接反映到了正面戰場之上。

一時間,中原楚軍不再勢如破竹,似乎陷入了戰爭泥潭。

---------------

帝都洛陽。

牡丹池。

牡丹池千丈,碧水埋萬骨。

這裡有一座牡丹府,昔日是裴溫的府邸,如今是崔家的府邸。

自從招了崔中書當女婿,崔家勢力肉眼可見的強大。

在朝堂上,右丞相崔中書比起左丞相商師成,不知強勢多少倍。

面對各種軍務、官務、民務的難題,崔中書乾淨利落,總能給出最好的意見,

右丞相既有蓋世才華,又敢於直言,這使得大楚中樞,頻頻做出合理的政策。

這些行為在洛陽立竿見影,如今的帝都洛陽,進入了極盛時期。

其賦稅銀兩的收入,是聖昌皇帝二十年的五倍,糧食產量更是提高了近三倍。

如此鼎盛的王朝,如此銳利的丞相,崔家勢力如今旺盛如火。

牡丹池水榭。

這是崔中書到來之後修繕的,內中清一色的漆木,各種名貴物件,琳琅滿目。

此刻水榭大屋裡,坐滿了五姓望族的官員,大大小小都有,足足幾十人。

正當屋內交頭接耳時,水榭長廊,一道洪亮的聲音傳來了。

“傾心,怎麼回事?本相現在管兩線糧食,還要監督改革吏治,一天焦頭爛額。”

“相,相公,父親來了,多少給點顏面。”

崔家女美眸中帶著驚慌,她現在心思全在相公身上,死心塌地,連名字都改了。

崔中書身上帶著武川鎮對女子的平等,

他讓傾心參與了很多事務,府裡的一切銀錢他都不管。

田產、鋪位、各種官員禮物,崔中書也全交給傾心負責。

對方知書達理,人情世故,禮儀

《楚兵不利淮陰侯復乘之的乘》 第425章 戰爭泥潭(第1/2頁),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