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1章 八百藍袍驚世人(一) (第1/2頁)
餘萬篇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筆趣閣小說www.biqugexsw.tw),接著再看更方便。
待到春花綻放時,李承天結束了忙碌的政務生涯,第一批京華學子將在新唐歷四年五月初六,也就是今天,結束課業,作為他們兩年多以來的先生,今日必須到場。
“諸位,你們跟著作甚?這是我學府內部的事情!”李承天看著身後大小官員很是頭痛,基本到齊了。
李崇義哈哈直笑“二哥,這可不止是你學府的事情了,學府中學子八百人結束課業,除了王玄策等一十七人提前入了各部意外,其他人都還沒個著落呢,我們當然要爭取一下。”
甚至連軍部也來了人,蘇烈打頭,程處默相伴。
李承天知道,如今人才雖多,奈何需求更多,京土和姚州等地已經實現了城池自我發展,而瀚海道、青海道以及雲南道(濮部)只有部分城池達到標準,剩餘新城一十三座還是百廢待興。那麼新唐總共有多少城池呢?據案牘中記載,新唐自立國一來,控四道之地,城池一十六座,現如今,已經變成了二十九座。每座城中少則五萬人,多則數十萬人。
站在演講臺上,看著臺上八百藍袍學子(未結課著青袍)和馬上就要變成京華學子白袍三千人,心中豪情萬丈。這將是天下最高學府,是所有讀書人心中的聖地。一同來觀的,除了城中大小官員,還有學子父母、他國使者以及本國一些賓客,還有各城池書記,這幫子書記跑來此處的目的和城中官員一樣,都是來搶人的。
“諸位,安靜!”李承天透過話筒,徹底平復了現場的嘈雜之聲。
“各位同學,兩年半的時光轉瞬即逝,眼看著已經到了畢業的日子,在此我祝各位鵬程似錦,笑逐顏開。”
學子們頗為不捨,眼中淚光閃爍。
李承天淡笑“今日之離別,乃為我大唐萬世之根基,爾等苦學冥思不正是在等今天的到來嗎?但又有些,我希望各位銘記於心,為官,當為民請願;為將,當誓守國門;為民,當照顧鄉老;為商,當謹守本分!京華學府,只教做人,不教做事。莫要忘卻了,府訓!”
眾學子有感,齊聲開口“先生,吾等謹記,為人當身正行於天地,以綿薄之力扛起應有之責。百姓苦,吾等亦苦,百姓怒,吾等亦怒,唯有百姓安樂,方可稱天下太平!”這便是京華學府的府訓,天下太平,然後骨子裡,卻個個都是戰爭狂,想為大唐開疆拓土。
“吳啟、陳堯木、衛苒青、......”沒念一個名字,都會站出一個人,當出列二十人的時候,李承天笑著問道:“可願留府,為我學府師長?”
二十名學子躬身行禮“自所願耳!”李承天不能再留在這裡了,總要找些教師來授課,有誰會比這從中畢業的學子還要好呢?
餘下七百多人雖是羨慕,卻不妒忌,因為他們各有各的想法。
李承天隨後開始點名,學子們紛紛登臺,李承天為他們帶上學子帽別上學府胸針,並擁抱每一個人。對他來說,這些都是自己的親人,每個人他都能點出名字,每個人,都是新唐未來的驕傲。
很多人因此泣不成聲,抱著李承天不願鬆手,或許在此時,他們才明白自己有多愛戴這位經常見不到人的先生。雖然授課頗為古怪,但從中學到的東西,足夠他們一生所用。
接下來,就是各部處以及各城池書記的表演時間了,紛紛上臺發言講話,爭得這幫學子的嚮往之情。這也就是所謂的供求關係,學子對官員有利,但數量太少,從而形成了這般情形。
王玄策率先出列,去了秦瓊身旁“部長,我來了。”五個字重若千斤,因為他知道,他將是唯一一位,剛上任就是部長職位的學子。
秦瓊笑著點頭,抓著王玄策的手不放,對於這孩子,他是喜愛到心裡去了。秦懷英曾笑言,玄策乃我三弟,便足以證明,他與秦家的關係密切。
秦懷道遠遠向自己長兄和老父報以歉禮,徑直走向那位最遠城池的書記,看他滿臉苦澀就知道,那座城新建許久尚屬於未開發地段。
“京華學子秦懷道,見過大人,不知您如何稱呼,可是安南城書記?”
安南城,位於雲南道與南詔國相交之處,因地處戰略要道,城中人口十分稀少,這也是至今都未有發展的真正原因。
那名書記,臉色一驚,書院排名第三,秦懷道!
第一是王玄策,第二是陳堯木,這個是他們內部的排名,同時也代表其學問的長短。
“某正是安南城書記楊虎,公子可真是京華秦懷道?”話出口後愧意生,趕忙致歉“楊某未曾讀過書,話中略有不敬,望公子海涵。”
《大唐科技城》 第181章 八百藍袍驚世人(一)(第1/2頁),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