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3章 (第1/4頁)
關心則亂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筆趣閣小說www.biqugexsw.tw),接著再看更方便。
毫無頭緒的蒐證,看似大海撈針,實則有跡可查。淳于氏口嚴,但她的奴僕們卻未必,三皇子便將手下幕僚書吏盡數派出,分別審問他們。
短短一個時辰,淳于氏的為人處世和行事習性便露出了端倪——除去多年前轟動一時的絕婚案,淳于氏在任何方面都只是個尋常的高門婦人。凌益既沒有給她許多錢財,也沒有分她多少可供呼叫的人手,因此她不可能像蕭夫人一樣手腳延伸,四通八達。
雖有幾個交好的婦人,但因為出身微寒以及霍夫人的關係,淳于氏和她們也說不上多親近;十幾年來,真正和淳于氏親密無間的只有汝陽老王妃。
這時,三皇子一言定音——沒有孃家,沒有自身勢力,這樣一個無甚依仗的婦人,會把保命機密藏哪兒呢?必是觸手可及之處!可也不能藏在凌家,因為凌益縝密心細遲早被找到。
於是眾人將目光投向一個月要和淳于氏見十次面的老王妃。可是汝陽王府本就佔地龐大,外加別院,莊園,道觀,全部加起來細細翻查一遍差不多要兩個月。
“那怎麼這麼快就找到了呢。”少商不解又好奇,“在哪裡找到的啊。”
皇后道:“就在老王妃房內的一尊女媧像中。”
正當眾人一籌莫展時,依舊是三皇子洞察人心。
汝陽王府雖宅邸廣大,但淳于氏不能隨處一塞,萬一被王府奴僕弄丟了怎辦。因此,那件證據必然要在老王妃面前過個明路,而且不能只是尋常討好諂媚的禮物,萬一老王妃沒當回事,扭頭轉贈旁人了怎辦
於是,在淳于氏這些年來送進王府的如同山一樣禮物堆中,三皇子注意到了那尊女媧像。
首先,這是十幾年前老王妃病重時,淳于氏不知從哪座神祠請來給王妃祈福的;其次,老王妃病癒後就將這尊女媧像視若神明,每日焚香叩拜,形影不離;再次,淳于氏的外大父就是泥瓦匠,家中還開有一個燒陶的爐窖……
三皇子不顧老王妃撕心裂肺的掙扎呼喊以命相逼,斷然搶過那尊一尺多高的陶製女媧像往地上重重一摔——裡面竟有厚厚一卷絹帛信函,正是當年凌益與敵寇往來的鐵證!
“虧得是找到證據了,若是神像裡空空如也,老王妃還不跟三殿下拼命啊!”少商咋舌。
皇后卻道:“世上哪有十成把握之事,大丈夫立世,無論行軍佈陣還是謀測人心,若是一點都不敢冒險,豈不畏首畏尾,惹人嘲笑。”
少商聽出皇后意有所指,抬頭看著她:“娘娘,子晟大人對太子並不忠誠,您是不是早就有所察覺了。”
皇后望著虛空,淡淡道:“說不上察覺,只是我經見的多了——所謂鳳凰必棲梧桐木,子晟是鳳凰,但太子不是梧桐木。老二,就更不是了,老三才是……”
少商心中難過,便將冬柏陵園的事說出來,還道:“其實子晟大人和三皇子結識的更早,所以才對三殿下忠心耿耿……”
“原來如此。”皇后陷入回憶中,“我當時就有些疑心。若是不慎落水,子晟身上怎麼只有小衣?太子卻說可能是子晟年幼貪玩,自己下水的。可我卻知道子晟少年老成,不會無謂涉險,就算不識水性還要下水,也會叫人在旁看著,或在身上系根繩索……唉,太子就是這樣,論洞察人心,遇事果決,差老三遠了。”
少商低聲道:“您別這樣說太子,太子他仁厚和善,只是……”
“為君者,最需要的不是仁厚和善,而是賞罰分明。”皇后果斷道,“何為君臣之道。就是臣子為君王赴湯蹈火,捨生忘死;君王信之重之,庇護封賞。”
“這兩日,老三毫不避嫌的東奔西跑,走廷尉,審軍卒,闖王府,逼叔祖,更在御前不管不顧的替子晟說話,不知惹下多少閒言碎語,說老三與子晟早有勾結……可是我知道,看在有心人眼裡,這樣的君上才是好君上。換做我,我也願為老三這樣的主君豁出命去。”
“就像當年的乾安王府,舅父人馬聲望都遠勝於陛下,可在許多臣子心中,陛下才是值得投效的明君。不然,後來舅父圖謀不軌時,也不會有一半謀士將領不願跟從了。”
少商心知皇后說的都是實情,心裡更難過了。
初春寒氣未過,日頭落的早,才說了這幾句話,外面又是黑乎乎的一片了,這時岑安知忽然親自果來傳話,說是皇帝讓皇后可以過去了。
看少商面露疑惑,皇后道:“我跟陛下說過,等子晟醒了,就讓我過去。你也一道去吧。”
少商並不想去,遲疑道:“凌大人……”
《星漢燦爛幸甚至哉男主身世》 第143章(第1/4頁),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