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足跡 永久書架

第38部分 (第1/4頁)

無組織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筆趣閣小說www.biqugexsw.tw),接著再看更方便。

“興許是油燈、蠟燭點著的呢?”蕭墨軒踮起腳尖想往南看,視線卻是被房屋擋的嚴嚴。

“不對。”孫千戶謹慎的搖了搖頭,“難保不是倭寇。”

“倭寇?”蕭墨軒又是一驚,“如果是倭寇,那就更要去了。”

“大人不可。”孫千戶被蕭墨軒的話嚇了一跳,“依在下看,還是先派個人去看一下,另外再派人守住鎮口,嚴防倭寇。”

“那灣底村離這裡有多遠?”蕭墨軒問道。

“約八里地。”孫千戶回道。

“八地裡,不管是倭寇也好,還是火災也好,這一來回怕是就要半個時辰了,哪還等得及。”蕭墨軒咬了咬嘴唇,無論是什麼事兒,自己遇見了卻還故意躲著,良心上怎麼也說不過去。

“大人一直呆在京師,怕是不知道倭寇的厲害。”孫千戶這時候也顧不上在家鄉父老面前丟人了,縮了縮腦袋,小心的說道。

“你不去,我去。”蕭墨軒本來還不算太激動,但見了孫千戶這副模樣,哪裡還像是東吳大帝的子孫,哪裡還像是朝廷養的兵。頓時怒從心起。一拍桌子,對蕭四喚道,“備馬。”

蕭四向來知道少爺的脾氣,若是橫勁上來了,誰也攔不住,應了一聲,就要向外面去牽馬。

得,您是大人,若是您有什麼萬一,咱腦袋也難保住,橫豎是個死。孫千戶心裡暗暗唸了一番,一跺腳,也扯開嗓子叫道,“兄弟們,丟下筷子先,跟大人去救火啦。”

灣底村外,官道上。

“戚將軍,前面起火了,好象是倭寇。”打頭計程車兵轉過身來,對著後面身著三品盔甲的將軍喊道。

這位身穿三品盔甲的將軍便是浙江都司參將戚繼光,昨天等蕭墨軒出發去富陽之後,譚綸便接到臨山衛明軍信報,說是有一夥倭寇約數十人,疑似往富陽方向竄去了。於是立刻命戚繼光提上五百精兵,火速趕往富陽。

“走。”戚繼光頓了下馬,從腰間抽出配劍來,一抖韁繩,又縱馬向前躍去。

灣底村裡,周牛山驚訝的瞪大了眼睛,吃驚看著一群官兵殺了進來。

這群士兵進了村子以後並不急著揮刀直上,而是以五人為一組,站列開來。一名手執狼筅計程車站在最前面,後面跟著的是長矛手,長矛手身邊又護著短刀手,左右兩邊又各有一名士兵手執大盾護衛側翼。

這個陣勢叫做三才陣,是戚大將軍近日剛琢磨出來的幾個陣法中的一個,最適合在狹窄的地方和追擊敵人的時候用。琢磨出來以後還沒有用過,正好遇上了這麼一夥倭寇,便拿了他們做試驗品。

龜田次郎帶著的這群倭寇,也沒想到明軍會來的這麼快,吃了一驚以後,立刻丟下手裡的財物,掄起刀也迎了上去。

這群倭寇並不是新倭,也不是沒有遇見過明軍。所以雖然看到眼前的明軍人多勢眾,卻還想著能和以前一樣衝砍一陣,殺出條路來。

明朝中後期的倭寇之所以能夠橫行東南,明軍軍治鬆懈自然是一個原因,還一個重要的原因便在於倭寇手中的刀。

倭刀,是以唐刀為原型發展起來的一種砍刀,長短並不侷限,一般的倭寇身上一般也都佩上長短各一把,長刀用來砍削,短刀用來刺劈。倭刀的最厲害之處在於採用了從中國唐代流傳下來的包鋼技術,用這種技術打造出來的刀具鋒利無比,唯一的缺點是成本太高,當年差點沒把大唐朝也弄的破產。所以到了明朝,軍備上很少用到包鋼的武器。

明軍常備的武器是木柄的矛,長矛適合大規模野戰,但是小規模的混戰中,長矛的木柄往往被倭寇手中的砍刀削斷,從而落了下風,死傷極重。

不過,今天這幫倭寇遇見的明軍,並不是往日那種清一色的長矛隊。

當先一把狼筅,伸出五米開外,械首尖銳如槍頭,械端有數層多刃形附枝,呈節密枝堅狀,附枝最短的也有好幾寸。杆身用沸油浸泡過的竹竿所制,即使是倭刀,也難以砍斷。陣中的短刀手,執的是厚背大刀,倭寇手裡的倭刀和這種厚背大刀相磕,一碰即斷。

當先衝過去的一批倭寇,還沒衝到明軍身邊就被狼筅絆倒,一邊的長矛手毫不留情的狠狠刺下。有幾個比較靈活的倭寇好不容易躲過了狼筅,貼了上去,卻被盾牌死死抵住,盾牌手身後的短刀手閃出身來就是一刀。

幾乎就在瞬間,已經有上十名倭寇倒在了血泊當中,而對面的明軍卻是,毫髮未傷。

這一場陣勢不但嚇壞了這一幫倭寇,也嚇壞了周牛山這批打手。

“跑啊

《大明首輔下載txt》 第38部分(第1/4頁),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