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足跡 永久書架

第九十六章 造船業和海軍 (第1/2頁)

珩毅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筆趣閣小說www.biqugexsw.tw),接著再看更方便。

現代軍種分為陸軍、海軍、空軍,軍工業當然也是要為這三個軍種生產製造裝備的。

空軍,源河市有一支不算空軍的空軍編制,只有不到三百人,他們的裝備就是猶如龐然大物一般的飛艇。

源河兵工廠飛艇分廠的飛艇製造技術已經成熟,能夠生產出先進的飛艇,但是面對不產石油的四汌省(也可以說儲量少的可憐,不具備開採價值),飛艇不用內燃機而用蒸汽機?這的確是一個大麻煩,不是說以蒸汽機作為動力的飛艇不能用,只是比以內燃機作為動力的飛艇差不少,所以暫時只能保持現狀,只等以後佔據有油田的地區後,再大量生產和使用飛艇。

海軍,海軍同樣是一個大問題,要想成為一個大國,海軍必不可少,可是四汌省是內陸,不靠海沒有海岸線呀。

不過有解決的辦法。

當初滿清第二路大軍妄想乘坐輪船進入四汌省內部,起碼到重慶市的位置都能夠通行五百噸左右的輪船,而且後世在重慶市區域有多個造船廠。

想到這些,顏學義在四汌一五計劃中就寫到,要在重慶市區域建立兩個造船廠,建造五百噸以下的輪船,還要設計建造五百噸級的炮艇,同時建立海軍。

在這裡就可以說明一下為什麼要在重慶市建立一個兵工廠了。

重慶兵工廠不但要生產各種陸軍用的火炮和彈藥,還要生產炮艇用的艦炮以及魚雷和水雷,因為造船廠都在重慶市區域內,按照就近原則,兵工廠也建在重慶市,這樣就省掉遠距離運輸的麻煩,特別是鐵路沒有貫通的情況下。

當然,在重慶市這段長江流域建立造船廠只能算是微型造船廠,漢軍的第一支海軍也只能稱為微型海軍或者水師,而且前期因為沒有炮艇,只能在民用輪船上訓練,還是隻能在狹窄的長江水域中訓練,這可能是世界上最悲慘的一支海軍了,連真正的大海都看不到。

但是這一切都是值得的,從無到有建立造船廠,從無到有建立一支海軍,這就是一顆顆種子,等待生根發芽,等到顏學義大手一揮,整裝待發的漢軍將士收復被滿清佔據的土地,得到出海口,那時就是造船業和海軍真正發展的時候了。

……

預備建立造船廠和海軍,這是1884年顏學義將四汌一五發展計劃拿出來後才開始進行的專案之二。

工業部和軍事部的行動非常快,在四汌一五計劃下達幾天後,就開始著手準備。

源河市之所以叫源河市,就是因為源河市靠近源河,從而源河市工業發展不缺少水資源。

在源河市岸邊,有一個小的可憐的工廠,或者稱之為“小不點造船廠,”之所以這樣稱呼,是因為這個“小不點造船廠”的廠長加工人總共不到十人,有時候廠長也要幹工人的活,有時候工人也會變成船隻設計師,和大家一起討論。

這個“小不點造船廠”的廠長就是“顏家堡小學”第一期學生孟凡軒,“小不點造船廠”的這幾個工人都是孟凡軒曾經的學生,被孟凡軒想要建造航行在大海上的鋼鐵鉅艦的夢想所吸引,加入到孟凡軒的隊伍中,一起朝那個方向努力,他們曾經是孟凡軒的學生,現在依舊是孟凡軒的學生,說不定幾十年後他們都會成為傑出的艦船設計師。

數年時間裡,在顏學義的幫助下,孟凡軒從無到有建立起這家位於源河邊的“小不點造船廠”,他和他的幾個學生一起努力,親手製造出一艘又一艘小船或者大船的模型,然後放到水面上,進行各種實驗,證實書中的知識和自己的猜想。

孟凡軒一直在等待一個機會,等待一個能夠讓自己建造鋼鐵鉅艦的機會,孟凡軒知道,只有他的老師才能給予他這個機會。

1884年的春節還有一個多月才能到來,孟凡軒突然接到一份印有工業部和軍事部印章的通知書,以及一份委任孟凡軒擔任重慶第一造船廠的通知書。

孟凡軒知道自己的機會到了。

看過一些地理書籍的孟凡軒也知道,在重慶建造的造船廠恐怕只能建造五百噸左右的船隻,不過這樣也夠了,足以讓孟凡軒的夢想前進一大步,等到建造五百噸的船隻成功了,建造鋼鐵鉅艦的時間還會遠嗎?

孟凡軒也知道,鋼鐵鉅艦不是一日可以建造成功的,自己之前也只是親手建造一些最多隻有十幾噸的小船,五百噸的船隻對孟凡軒來說也是一個挑戰,但是孟凡軒不怕挑戰,他更喜歡迎難而上。

幾天後,迫不及待的孟凡軒帶著妻子和兩個孩子就出發了,今年孟凡軒一家將會在源河市之外的地方過上一個春節

《漢風1918-漢唐歸來-惟有中華》 第九十六章 造船業和海軍(第1/2頁),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