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足跡 永久書架

第二五八章 祖宗成法我來改 (第1/2頁)

三戒大師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筆趣閣小說www.biqugexsw.tw),接著再看更方便。

父可敵國正文卷第二五八章祖宗成法我來改老六跟老劉一直在琢磨著,到底該怎麼救大明? 有人可能會覺得,兩百多年後的事情,他們鞭長莫及,有心也操不了那麼遠。 但其實是能管得著的,因為四個字——祖宗成法。 大明計程車大夫就是用這是四個字,把後世的皇帝逼尿了的。嗣君們只能在洪武皇帝定下的規矩中,帶著鐐銬起舞,難以越雷池半步。 最簡單的例子還是四個字——免死鐵券。 這玩意兒在朱老闆這,說不好使就不好使,完全沒有保命效果。 但到了後世皇帝那就牛逼了,它是真能免死。憑著這玩意兒,兩百多年間,勳貴們的不肖子孫胡作非為,就真沒被砍過頭。 因為這玩意兒是皇帝祖宗發的。後世的皇帝不能公然違背祖宗的意志,那是他權力來源,統治的合法性所在。誰敢開這種玩笑? 偏生朱老闆又是個設定狂,給他的子孫、臣民、朝廷、軍隊,定下了無數的條條框框。毫不誇張的說,大明之後兩百多年,基本就是在他定下的框架中執行。 這套祖宗成法不能說不成功,因為它讓大明平穩運轉了兩百多年。但糟糕也是真糟糕,大明日後的各種弊端,乃至亡國的原因,基本也都來源自於此。 君以此興,必以此亡。用在大明和這套祖宗成法上,實在合適不過了。 而現在,朱老闆還沒寫他的《皇明祖訓》,祖宗成法還沒形成呢。這時候設法推動朱老闆,制定更合理的法律制度,廢除那些貽害無窮的弊政,讓祖宗成法變得更合理,就是師徒倆眼下最該做的事情。 ~~ “當然是讓戶部真正的掌管全國錢糧收支了。”於是,老六便不假思索道:“各州縣的稅收要如數上繳朝廷,由中央統一分配,嚴格執行收支兩條線,不許坐收坐支了。” “這需要很大的動作啊……”太子沉吟半晌,苦笑道:“這已經超出我的能力範圍了,而父皇,一直很得意他制定的這套就近供給、不擾百姓的體例呢。他老人家認定的事情,九頭牛都拉不回來的。” “其實是有法子的。我養過牛我知道,你順著它來,它就聽你的。”朱楨給朱標出主意道。 “臭小子,怎麼說父皇呢?他跟牛一樣啊?”太子敲他腦袋一下,說完自己也笑了。“好像還真差不多。好吧,你繼續說。” “父皇廢行省、權分三司,說白了還是為了加強中央集權,對吧?”老六便問道。 “對。”太子點頭。 “那任何將財權向中央集中的法子,父皇都不會反感吧?”老六又問道。 “嗯。”太子繼續點頭。“不會的。” “那為什麼不趁這次地方權力重組,向地方派出戶部官員,直接接管地方的官倉官庫呢?”老六接著道: “當然,直接接管縣一級的倉儲太不現實,可以先折中一下,把稅糧從縣裡解送到省裡嘛,這樣戶部只需要派出十二個工作組,就可以實現中央直接管理各省的倉儲。” “嗯。”太子眼前一亮,追問道:“伱方才說,收支兩條線。現在收我知道了,又該如何支出呢?” “奏銷制。”老六沉聲道:“父皇不是設立了布政使司,管理各省的財政嗎?正好由他們集中向戶部進行奏銷。” “奏銷?”太子感覺自己像是個小學生,被開啟了新世界的大門。 “就是向朝廷奏報開支,由朝廷稽核後,從各省賬目中,登出掉相應的數額。”朱楨解釋道: “日常開銷可以按年度奏銷,年初預算,年底決算即可。若有戰事或者大工,亦可隨事奏銷,這樣並不麻煩,便可以掌握各省的實際財政狀況,進而在各省之間酌盈濟虛,移緩就急,保持國家整體財政的平衡。” “若能奏效,那各省財權也為朝廷掌控,”太子怦然心動道:“朝廷能調動的財力,怕是要十倍於眼下!” “沒錯。”朱楨笑眯眯的問道:“大哥覺得,這對父皇的誘惑大嗎?” “大,太大了。”太子重重點頭道:“而且在現有的制度上改進即可,不必推倒重來!父皇接受起來,就容易多了。” “那當然。”朱楨笑著點頭。 明朝的財政收入本來是不少的,尤其是隆慶開關以後,天下三分之二的白銀湧入大明,可惜一直無法為中央所用,三大徵掏空了國庫後,直接沒錢打建奴。 就是因為沒有一套統一的財政制度,朝廷沒法在各省之間酌盈濟虛,移緩就急。只能一味的壓榨北方農民,結果被農民起義推翻。 其實朱楨這套奏銷法,就是崇禎末年被逼出來的。這一套如果搞起來,就能建立統一的財政制度,朝廷想用多少,就有多少錢,砸都能砸死野豬皮。 可惜那時候國家機器已經爛透了,這套制度還沒來得及發揮作用,大明就噶了。結果便宜了滿清,讓他們能用極少的人口,統治偌大的中國…… 無論如何,建立統一的財政制度,都是國家強盛的必由之路。奏銷法至少比他爹那套近似於無的財政制度,至少先進兩百年,而且不會水土不服。 所以朱楨

《父可敵國流初筆趣閣免費閱讀》 第二五八章 祖宗成法我來改(第1/2頁),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