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足跡 永久書架

第214章 照圖說話和農業 (第1/1頁)

隨便老哥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筆趣閣小說www.biqugexsw.tw),接著再看更方便。

其實徐老二把該想的東西早就已經想過了,包括他在接下來想做點什麼。 在劉啟說完那句話之後,他稍微沉默了一會兒就給出了自己的看法。 他神色無比肅穆的告訴劉啟,“主公,屯田一事首要的是開墾荒地,開挖溝渠,保證糧食的收成,並設法去提高糧食的收成。除此之外,卑職覺得可以藉機操練兵馬。” “屯田練兵?”劉啟有些愕然。 徐老二這個提議,倒是有些新鮮。 徐老二滿眼肅然,直勾勾的望著劉啟說道:“主公,鄉野之地雖多老幼,但也不乏青壯。這些人我們也應當深加運用,可以不用派遣他們遠征。但若有外敵,他們將會是一股不容忽視的守土力量。” “而且,卑職想著或許可以將土地和他們計程車氣牽扯起來,就如同府君在江夏所做的那般。讓百姓為了他們的土地而戰鬥,有功者可以獲得更多的東西。效仿秦制,令民以功為榮,有向戰之心。” 劉啟有些訝異,好嘛,這個小子這是想玩一把大的啊! 他這很明顯,顯然早就想的清清楚楚的了。 “你下次直接點,要是再跟勞資裝,我敲碎你的腦殼。”劉啟有些鬱悶的說道,“簡單直接點能說的事情,非要等我問了才肯說出來,你這毛病屬實不輕。” 徐老二訕訕笑道:“若不知主公的心意,這件事,卑職當真不太好提……” “有什麼難提的?我還能打殺了你不成。”劉啟被氣的輕哼了一聲,語氣微微頓了一下,這才說道,“你這個想法,我不但沒有任何意見,而且非常贊同,你若有本事儘可能的去鋪此事。” “若當真有全民向戰的哪一天,江夏必將成為令整個天下戰慄的存在!” 這點自信,劉啟覺得一點也不盲目,而是非常的有把握。 眼下,整個天下的主旋律就是一個字——亂。 若徐老二當真有本事將整個江夏用屯田穩步提升起來,做到全民向戰,全民以功為榮的地步,江夏可以說真的就站在這個時代的前沿了,這將是毫無疑問的。 蜀漢後期,諸葛亮就是用屯田來維繫著北伐。 而他當時所做的,和徐老二此刻所提及的,可差的太多了。 諸葛亮是屯田養根基,養自己北伐的資本,但徐老二現在所提及的卻是以屯田這件事,將百姓充分的調動起來,歸攏凝聚民心,並把民心轉變成欣欣向榮計程車氣。 這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 但若是當真能達到他所暢想的那個地步,江夏必然會因此而變得強大興盛起來。 “放手去做,我給你兜底!”劉啟重重說道。 被這傢伙這一番暢想說的,搞得他都有些心潮澎湃了。 徐老二起身長揖一禮,沉聲應了一聲喏。 “對了,提起這件事,我忽然想起一些東西來。”劉啟忽然說道,“去拿筆墨。” “喏。”徐老二應了一聲,輕提袍袖快步走進了房間。 過了沒一會兒,便左手捧著筆墨紙,右手抓著一塊巴掌大小的硯臺走了出來。 馬營在劉啟的面前支好了案几,又跟徐老二一起將紙張鋪平在了案上。 劉啟認真的回憶了一下,便筆走龍蛇。 很快一架步犁的草圖就在紙上呈現了出來。 這是劉啟按照自己小時候扛過的犁畫出來的。 只是他是北方人,這種人隨犁走的步犁在旱地的效率肯定比現在耕作方式要先進無數。 但他並不知道這個東西在南方這種水田到底適不適用,還得試過才知道。 在機械化普及之前,差不多剛好就是劉啟小時候這個時間段,他的家鄉普遍運用的就是這種耕作方式,漚肥、步犁翻地、耕種、收割、再翻地,這是一整套的流程。 在當時,正常的家庭都耕種有三、四十畝地左右的規模,捎帶手的還能搞一搞養殖,以及趁著農閒時候出去搞點兒小副業。這個現狀是當時非常普遍的一種現象,一直延續到劉啟上中學前後,機械化開始普及之後,土地才開始有了大規模流轉的情況。 照著自己小時候的樣子,給現在的農業籌備農具,雖然南北地域不同,但劉啟覺著多多少少肯定會比現在的耕作方式要先前。 先不說其他的,起碼鐵的農具,肯定就比木製的要好用無數倍。 “主公,這是犁?”徐老二有些驚訝的問道。 劉啟點了點頭,“一種步犁,上面套的是鐵製的鏵,也可以整片都用鐵製,這個分情況而定,你到時候親自下地看看哪個更有效率就用哪一種。” 這種步犁的學名到底叫什麼,其實劉啟都不知道,但他知道這玩意怎麼用的,又有那些零件。 小時候耕種過的經歷,讓他對這些隔三岔五就要摸一回的農具真是熟的不能再熟。 搞定了犁之後,劉啟又順手把鐵鍬、耙子、?頭、鎬等等在他小時候經常用到的農具悉數全部畫了一遍,不管這些東西在南方的土地上到底適不適用,但肯定會比當地百姓現在使用的要好。這章沒有結束,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三國之穿越赤壁之戰》 第214章 照圖說話和農業(第1/1頁),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