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足跡 永久書架

第30部分 (第1/4頁)

指環王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筆趣閣小說www.biqugexsw.tw),接著再看更方便。

一如所料,“巴西環球報”十分爽快地就點頭答應了這個提案,但是哈維爾的提案卻直接就被“紐約時報”拒絕了。

一沒有發生肢體衝突,二沒有出現真正綁架,三劇組沒有任何噱頭看點,這幾乎只能算是“一個美國劇組在片場與當地居民發成摩擦”的小事件,不要說“紐約時報”了,就連一些普通報紙都不願意刊登。

哈維爾的直屬編輯乾脆利落地說到,“沒有流血事件發生之前,就不要妄想了。”

走投無路的情況之下,哈維爾又提出了透過部落格進行報道的提案,可惜的是還是被槍斃了,直屬編輯給出的回答是,“你自己寫著玩可以,掛‘紐約時報’外派記者的名號也是允許的,想要報紙幫你宣傳或者是刊登之類的,那是不可能的。”

哈維爾一度已經決定要放棄了——這是一個註定無法刊登的專題,這是一個沒有任何收入的自主行為,這是一個看不到結果的死衚衕。哈維爾不是剛剛出社會的愣頭青,他不喜歡做白日夢。

可是,哈維爾腦海裡又再一次浮現起蘭斯那雙攝人心魄的眸子,他有種奇怪的直覺,類似於記者的新聞直覺,又類似於神秘的第六感,他覺得自己應該撰寫這個專題。因為即使他不寫這個專題,他手頭上目前也沒有其他工作。

躊躇猶豫的最後,哈維爾做出了改變他職業生涯最重要的一個決定:開通部落格,無償撰寫“上帝之城”的拍攝日記。

不過,伴隨著時間的推進,哈維爾和馬丁的報道方向卻發生了改變。

馬丁還是按照原計劃,逐漸深入劇組、深入貧民窟,透過劇組的拍攝,一點一點展露上帝之城的真實面貌,讓人們可以有機會去了解這裡的真實生活。“巴西環球報”為馬丁開了一個專欄,不僅僅侷限於上帝之城,里約熱內盧附近幾個大型貧民窟,馬丁的腳步都開始逐漸探訪。這個專欄大受歡迎,引發了巴西國內的熱烈討論,這讓“巴西環球報”的銷量節節攀升,最近兩週時間以來,長時間佔據了巴西國內報紙銷量冠軍的寶座。

哈維爾卻發現,巴西貧民窟的生活對於北美來說沒有吸引力,因為這是兩個世界,他的報道開始逐漸朝“上帝之城”劇組的拍攝程序發展,著重體現出劇組在這裡拍攝的情況和過程。一開始,哈維爾更多是以記者的視角去報道、去闡述;但很快,哈維爾就改變了角度,他更多是以一個普通旁觀者的視角,去觀察、去體驗、去記錄。

這是哈維爾多年以來,第一次離開了“記者”的身份,真正去享受報道真實、記錄事實的快樂,這讓他恍惚之間又回到了大學時光。

哈維爾的這一舉動意外地為部落格吸引了目光,不僅因為哈維爾逐漸揭開了電影劇組的神秘面紗,還因為哈維爾徹底融入了“上帝之城”劇組,與這個獨立劇組深入到貧民窟、深入到當地居民的生活,面對困難、迎接挑戰、處理危機,展現出了“上帝之城”劇組內外的所有風采,還有巴西的異域風情。出人意料的是,巴西貧民窟的生活也逐漸贏得了更多人矚目的視線。

在最開始的三天時間裡,哈維爾的部落格是沒有任何訪客的;在前十天,也僅僅只有數百人而已,冷清地幾乎像是真正的日記——只有哈維爾自己和自己對話。但伴隨著時間的推進,部落格的瀏覽人數開始增多,在最近五天時間內迎來了大爆發,目前瀏覽量已經超過了一百萬,這就是網際網路時代的奇蹟。

特別是三天前,為了紀念九一一事件,哈維爾專門撰稿表示了紀念,那篇日誌洋洋灑灑寫了一萬多字。這也是哈維爾第一次真正深入“上帝之城”這部作品的靈魂,去探討這片貧民窟存在的問題,以及世界貧窮落後所導致的犯罪。他將自己一個月以來的見聞,自己對原著小說和改編電影的看法,以及和蘭斯接觸過程中的感觸,全部都表達了出來。

僅僅是這一篇博文,在三天時間內就贏得了二十萬的閱讀量。著實驚人!

更為誇張的是,伴隨著哈維爾部落格的強勢崛起,“上帝之城”這部還在拍攝之中的作品就已經成為了熱議話題。“神之城”原著小說在短短兩週之內銷量就上升了十三萬本,成功地躋身到各大書店銷量榜單的前十名行列;而“上帝之城”的討論熱度、期待熱度都已經遠遠超出預期,“舊金山紀事報”的報道已經算是落伍了,有一些電臺節目在直播過程中,早就對這部作品展開了討論。

這在網際網路出現以前,絕對是難以想象的結果!

“今天上午出發之前,我的編輯來電話了。”哈維爾把膝上型電腦放好,轉頭看向了馬丁。馬丁愣了愣,似乎已經

《電影巨鱷2》 第30部分(第1/4頁),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