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八十章 鍾皓晴的安排 (第1/3頁)
維果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筆趣閣小說www.biqugexsw.tw),接著再看更方便。
聽到有客戶登門,王娜趕快起身將接待室收拾好,那邊方婷已經領著客戶上來了。
客戶是一位老先生,滿頭銀髮整理的一絲不亂,身上的穿著也很講究,只是精神有點萎靡,不過想想就能理解,不是遇到什麼難事,誰會來當東西?
這位老先生要當的是一件綠松石地的瀝粉五子登科樽,這也是一個稀奇玩意,造型很是奇特。
樽盛行於商周時代,是華夏古代的一種大中型盛酒器,長頸,敞口,多為圈足配圓腹或方腹,口徑比較大。商周時作為一款重要的禮器,因為使用的場合和儀式不同,因而造型也比較多樣。
商周時期的樽多為陶製、銅製,及至後代,則變成了瓷質品大行其事。
這件五子登科樽就是一件綠松石色為地的瓷質方樽,整體看起來像是兩個方形收腹的瓶子底挨底的對在了一起,瓶身上,繪有采用了瀝粉工藝描成的白色花邊紋路,最為奇特的是,瓶身上下還帶著五個捏塑的孩童。
這五個孩童均是穿著紫衣,神態生動,姿勢各異,非常的逼真,一看就是出自高手匠人之手。
瓶底,是青花雙列的六字款識,大清乾隆年制。
整個方樽造型規整嚴謹,綠松石釉釉色肥厚沉穩,瀝粉工藝運用嫻熟,一看就是一件大開門的寶貝。
看完東西,李逸給王娜打了個招呼,讓她趕快給王大川打電話。因為以這件東西的品相來看,上拍的話只是起拍價估計就能開到兩百萬。這麼貴重的東西,收不收,多少錢能收,根本就不是他一個才上班幾天的鑑定師所能決定的。
安排好之後。李逸和老先生聊了起來,他想了解一下這東西的傳承。
結果一聊才知道,不但東西。連這位老先生的來歷都頗為不凡。
這位老先生的父親當年曾經參加過國民革命軍發起的北伐戰爭,並在後期的抗日戰爭中歷任國民.黨軍某部營級、團級軍官。等到解放戰爭後期,更是以少將的身份被裹挾到了寶島,這件東西就是他在寶島生的兒子回大陸探親時送給老先生的禮物。
“當時他們敗的太快,我們還沒撤出縣城解放軍就進城了,結果沒想到這一別竟成了永別!十年前,政府找到了我們,說是有寶島的親戚一直在尋找我們,見了面才知道老爺子在那邊又結了婚。生了子,這件東西就是我那個同父異母的弟弟親手送給我的……”
說起往事,老先生一臉的感慨,
“現在孫子要出來創業,缺資金,找來找去家裡就這個還能值點錢,沒辦法,當了吧。”
老爺子輕輕的撫摸著瓷樽,一臉的不捨,這東西<script type="text/javascript">reads();</script>。雖然是一衣帶水的兄弟送的,可是現在為了他的寶貝孫子,什麼都顧不得了。
李逸陪著老先生感慨了一陣。試著問了一句,
“老爺子,我能問一句嗎?您孫子那邊究竟缺多少資金?”
老爺子一邊搖頭一邊伸出來兩根手指,
“200萬!”
一聽老爺子那邊竟然不多不少只缺200萬,李逸笑了,這還真是有備而來啊!這事往好了想,是老爺子怕吃虧,先找人看過了。要是往偏了想,只怕他剛才那番工夫都白瞎了。這哪兒是什麼寶島的親情樽,這分明就是個忽悠人的故事!
不管他願不願意相信。事情有90%的可能就是他往偏裡想的那種結果。
李逸之前聽別人轉述過不少收寶貝過程中遇到的故事,但這種親口當面給他講故事的還是第一次遇上。不由在心底細細的品了品,嘿,還真挺有意思。
不過,不管故事不故事,只要東西是真的就要奉為上賓,這是古董行收貨的金科玉律,至於價錢,能講到什麼程度那就要看你自己的水平了。
沒多大會,王大川就趕回了店裡,他先將李逸叫出來瞭解了一下情況,然後滿面笑容的推開了接待室的大門。
寒暄幾句,看過東西確實沒問題之後,王大川琢磨了一下,說道:
“王先生,東西確實是好東西,不過……您說的那個價格有點高,按照我們這邊的評估,這樽能典當的資金不超過150萬。”
王老爺子一聽,皺了皺眉頭,
“不瞞老弟,這件東西我也請朋友看過了,估價差不多都在200萬以上,您這個價格……”
兩人你來我往了一番,最後談到了180萬達成了協議。
送走王老,王大
《鑑寶大師範海洋》 第一百八十章 鍾皓晴的安排(第1/3頁),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