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十章 燧發 (第1/2頁)
淡墨青衫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筆趣閣小說www.biqugexsw.tw),接著再看更方便。
“此物主要是想用在陰雨大風天氣,一旦下雨或大風,火門中引藥容易潮溼或是被風吹散,若與敵交戰時間久了未進入射位,則火繩可能燃燒乾淨,到時候敵人突襲過來又得重新夾上火繩,這是鳥銃的不便處。但這自生銃槍管短小,射距太近,威力又小,而且關鍵是簧片鬆了打不著火星,或是火星太小引不著引藥,太重了扳動時極為費力,用力太多在扳機上,就很難拿穩火銃瞄準射擊,這一銃打出去尚不知道去了哪裡。打的近,威力小,擊發難,十銃裡有五六銃打不響,打響了也打歪了,這銃營兵俱不愛用……其實所有營兵俱不喜用火銃,工部所制火銃多是粗製濫造,打三銃就可能爆膛傷了自己,加上火繩燃燒,所有營兵打放時都喜歡遠離肩膀臉頰,這樣一打出去就難抵回震之力,打歪了打放到半空去的比比皆是,加上練兵時不出心,無人理會也捨不得硝磺子藥,臨陣時敵人一衝便胡亂打放,在登州一役時李九成等人用騎兵一衝,鎮兵便胡亂放槍,就算是有西夷教官喝止也是無用……這還是練過的鎮兵,沒練過的怕是都未必打放成功……”
沈永嘆了口氣,當年的登州之亂半個山東都糜爛了,登萊兩府和青州等地都受騷擾,孫元化主持練兵鑄炮,登州鎮正走在純火器化的路上,但面對東江的殘部,只要以少量精銳騎兵在兩翼一衝,整個登州鎮的營兵就是亂了營,火銃發出爆豆般的響聲,白煙和火光此起彼伏,但沒有統一指揮,也沒有放近了敵兵再打,面對敵騎壓迫佇列一團混亂胡亂放銃,根本就不是東江鎮兵的對手。
這也使得沈永對火銃毫無好感,當然他不能在閔元啟面前表露情緒,畢竟看的出來試百戶現在情緒頗高。
在沈永看來,不管是東江鎮兵還是擊敗東江兵的遼鎮兵,講的就是甲堅兵利,兩邊都有相當出色的騎兵家丁,遇陣靠著披甲騎兵擾亂敵陣,不停跑動射箭,亂敵陣腳,然後一擁而上,以騎兵破陣,東江兵其實相當兇悍,畢竟是在敵後堅持多年面對女真壓力,經過無數戰事和飢餓活下來的遼民餘燼。但他們面對的遼鎮兵馬披甲更多,騎兵更多,戰馬更多,這樣的不對稱下幾次野戰東江兵俱不是對手,就算如此,李九成耿精忠孔有德等人還是搶到大量物資,裹挾著登鎮幾處營兵和水師,最終從登州水關下海逃走時有一萬七千餘人,比起他們起兵時人數還增加了不少。這些人逃到遼東便投降了後金,因為帶著鑄炮技師和水營,加上人數眾多,皇太極迎出瀋陽幾十裡,和孔有德等人行抱見禮,雙方其實有血海深仇,但在愚蠢的以文制武和壓制軍人的習慣之下,加上客兵和本地人的矛盾激化,還有袁崇煥殺毛文龍的積怨在前,最終使得孔有德等人歸附投降,成了滿清的三順王。
沈永對騎兵的威力記憶猶新,他們在逃亡路上也最恐懼騎兵傳來的馬蹄聲,只要每一次聽到就是血色無邊的殺戮,那些東江兵窮兇極惡,殺人和吃飯喝水一般正常,那些人都在皮島等地捱過餓,在寬甸鑽過老林子,和熊瞎子加上拳頭大的蚊子一起,再和女真人在密林裡纏鬥,早年前還要去遼中地方破襲,下毒,綁人,這麼多年下來親人好友幾乎死乾淨了,自己也是在死人堆裡苟活下來。這些人不僅不把別人的性命當一回事,便是自己性命也是無所謂,逃民被這些人抓著就很難活下來,只有少數青壯能被留下性命,留在營裡當奴隸苦力。
東江騎兵如此,便是後來趕過來平亂的遼鎮騎兵也是一樣軍紀敗壞,抓到逃民便是殺戮和搶掠,這些客兵根本不將本地人當人來看。
沈永從廢墟和屍堆裡逃生出來,過往經歷就象是擺脫不了的惡夢,他希望能儘快結束現在手頭的差使,按試百戶的要求趕緊製造鐵甲和頭盔,用蘇鋼打造長槍和戚刀,使眼前這些旗軍的武裝能夠換代。
這幾百人若真的裝備齊全,就算是一兩千營兵過來也奈何不得,加上地方偏遠,不值得動用大兵,沈永認為只要沒有過萬大軍到這海邊,尋常小股軍馬,不管是官兵還是流寇都不會對這裡的防禦有什麼威脅。
亂世之中,能有這樣的地方託庇安全,加上還有充足的糧食每日下發,一家人不愁吃穿,沈永對閔元啟自是忠心耿耿,看出閔元啟對自生銃有興趣後,便是顧不得忌諱,直接提醒此物並不實用。
聽了沈永的話,閔元啟不乏失望,當下點了點頭,沉聲道:“我知道了。”
閔元啟確實是對自生銃相當感興趣,他在大明的各種兵書裡看到了多種火器的介紹,包括一窩蜂這樣的齊發火箭火器。和後人淺顯的認知不同,這些火器並不是做著好玩或好看,就是不折不扣的殺人利器。
以火箭
《謀明全本小說下載》 第八十章 燧發(第1/2頁),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