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足跡 永久書架

第17部分 (第1/4頁)

無組織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筆趣閣小說www.biqugexsw.tw),接著再看更方便。

食是非常重要的。不過也有一些朋友覺得吃飯沒有什麼學問,認為一日三餐是很隨意的事情,其實不是這樣的。我們今天講座的內容,要大家首要了解的一個概念就是,飲食和我們的健康息息相關,所以我用了“營養飲食與健康”這樣一個大題目。

我看了一篇報道,說春節期間身體哪個部分最忙、最累?是嘴最忙牙最累,實際上講的就是吃飯在節假日期間扮演角色的重要性。過節期間,牙和嘴最忙最累是外在的表現,真正忙、累的是食道、胃、腸、膽囊、胰腺、肝臟。其實我們應當將講課放在春節前,當然春節後也有好處,因為有些朋友也意識到了節假日期間的飲食問題。前段時間有個記者找我,問我過完節了能否寫篇文章叫《怎麼樣刮刮腸道里的油》。有些朋友覺得到了初七就該開始不吃魚和肉,吃素了。到了初七就應當吃清淡的、素的食物,而初一到初六就應當大魚大肉嗎?不是這樣的。這樣一些認識上的問題不解決,健康恐怕是一句空話。

健康是怎麼來的?有人說健康是爹媽給的,這句話完全正確,健康有相當一部分來自於遺傳。有的家族全都胖,有的家族全是高血壓,父母中有一方或雙方是糖尿病,他們的孩子患糖尿病的風險要大很多,這是遺傳決定的。所以有的朋友非常悲觀,覺得父母健康狀況不好——冠心病、糖尿病、肥胖症什麼的,自己也沒什麼希望了,後天無論怎麼控制,可能結果都好不了。但也有的人很樂觀,父母都長壽,自己隨便吃喝都無所謂。健康與否是否全是由父母遺傳決定呢?遺傳在健康中扮演著很重要的角色,但不是惟一角色。給大家舉一個例子,關於肥胖的問題,全世界美國胖人最多,美國的肥胖人群在最近50年內翻了一倍。50年的時間不太容易改造一個民族的基因——把原來沒有的肥胖基因變異成肥胖基因,但是這個國家肥胖的人數翻了一倍,那麼多出來的一倍胖子是哪兒來的呢?是飲食方式、運動情況和生活方式造成的。再舉一個例子,很多人擔心自己得癌症。癌症有一部分是遺傳因素造成的,但有相當一部分是後天得的。以世界上兩個發達國家為例——日本和美國。日本患胃癌的人比較多,美國患結腸癌、乳腺癌的人比較多,這是不一樣的兩種情況。日本人長大後移民到美國,在美國結婚生子。二十多年後發現流行病學上一個很有意思的現象,從小在美國長大的日本人胃癌發病率遠遠低於日本本土的發病率,乳腺癌的發病率與美國當地居民基本持平。日本人的血統並沒有變,那麼這是什麼原因造成的?可以肯定地說,這不是遺傳造成的,而是外在生活條件、生活方式的改變造成的,吃的飯、喝的水、呼吸的空氣不一樣,是環境因素造成的。

如果非要說健康中哪部分是內因決定的,哪部分是外因決定的,沒有人能分得清楚。但有的科學家提出,至少百分之六七十的因素是外部條件決定的,也是掌握在自己手中的。您每天每刻能控制的因素,其中有很重要的“兩條腿”,一條腿是吃飯,一條腿是配合飲食的運動。我們沒有辦法決定基因,沒有辦法決定父母,但可以決定出生後的飲食與運動,以保證自己健康的方向。可惜的是這些個自己可以掌控的因素往往就在人們日常不注意的過程中慢慢喪失了。疾病的產生、出現、發展是個漫長的過程,有的需要10年、20年,在座的人誰敢保證自己沒有存在於慢性病的潛伏期裡?大家都可能處在慢性病的潛伏期裡,希望大家透過行動將發生慢性病的風險儘可能降低,甚至不讓它發生。現在真正危害健康的不是急性病,而是慢性、非傳染性疾病。

。 最好的txt下載網

於康:營養飲食與健康(2)

我們能夠將健康攥在手中的四大基石,是四種健康的生活方式和飲食理念。

第一塊基石是合理營養

並不是說鈔票多了營養就越來越好,鈔票多了有時反而營養越來越少。很多人認為花很多的錢買很貴的口服液就能達到營養充足的水平,實際不見得,有的人把錢投資到覺得很有健康好處的保健品中去,結果越吃越糟。

第二塊基石叫做適量的運動

告訴大家控制飲食的同時千萬不要忘記配合它做有氧鍛鍊。運動專家告訴我們體力活動有很多好處,對冠心病的預防,糖耐量降低的改善,肥胖的改善都有積極作用。

在座的朋友,大家做不做運動?可能有的朋友做有的朋友不做。家務活不能看成是運動,吃完晚飯帶寵物狗遛彎兒不是運動,我們講的運動是低強度的但是每天或者隔一天都堅持的有氧鍛鍊。我們不提倡做很劇烈的運動,跑馬拉松你

《發現你的才華和興趣的英語怎麼說》 第17部分(第1/4頁),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