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3章 會社 (第1/2頁)
金黃的雞翅膀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筆趣閣小說www.biqugexsw.tw),接著再看更方便。
戲臺上的鑼鼓噹噹噹的響著,扮演著一名農戶的武生擺出架勢唱著一段咿咿呀呀的唱詞,一旁盯著戲臺的洪昇直皺眉頭,恨不得衝上去將那調跑到不知哪去的武生踹下臺自己頂上去,但臺下觀看的百姓村民卻沒有嚮往常一樣鬧起來,反倒饒有興致的瞪著眼仔細的看著戲。
“洪昉思之後怕是得罵人了,這場《十英烈》的戲排了多久?臺下唱得好好的,一上臺就出亂子…….”黃宗炎看熱鬧一般笑著評價道:“這種野戲班子,到底還是上不得檯面。”
“但是百姓們愛聽,若是平日裡唱成這樣,看客們早就喧鬧起來了!”顧炎武笑著接話道,掃視了一圈周圍看得津津有味的百姓:“用小西村、九官村、青竹嶺等處犧牲田兵為背景,雜糅成十個抗清犧牲的英烈事蹟,洪昉思這麼短的時間裡既要寫戲本,又要排戲,能讓百姓們感同身受,已經是了不得了。”
“確實是了不得,畢竟這些野戲班子,比不得餘姚的名家大班,也不能要求太過…….”黃宗炎微笑著點點頭,看向身旁一直低著頭看著軍報沒說話的侯俊鋮,換了個話題:“說起餘姚……輔明,你對兄長所說的‘傳觀社’是何看法?”
“江南士子結社本是傳統,以結社之名抗清也是傳統,當年亭林先生不也是假借驚隱詩社的名義聯合士林抗清志士?”侯俊鋮語氣平淡,一副毫不在乎的模樣:“雖然這傳觀社計程車子許多是咱們紅營不要而回了江南計程車子,但既然離開了紅營,就和咱們無關了,有什麼需要另眼相待的呢?”
顧衍生往餘姚一趟,不僅帶回了江南官紳的“募款捐物”,還帶回了一個新訊息,有一些之前受不了紅營的規矩和艱苦,或者因為犯錯而被紅營遣回的江南士子和顧炎武、黃宗羲等人的弟子學生,在江南秘密串聯結社反清。
他們取名“傳觀”,是為避清廷審查,取了宋代劉克莊的《再送蒙仲二首》之中末尾最後兩字為名,實際上卻是暗中取上一句中漢代班固“犁庭掃穴”、“銘繇捷表”的典故,至於犁的是誰家庭、掃的是誰家穴、報的是什麼捷,在當今之世,意味不言而明。
“到底還是些漢家熱血兒郎,雖然被趕回了江南,但也沒忘了反清的大業……”顧炎武感慨了一句,臉上浮現出一些欣慰的表情,這傳觀社中不少人就是他的徒弟:“這些士林才俊,在江南之地也能有一番作為也說不定。”
“或許吧,但是想要發揮太多的反清作用是不可能的…….”侯俊鋮搖了搖頭,語氣很冷漠:“我們當年為什麼要把那些士子遣退回去?吃不了苦是一個原因,但並不是最主要的原因,他們最大的問題還是因為他們無法融入百姓之中,放不下老爺做派、名士架子,嘴上說著救國救民,實際上還是把老百姓乃至我們的戰士當作隨意驅使的豬狗牛羊。”
“若只是吃不了苦,稗村先生也吃不了苦,頓頓都要吃肉,可他為了寫這《十英烈》,是親自走街串巷的在永寧縣的村寨中到處尋訪調查、收集材料,是與村中的農戶、田兵,我們的戰士幹部坐在一起平等的交流,是整日整日的熬通宵,一個個的給戲班子裡的人員教動作、教唱腔。”
“稗村先生嘴上罵我們是白蓮教,說百姓們是被我們的妖法蠱惑煽動的愚民,可他做起事來卻是在努力幫助著紅營完成目標的,他對於百姓不僅僅有同情,同樣也是在想辦法幫助他們解決困難的,紅營一貫是論跡不論心,稗村先生嘴上罵得再難聽,只要和我們走的是一條道,就是我們的自己人。”
“所以他想要頓頓吃肉,沒關係,我不僅給他找肉,還給他殺雞宰羊,還親自給他下河摸魚摸蝦,寫戲本是個耗腦力的事,吃得好些也無可厚非......”侯俊鋮笑道:“這些吃食都是我這掌營自己出錢,大半的薪餉都扔在了這上頭,我是知道為何稗村先生在京師會那等的窘迫了。”
三人一起大笑了起來,戲臺附近的洪昇不知是感應到三人正在談論他還是因為戲演砸了心中擔憂,視線投了過來,見侯俊鋮和顧炎武黃宗炎不知在笑些什麼,臉上露出一絲尷尬的神色,又羞又怒的扭頭看著臺上唱亂了的戲。
侯俊鋮沒有注意到洪昇的反應,繼續說著:“但那些被遣回江南計程車子不同,他們最大的問題還是放不下自己的身份,他們和百姓是有隔閡的,嘴上說的好聽,但他們從骨子裡認為百姓是愚昧的、無知的、貪婪的,是需要他們這些有學識計程車子去啟蒙的,他們這些人是不可或缺的,是要始終佔據著統治的地位的。”
“若是百姓們不跟著他們走、不聽他們的話,便哀嚎諷刺,怒斥百姓是愚夫蠢材,
《赤潮的顏色都是紅色的嗎》 第223章 會社(第1/2頁),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