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二十三章 重合 (第1/1頁)
岸易通易岸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筆趣閣小說www.biqugexsw.tw),接著再看更方便。
"愛書網"網站訪問地址為
幾年來,朱友康與何海雲是第一次重逢,他們有談不完的話題,不知不覺中,已經到了中午。
原本何海雲來到這裡打算多看看,因為從大坡來之後,大致向廟群裡面環視了一圈兒,和她原來在這裡工作時相比,也沒有發現有什麼大的變化。
所以,正好遇了昔日的情人朱友康,說起話來,也就沒完沒了了。
“海雲,你今天來的正好。咱們去扁鵲廟那裡吃飯吧。”
朱友康說的扁鵲廟,其實就是何海雲原來看過的地方,趙中醫要挽留他們夫婦吃飯,被他們倆拒絕了,那是不能再去的地方了。
但是,她又不好這麼跟友康明說。
所以,她跟張峰交換了一下意見,最後還是留在石腦中學的食堂裡吃飯。
可是,對於朱友康來說,自己昔日的情人,這麼多年沒有見面,他覺得吃食堂太寒酸了。
堅持一定要去飯店吃,何海雲厲聲說道:“你非要去飯店的話,那我們就走人了!”
朱友康不懂得他們是什麼意思,又不好多問。
於是,朱友康想了一個折中的辦法。
他把食堂管理員小劉叫來,請他到石腦村東邊的飯店裡,炒幾道拿手的飯菜,順便再帶來幾瓶飲料和一瓶酒。
這個過程,何海雲夫婦沒有說話,說明他們倆已經默許朱友康這麼做了。
小劉很快領了校長的指令出發了。
“咱們趁著做飯這個時間,到廟群裡看看去吧,友康?”
何海雲看小劉去了,距離開飯還有些時間,就提議去廟群裡看看。
“好啊,我們正好利用這個空檔兒,走走看看。”
朱友康接過何海雲的話,跟他們倆向外邊走去。
何海雲像是旅遊的嚮導一樣,一邊走,一邊向友康和張峰介紹廟群裡的情景:
“古人之所以把廟群選址在石腦峰山下,群嶺中央,是有原因的。背靠北山,東西嶺左右相扶,石腦河由廟前環繞流過,背山面水,負陰抱陽,這是山水風水的需要。
正前方有矮山與廟門隔河相望,是為天然屏障。這裡的山嶺呈圓渾敦厚之勢,河水有娟秀嬌豔之態,既見俊秀景緻,又顯莊重肅穆,立地條件非常優越。
那麼,這裡自古以來就成了避暑遊覽的一大勝地,全國各地的遊客紛至沓來。
bq廟坐北朝南,依山勢而建,形成了自然景觀。
這裡的建築,氣勢雄偉,殿堂層疊,由前至後逐漸升起,總佔地面積超過70畝地。”
當年何海雲曾經見到過父親何樹坤手裡拿著的,bq廟群古建築原圖。
所以,對於她來說,記憶尤其深刻。她接著繼續一邊走著,一邊介紹道:
“我從前看到父親那裡的圖紙,是一個宏大的廟群,而目前保留下來的,只有一個大殿和兩三個小廟。
在那一次大火燒燬之後,除了復原了這座大殿之外,又在大殿後面復原了一個財神殿。
原來原圖安排,這裡沿中軸線由南向北,把整個廟群分成東西兩半。東西又各自建築了不同建築。
這些建築風格各異,形式多樣,有的重簷密廡,金碧輝煌,顯得富麗堂皇。有的磚雕石砌,造型別致,凸顯古樸大方。
再加殿內形態逼真,栩栩如生的泥塑、石雕、銅鑄等神像,把不同建築、神秘雕塑和彩繪美圖完美地結合在一起,使得整座廟宇形成了一座藝術的殿堂。”
朱友康跟張峰聽得入迷,很佩服何海雲的記憶和想象。
朱友康想,自己在這裡幹了三四年的工作,竟然對何海雲所描述的內容,知之甚少,自感慚愧,自感不如。
因此,他從內心裡佩服何海雲。
他
《蓬州古城繪畫文案》 第三百二十三章 重合(第1/1頁),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