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八章 天價彩禮 (第1/2頁)
林家龍女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筆趣閣小說www.biqugexsw.tw),接著再看更方便。
李象聽明白了李世民的意思,表面上是在問這場糊塗案子,實際上老李的核心目標指向的是世家門閥。
而這個博陵崔氏,和他阿翁李世民也頗有淵源。
四年前,也就是貞觀十二年修訂《氏族志》的時候,修訂人員竟公然將博陵崔氏列為第一等。李世民看後,很是不滿。他指出:山東士族“世代衰微,全無冠蓋”,而靠以婚姻得財,“不解人間何為重之?”
於是他命高士廉等重新刊定,並指示“不須論數世以前,止取今日官爵高下作等級”。重新列皇族李氏為第一等,皇后家族長孫氏為第二等。
即便是經過歷代皇帝打壓,世族門閥仍舊在大唐佔據著絕大多數的政治資源。
就算是有了科舉,也無法撼動世家的地位分毫。在唐德宗興元元年至唐僖宗乾符二年的九十二年裡,其中有兩年停了科舉,在剩餘的九十年中,范陽盧氏考中進士科者足足有116人,而進士科以外的科目還沒算入在內。
僅僅是范陽盧氏一家便已經如此,更何況像他們家這個級別的還有六家。
門第高,自然人氣就旺。唐高宗時期的宰相薛元超曾經感慨,人生三大恨之一,便有沒能夠娶五姓女這一條。
到了中晚唐時期,唐文宗欲以公主下嫁世族時,猶感慨地說:“民間脩婚姻,不計官品,而上閥閱,我家兩百年天子,顧不及崔、盧耶!”
真正摧毀世家門閥,終結了這種上攀門第的風氣,避免華夏催生出如印度一般的特色種姓制度的,還得是黃巢。
“那鉅富出了多少錢,竟然令這博陵崔氏的遠房不顧顏面?”李象一臉好奇地問道。
李世民放下筷子,嘆氣說道:“五萬貫,足足五萬貫啊!”
別說是那博陵崔氏遠房了,就他老李也覺得這錢不少了。
君不見因為三萬貫,御史們就能打了雞血一樣去彈劾李承乾鋪張浪費。
末了,老李恨恨補充一句:“就算是天家嫁女,也未曾收過五萬貫的聘禮啊!”
“阿翁自然是與那些個世族不同,”李象立刻說起甜話拍馬屁:“阿翁對待每一位姑姑,都是如同珍寶一般,怎會是像那些世族一般視若賺錢的財貨?”
“更何況阿翁每次嫁出姑姑時,必然要陪送上比聘禮更為豐厚的陪嫁,這不更是襯托了阿翁的高大,以及那些個門閥的矮小?”
這也就是在大唐,不然的話門閥非得被打成物化……不對,收錢的事兒,對於那些個精緻利己的“媎妹”們來說,怎能說是物化呢?
好歹五姓女還能帶來門第的榮耀。
聽到李象這熨帖的話語,李世民老懷大慰地笑道:“還是象兒知我,哈哈哈……”
又看向李明達道:“若是將來兕子出嫁時,阿耶必然給你準備比長樂更加豐厚的嫁妝。”
李明達聽到這句話,低下頭訥訥地說道:“我才不要出嫁,我要永遠陪著阿耶。”
李世民沒說話,嘆了口氣,伸手在李明達的頭上揉揉。
女兒的身子不好,他又何嘗不知道?
希望孫神醫有辦法吧。
見場面有點傷感,李象便出言轉移話題道:“既然那崔氏已經許下前一家,自然是沒有一女二許的道理,事情畢竟要講一個先來後到,價高者得算是什麼道理?”
“只是經過這等事情一鬧,怕是這崔家的女兒……”
“象兒想多了,那五姓女何等榮耀。”李世民酸溜溜地吐槽道:“就算是再嫁,仍然會有人趨之若鶩,把他們家的門檻都踏平!”
李象笑了。
“象兒何故發笑?”
“阿翁所患者,不過世家門閥勢大耳。”李象笑得十分像諸葛亮,就差一柄鵝毛羽扇輕搖:“孫兒有一計,定能限制那世家門閥勢力!”
“你一介孩童,能有什麼好辦法?”李世民瞥了李象一眼。
嘿,你這老登……
李象深吸一口氣,反駁道:“阿翁休要小看人,孔子都說後生可畏,您怎麼能因為年紀而小看孫兒?”
一旁的李明達掩嘴輕笑,一雙大眼睛笑得彎彎的,亮晶晶地看著李象。
“象兒所言,言之有理,阿耶……”
寶貝女兒都發話了,李世民還能怎麼辦呢?
“你說吧。”
聽得出來,老李的語氣有些無奈。
李象抬頭問道:“阿翁可有璽印在旁?”
“王德,去將案几上的玉璽拿來。”
《大唐好聖孫 小說》 第三十八章 天價彩禮(第1/2頁),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