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2章 一竅通百竅 (第1/2頁)
隨便老哥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筆趣閣小說www.biqugexsw.tw),接著再看更方便。
孫子曰:兵者,國之大事,死生之地,存亡之道,不可不察也。 故經之以五事,校之以計,而索其情:一曰道,二曰天,三曰地,四曰將,五曰法。 劉啟聽著耳畔江水的輕聲呢喃,腦子裡像過電影一般浮現了《孫子兵法》的開篇。 孫子和韓信兵法,這是他直到如今都始終放在案頭的書。 這兩本書不是那麼容易就能讀懂的,就算是能讀懂,也不是那麼容易就能加以運用的。 就像此刻,劉啟才真正的把《孫子兵法》和赤壁之戰貫穿起來。 孫子說,戰爭是一個國家的頭等大事,關係到軍民的生死,國家的存亡,是不能不慎重周密的觀察、分析、研究的。 他將一場戰爭勝負的關鍵分作了五個關鍵要素,道、天、地、將、法。 道者,令民與上同意,可與之死,可與之生,而不危也; 在這一點上,曹操是優於孫權的。 因為到如今江東尚有不同的聲音在掣肘著孫權的腳步,他所能動用的兵力遠未到極限。 天者,陰陽、寒暑、時制也; 但論天時地利,則孫權佔據了絕對的優勢。 有長江天險在前,又基本算是主場作戰,孫權在這一點上的優勢幾乎是碾壓的。 哪怕劉啟已經早早的透露了火燒赤壁這件事,可曹操大概到現在還沒有搞清楚風向的事情。 這看似簡單的一件事情,若沒有經過細細的研究,是絕對無法掌握其中的規律的。 雲夢澤的風向變幻,大概就連當地人都是懵的。 恐怕沒一個人能算得準明天會刮什麼風。 而地者,遠近、險易、廣狹、死生也; 在這一點上,曹操又沒有佔優勢。 北軍跋涉而來,雖兵力龐大,但不通水性,不適地方環境。 不過,曹操現在擺出的是防守姿態,倒是基本上拉平上這一點上的影響。 只要不主動出擊,他就不吃地不利的虧。 至於最後的兩點,將與法,將者,智、信、仁、勇、嚴也;法者,曲制、官道、主用也。 用將一事陸地作戰,曹操遠勝於孫權,水上水戰,孫權又遠勝於曹操。 法度則顯然是曹操更佔優勢。 而孫權主打的就是一個近臣的齊心合力。 把眼前這場戰事,對標上孫子的標準,劉啟的眼前忽然出現了像田忌賽馬一般無比清晰的佈局。主動出擊,曹操佔盡了劣勢,沿江固守,他又佔盡了優勢。 局勢一下非常的明朗了,哪怕這裡面有謀士的諸般謀劃,但謀也是以這些東西為基礎的。 劉啟搖頭笑了笑,真是一竅通而百竅通,看明白了風向,他也順勢看明白了這一場戰事。 以前他只是拿著答案在看題,雖然知道結果,但對於這道題的理解始終有些模糊,完全是拿著答案在往上硬套,現在他總算是明白了。 “府君可是想到了什麼決勝之關鍵?”一道有些慵懶的聲音忽然在身邊響起。 劉啟猛地扭頭,不禁被嚇了一跳。 程昱、文聘、黃忠、趙廬四個人像鬼一般就站在他身後一步開外。 “你們何時來的?怎不跟我言語一聲?”劉啟有些慍怒的問道。 此時天色已晚,這幾個傢伙黑乎乎,也就勉強能看清楚一張臉,真他娘怪嚇人的。 “來了好像差不多快有兩刻鐘了,府君臨江沉思,時而發笑,時而振奮輕喝,我等也不敢打擾。”程昱笑呵呵說道,“觀府君形色,所思所慮該是與此戰有關,而且應該已有了進展吧?” 劉啟未做隱瞞,點了點頭,“既然大家都來了,那便說說吧。” “還請府君示下。”程昱拱手,客氣說道。 “江夏必是江東與劉備的突破口,但究竟是哪一方用兵尚未可知。不過,劉備與孫權必然是兩線作戰,這一點,程將軍覺得我說的有錯嗎?”劉啟看向程昱問道。 這個老陰比自來到江夏之後,在很多的事情幾乎都是完全以劉啟為主。 但劉啟知道他心裡早已有了判斷,只是沒說而已。 程昱微微頷首,“劉備與孫權只是合盟用兵,自是各領一軍,各行其是。” “在這樣的前提下,我現在基本可以斷定,劉備欲取江夏,而且突破口便是魯肅今日之行。”劉啟沉聲說,“我今日故作高調,給孫權出了個難題,如果他們要取江夏,孫權大概會稍微折中一下來應付我的條件,屆時劉備的兵馬一定會出現在城外。” 文聘皺了皺眉頭,提出了自己的疑惑,“可是劉備才多少兵馬?江夏如今有駐軍近兩萬,且分屯三地,互為犄角。他就算用計進了石城,也是找死。” “不出意外,文聘將軍應該會被丞相徵調夏口一帶。”劉啟淡笑說道,“此事這幾日內應該會有結果,甚至有可能會是在明天,自那一場雪落之後,這幾天的天氣好像都挺好的是吧?” 文聘幾人的眉頭齊齊皺了皺,文聘問道:“劉府君,此事與天氣有何關係?” “這可大有文章,但容我先賣個關子,否則,我得跟很多人解釋,麻煩的很吶!”劉啟笑道,“我會向曹丞相修書一份,請文聘將軍假調軍,精銳兵馬悄然折返。屆時,還請文聘將軍注意
《三國之穿越赤壁之戰》 第112章 一竅通百竅(第1/2頁),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