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足跡 永久書架

第146章 馬氏五常 (第1/1頁)

隨便老哥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筆趣閣小說www.biqugexsw.tw),接著再看更方便。

劉啟的兵回來了。 雖有不同程度的折損,但他分出去的二十三路兵馬都回來了。 並沒有哪一路中途跑人,脫離軍伍。 在掃蕩了幾座營寨烽燧之後,劉啟發現這些江岸營寨最多百人,大多基本都是三、五十人。 所以他在西進的時候,把兵馬悉數以百人為單位,由各部都伯統率派遣了出去。 當兵馬漸漸在江心島匯聚之後,規模瞬間龐大了起來,舟船如林般環繞。 而前方那座塢堡依舊沒有任何的動靜,只有劇烈的犬吠聲此起彼伏的迴盪著。 “靠上去!” 劉啟在親自清點完各部將士,問了問他們各路的情況之後,下令進兵。 近百艘小舟載著將士們像是老鷹展開的羽翼,緩緩靠近了前方的塢堡。 抵近到跟前,劉啟這才看清了整個塢堡的情形。 這座塢堡的主人似乎是個善於防禦的,僅僅只是圍牆的一面竟然矗立著足足三座高達五層的箭樓。此刻箭樓裡面已經站滿了士卒,個個張弓搭箭對著他們的舟船。 “本將破虜將軍,江夏太守劉啟,不知此地之主能否賞個臉莊外一晤?”劉啟高聲喊道。 劉啟的話喊完沒多久,面前這座塢堡的大門就打了開來。 一行人從中走了出來,為首的是一個膚色紅潤,看起來有幾分倜儻之意的少年郎。 “請劉府君恕罪,若非府君自報家門,我差點將府君誤會成了水賊,實在慚愧。”那少年郎施施然拱手行了一禮,自我介紹道,“末學後進馬幼常拜見劉府君,我這便命人準備酒肉,請府君莊內一敘可好?” 劉啟眉頭輕蹙,馬幼常這名怎聽著好像有些耳熟。 三國這幫士人喜歡通字不通名,這是個絕對的惡習。 如果說名字,劉啟有名有姓的大部分還都知道,可他們要是介紹字,那基本上等於完犢子。 劉啟連孫權的字喚什麼其實都不知道。 但馬幼常這個名字真的非常耳熟,這傢伙一定是個在史書上佔據了一席之地的人物。 “你該不會在莊內設了伏兵吧?此地現在可是孫權治下,你待我不應該如此禮遇才對。”劉啟笑道,“我來貴地,不過是軍資匱乏,欲稍借一點糧草,不會做興兵劫掠之事,你沒必要緊張。” 那少年郎聞言哈哈笑了起來,“劉府君竟是如此生性謹慎的人嗎?” 他指了指劉啟周圍個個神色堅硬,目中帶著兇狠計程車卒,朗聲說道:“府君帶著如此虎狼之士,難道還擔心我這區區一個莊子嗎?” “小心才能駛得萬年船,我用兵一向謹慎。”劉啟不理會他的嘲諷,直接說道。 那少年郎頓了一下說道:“但既是劉府君至此,我理應盡地主之誼,犒勞府君的兵馬。我四兄數日前剛剛接到德操先生從江夏送來的書信,已收拾行囊奔石陽城去了。” “你兄長是何人?”劉啟頓時來了興趣,竟然如此湊巧,在這兒碰見了司馬徽相中的人。 “我兄馬季常。”馬幼常拱手說道。 “全名。”劉啟暗暗咬了咬後槽牙。 馬季常這名,他也聽著有點兒耳熟,但就是想不起來這傢伙到底是個誰。 “我四兄名喚馬良,字季常。”馬幼常淡笑說道,“我四兄既已受德操先生之邀去了石陽,想必日後應當會為府君效力,既如此,我在此地自然不能算是孫權的治下之民了。” 劉啟微微有些晃神,竟然是馬良,難怪聽著有些耳熟。 伯仲叔季少,那眼前這小子,是失了街亭的那小王八蛋馬謖? 好傢伙,好巧不巧的竟然在這裡把這小子給撞見了。難怪他剛剛看著這塢堡的營建頗具章法,這兄弟五人在整個三國中的位置尚且不說,但營建一座小小的塢堡自然是不在話下的。 劉啟還真不知道這兄弟幾人竟然是荊州人氏。 棄船上了岸,劉啟問道:“你兄長已經出發了?” “離去已有四日,想必此此時應該已經跨過長江,抵達石陽了。”馬謖臉上帶著誠懇的笑意衝劉啟拱了拱手,“此事當真是巧合之極,我四兄往投府君,我卻在此地守到了府君,和兄長相比,我似乎更具運氣。” “這倒的確是好運氣,也是我的好運氣。”劉啟哂笑說道。 其實他只是因為這戶塢堡白牆黛瓦,又箭樓高立才選上它的。 兩千餘兵馬十日的口糧並不是一個小數目,劉啟肯定得物色一個能拿得出手的。 在馬謖的帶領下,劉啟率軍進入塢堡。 這座塢堡佔地將近百畝,面積極為廣闊,兩千兵馬入內一點也不覺得擁擠。 “幼常祖上應該不就是就在江夏吧?”劉啟問道。 馬謖坦然說道:“我祖上在宜城,祖地如今也還在宜城,只是天下動盪,我兄弟五人合計了一番認為不可將家族基業繫於一處,這才在江南另置了別業,我大兄、次兄皆居祖地,守著祖業。” “三兄帶著我與四兄是在入秋時到的江南,如今三兄為鄂長鬍綜所召,替鄂縣處理一些公文諸事,四兄往投石陽,投效府君,此地就剩下我一人守著這點薄田家業。”這章沒有結束,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三國之穿越赤壁之戰》 第146章 馬氏五常(第1/1頁),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