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足跡 永久書架

第3部分 (第1/4頁)

冬戀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筆趣閣小說www.biqugexsw.tw),接著再看更方便。

李世民。他們服食丹藥後,毒性發作,弄得喜怒無常,不久便死去。最慘的還是五代梁太祖朱全忠,吃下金丹急性中毒,眉毛頭髮突然脫落,頭上背上發癰疽潰爛致死。煉丹家們將這種因服丹中毒而死解釋成“尸解”,即人已成仙而去,僅留下一個軀殼。這類解釋被染上了濃厚的道教信仰色彩,可是服丹中毒而死的往往是帝王將相,因服丹中毒斃命的痛苦和慘烈又是活生生的現實,無論怎樣巧舌如簧的神話掩飾,人們對服丹長生還是產生了懷疑。金丹吃不得!宋代以後,雖然燒煉者還不少,但敢於嘗試金丹的人已不多了,興盛了幾百年的以服食丹藥長生為目的的外丹術衰落下來。從此,重視自身修煉的內丹術蔚然風行,外丹則被斥為旁門邪道打入冷宮。

�二、煙薰火燎中的化學實驗

�煉製外丹夾雜著大量的幻想,雖然長生不死的主觀願望未能實現,但在千餘年的實踐中,積累了不少化學知識。當煉丹道士們鄭重其事,滿面灰垢地在深山裡挖灶安鼎、在煙薰火燎的丹房裡燒金煉丹時,他們自己沒有意識到已經在從事著化學史上的開創性工作。

�今天為人類造福的化學科學,追尋其源頭,煉丹術應是當之無愧的老祖宗。它於8世紀由阿拉伯人傳入歐洲,成為世界實驗化學的先軀。

�(一)煉丹原料

�在道教煉丹的原料中,有幾種物質佔有十分重要的地位,它們是丹砂、汞、黃金、鉛等。

�丹砂又名硃砂、辰砂,學名硫化汞(Hgs),是一種紅色固態礦物。歷代道教煉丹術

信仰者都將丹砂列為首選藥料,煉丹術的名稱亦由此而來。葛洪在《抱朴子內篇金丹》中說它“燒之愈久,變化愈妙”,服之能“煉人身體,故能令人不老不死。”煉丹術士們利用丹砂作藥料,是為了製取汞。然後用汞與多種金屬化合形成汞齊合金,以供服食。煉丹術士們能從天然丹砂中“抽砂鍊汞”,提取水銀,按現代化學觀點,其化學反應式應是:

�Hgs+o2加熱Hg+So2(1)

�Hg+1/2o2加熱Hgo(2)

�(1)式即是丹砂(Hgs硫化汞)加熱發生氧化反應,產生汞(Hg)和二氧化硫(So�2),即所謂丹砂成水銀,這個反應在285℃時開始發生,但溫度不能過高,因汞的沸點僅為357℃。(2)式表示繼續加熱,汞發生氧化反應,產生一氧化汞(Hgo)。一氧化汞呈紅色,外表與丹砂頗相似,被誤認為還原成了丹砂。葛洪在《抱朴子內篇、金丹》中對上述兩種反應作了高度概括:“丹砂燒之成水銀,積變又還成丹砂。”

�由於硫化汞加熱容易蒸發,所以反應的容器必須密閉,尤其要控制好反應的溫度,也就是常說的要掌握好火候。古代沒有精密的儀器測量,丹室爐鼎中的溫度控制室完全憑著煉丹者們的直觀經驗,這需要反覆實驗才能掌握,因此,火候的掌握便被煉丹家們視為秘訣。在煉丹過程中,由於丹砂取自自然界,雜質較多,因此,實際上的化學反應過程更復雜,也更難掌握。

�汞又叫水銀,是一種白色液態物質。煉丹家們用丹砂製取汞後,將汞與多種金屬化合形成汞齊合金,以供服用,其中最著者是鉛汞劑,古稱“玄黃”或“黃精”等,是煉丹家們夢寐以求的“大丹”。煉丹家們經過長期的實踐,還摸索出了利用汞合成兩種氯化物的方法,它們是氯化高汞和氯化亞汞,均可入藥,作服食之用。經化學家研究考證,氯化汞的合成是我國煉丹術和醫藥化學對無機合成化學的一項重要貢獻。

�黃金在煉丹家的藥料中,地位僅次於丹砂。黃金柔軟,延展性好,在當時人們所知道的金屬中,是化學性質最穩定的一種。古人認為:金性不朽,為萬物之寶,食之長壽,把金的特性轉移到人的身上來了,由此,煉丹家對金崇拜備至。不過,煉丹家最初服食的並非真黃金,而是以丹砂和黃金合煉後經過提取的“神丹金液”,即藥金。後來,人們發現,服食“神丹金液”壽命不僅長不了,還屢屢發生中毒致死的慘劇。因此唐代以後,改為服食真黃金,當然其結果也好不了多少。

�鉛是一種十分普通的金屬,但在中國煉丹家的眼中,它和丹砂、黃金一樣,也是重要的煉丹原料。鉛外部烏黑,內部卻發亮,在煉製過程中,因溫度和氧化程度的不同,又可呈現不同的顏色,這使古人感到非常神秘,符合他們“形變神不變”的觀點。鉛經氧化成為鉛丹,又稱黃丹,化學名稱叫四氧化三鉛(Pb�3o�4),常溫時呈黃橙色或紅色,受熱時為紫色。《神農本草經》將鉛

《丹鼎豔修錄筆趣閣》 第3部分(第1/4頁),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