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4部分 (第1/4頁)
鼕鼕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筆趣閣小說www.biqugexsw.tw),接著再看更方便。
江東之地,煉出一支水上精兵和一支陸上精兵來。
這水上精兵,當然是取自江東子弟了,至於這陸上的精兵,方寧卻建議那他們取那山越之名。煉就一支善於山地戰,平原叢林戰的精兵來。
至於孫家其它如董襲,淩統,凌操,朱恆,潘漳,謝旌,留贊,賀齊,呂岱等數員大將,這些個人新投靠的武將,方寧自然是不放心就這般把他們放在江東的,自然是要一併而帶回青徐之地去。至於孫家,文臣方面,估計除了個闞澤之外,實在是沒有誰,只是,此時的闞澤,亦是因著孫家的滅亡,而避世交州去了。算是間接性地拒絕了方寧的徵辟。
不過,這文臣上,倒也不是沒有,比如,新得的顧家的顧雍,以及吾粲等,都可以算得上是一代奇才的人物。
至漢建安二年冬十一月,方寧大勝而歸,班師回壽春之時,整個孫家,亦全部平定。
至此時,方寧擁有青,徐,揚三州之地,包括整個江東。手下兵馬雖然只有區區的一百二十萬餘,可是,相信這只是暫時的,等到方寧穩定下江東之地後,就可以大肆的在江東之地招兵買馬。
而此刻,方寧手上的將領更是早以有數十員之多。
如此情況下,方寧一邊上書朝庭,自領了個車騎將軍,揚州牧,一邊穩坐壽春。
開招賢館,客勸農桑,暗中支援與糜家把生意做大做強後,又積極鼓勵其它商業與手工業者的發展。
方寧可不是這個時代的人,他自然是不會去講什麼士農工商,士字高人一等的說法的。農,工,商的發達,才是立國之根本。
到了現在這個時候,方寧的野心,那已經是昭然若注了,天下間,又有幾人會不知道。
但是方寧現在卻是管不了那麼多。
他現在人就在壽春,那個原本袁術建的那個皇宮裡。並且把張昭,張紘,諸葛謹,陳群,顧雍,再另外加上陳宮,徐庶,陳登,龐統,陸遜這十人,一併而叫到壽春來,組成一個臨時的政務團,處理這青,徐,揚三州之地。
到了現在,也不用再去管這天下如何的風雲變幻,方寧自是隻需穩坐釣魚臺變成。
一邊鼓勵手工藝的興起,一邊又誠招全天下能工巧將至壽春城來,按照方寧的心中所思,去發明,去研究,比如活字印刷術,水車,織布機,當然還有關於戰爭中,那個劉曄曾經已經使用過的投石機等等等等。
其中,這一些,當屬那個活字印刷術最為簡單,也最為實用,因為,按著方寧的意思,到了如今,已經是公元一九七年冬十一月了,馬上就要進入一九八年,從黃巾之亂起,到得現在,足足已經是過了十五個年頭,方寧已經錯過了十五個年頭,到了此刻,方寧若還不安下心來努力發展的話,那還要等到什麼時候?
發展,什麼最重要?當然是人才最重要,可是人才,並不是想要有就有的,那必須去培養,去讓他們讀書才行。
可是想要讓他們讀書,就現在這種戰亂的情況,他們又有幾人能讀到書,所以,方寧才會想出要這活字印刷術出來,由方寧自己出資印上許多的書籍,免費的傳送到各地各縣去。好讓各地各縣的人,不管是寒門子弟也好,還是富家子弟也罷,只要年滿四周歲者,皆要就學。
像方寧的青,徐,揚三州之地,比起大漢裡的其它州郡,生活條件上,那自然是要好上許多的,所以,相對來說,其中能讀書的人,自然也就要多上許多。
但不管怎麼樣,方寧的最終宗旨,仍然是不會改變,他要發展手工業,好讓農民都能掙到錢,他要發展商業,好讓經濟能更快速的流通,當然,方寧更要建學堂,而且是建許多許多的啟蒙學院,要求至少要每個縣都要有一個啟蒙學堂。
然後,半年或一年一考核,把合格的學生轉送至郡裡的中級學堂,然後再經過一年至三年的學習,若成績合格者,可以再保送入州郡的學堂,而方寧自己則在壽春這設立一所最高等的學院,由方寧自己親為院首,聘請一些大儒在此任教,這樣,從那些州郡畢業的尖子生們,便可以進入這一所學院學習,至這一所學校出來的學生,那麼,便可以直接任命至一縣之地為縣長,磨礪一段時間後,便可能是一地太守了。
這就是方寧的人才造法,算是最簡單也是最原始版的科舉選才法。
這一個提議,特別是創造人才,建造啟蒙學堂這一個想法,那幾乎是得到了如張昭,張紘,陳群,他們這些人的全票透過的。
因為,就以他們的智商,那實在是太清楚不過人才的重要了,
《漢末征途的答案》 第134部分(第1/4頁),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