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五章 路旁 (第1/2頁)
淡墨青衫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筆趣閣小說www.biqugexsw.tw),接著再看更方便。
“應該就是閔元啟乾的!”
密室之中,李可誠往桌上重重一砸,桌上的東西乒乒乓乓響成一片,差點兒全部落地摔成粉碎。
張世祿轉著眼珠子,小聲道:“楊世達一夥可是一百多人,他閔元啟有這個能耐?”
“他不是一直在練兵?”李可誠恨聲道:“初時我聽了當笑話,現在才知道自家成了笑話,這閔元啟敢孤身一人就在水關動手傷人,現在帶著幾十號人殺楊世達一夥有啥難的?那夥潑皮無賴,到底不能和正經的軍人比。”
“那大人底下有何打算?”
“咱們是沒有辦法。”李可誠臉上有些畏懼之色,他想了想,說道:“你替我跑一趟府城,見指揮使大人,請他把這個訊息放給楊世禮,這事出來鹽城那頭肯定也要查,咱們提前把訊息送過去,先賣一個人情,最好是楊世禮過來把閔元啟這小子給除掉,也是去了我一塊心病。”
“下官明早就動身,不坐船,騎馬趕路。”
“要趕緊,”李可誠憂心忡忡的道:“有人就象錐子,不小心就能把袋子扎個通透!”
……
李國鼎和王三益兩人不知道李可誠的評價,如果知道了,只能說那個顢頇無能又貪婪無度的千戶官,總算是說了一次正確的人話。
兩位百戶隔了幾天後終於見面,李國鼎看到王三益平安無事自是高興的了不得,到這時李國鼎心裡隱隱的猜疑也是落實了,殺人和救人的當然是閔元啟,這個最終的結果也是令李國鼎感慨嗟嘆不已。
時隔數日,兩人再次往第三百戶而去,王三益令人將新買的糧帶了十石,第三百戶練兵需糧,王三益被綁起因是閔元啟得罪了楊世達,但若王三益裝作毫無其事,卻也是過不了心裡這一關。
畢竟是被閔元啟所救,就算楊世達不殺他,搞不好要被關押多日,弄出什麼治不好的病根在身上,十石糧聊作感謝之用,也算王三益頗具誠意的謝禮了。
已經交三月,天氣逐漸回暖,二月份還有的凍土化凍的現象已經不見了,道路被太陽曬的乾燥了,小車推在狹窄的村道上也並不算難行。
兩邊水溝裡野草均是冒了出來,放眼看去一片綠意。
地裡的麥子開始長高,更是綠意盎然。
柳樹,榆樹,楊樹都是見了綠意,雖然長出來的綠芽只有不到指甲蓋大小,但匯少成多,令人看了仍是心曠神怡。
兩個百戶攜起袍角在小車車隊前行走,身後是十個推小車的旗軍,這種雞公車一輛最多能推兩到三石糧,甚至有大力氣的旗軍能推四石甚至五石,但一般的旗軍推車走遠端還是一石輕鬆些,現在這時候還沒到農忙時節,王三益的旗軍又不操練,當然是多用些人手,叫大夥兒都輕鬆些的好。
木製的小車發出吱呀吱呀的聲響,兩個百戶間相隔不到十里,中間是大片的田畝,小塊的海邊荒地,稀疏的林地和灌木從,蜿蜒流淌過的一條不知名的小河和大片的蘆葦從,再往南是灌河,裡下河,往西邊還有一條淮河的支流,公允的說,這一片地方是好地方,方圓千里沒有山,連丘陵也沒有,和福建,山西,陝北相比,這是宜於農耕的天賜福地,眼前俱是平原,完全可以把平原的土地都開闢成農田。人們也是這樣做的,沒理由不這麼做,大片的農田夾雜著村落,河堤,道路,到處是阡陌相連,河流也多,宜於灌溉,按理來說這裡應該是漁米之鄉,富裕地方,但人們的收成不足,日子過的並不算好,主要的原因便是南宋年間黃河改道奪淮入海,大片的地方被洪水衝涮,隔幾年就發一次水,這使得人們無心精耕細作,你不知道哪一年是好年頭,哪一年老天爺會降下洪水把人們的努力一下子衝涮的乾乾淨淨,絲毫不剩。
發洪水除了直接受災外,洪水使得土地沙瓤化,鹽鹼化,收成也是銳減,再好的種地高手在不合格的土壤之上也是得不到好的收成,這兩淮地方在南宋之前是不遜於江南的好地方,地處南北要津,京杭運河於其間穿梭而過,漁米之鄉加上運輸便給,地方想不富裕也難。南宋之後,雖然還是水道縱橫,大片平原,收成卻是相比江南差的遠了,只有揚州,淮安這些有鹽業和漕運兩塊支撐的府州城市還算保持著相對的繁華,就算如此,揚州和淮安也是遠不及江南富裕了。
雲梯關這裡也是水道縱橫,多條大河在這裡匯聚出海,出海口這裡洪水倒並不常見,但海邊有大片溼地,河水和海水衝涮之下,水量足,排水不暢,地下水位高,長期浸潤使水中的鹽份堆積在了泥土之中,於是形成了大片的鹽鹼地。
眾人行走
《謀明全本小說下載》 第五十五章 路旁(第1/2頁),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