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三章 文考第二名 (第1/2頁)
千重草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筆趣閣小說www.biqugexsw.tw),接著再看更方便。
戚繼光驚訝了。他覺得舉起一百斤的石鎖沒什麼了不起,並且他舉的時候也是用出了渾身所有的力氣。
想當年,楚霸王項羽可是力能抗鼎的、商紂王也能託梁換柱。他這點兒力氣算不了什麼,沒想到卻得了個第一名!他是又意外、又驚喜,不免有些得意洋洋。
下一場,考文化。先是每人發了筆墨紙硯,做文章。題目是東抗倭寇、北拒韃靼,在這兩項當中任選一項,做文章敘述個人的戰爭理論。
戚繼光選擇的是東抗倭寇。對於抗倭,他是有些想法的。他曾經和倭寇打過一仗,東南沿海又時常遭受倭寇騷擾。登州的百姓茶餘飯後,經常談論這些事。
戚繼光提出了若要抗倭,首先必須訓練精兵,其次還要有水軍。要加強情報工作,掌握倭寇的動向。倭寇來襲之前,我方能夠提前得到預警、做出相應的準備。對付海盜集團,要剿撫並用,雙管齊下。
這是戚繼光寫的第一篇抗擊倭寇理論性文章。他寫的是慷慨激昂、熱血沸騰,字字句句都充滿了愛國的熱情。彷彿按照他的文章去辦,消滅倭寇指日可待。
寫完之後交上去,卻並沒有立刻出成績。筆試後面還有面試,由考官當面提問,考生現場回答。只有筆試和麵試全都結束之後,文化課考試的成績才會被計算出來。
面試並沒有迴避制度,考生們坐在一起,由考場的工作人員叫名字。叫到誰,誰就到前面去接受主考官的面試。
戚繼光往那兒一坐,聚精會神聽著主考官提什麼樣的問題,考生怎麼回答。以便他作參考。
頭一位,主考官問倭寇為何侵犯我國沿海?第一個考生說,因為我國沿海城鎮女人多。倭國沒有女人,他們坐船跑過來,是為了搶女人。
主考官氣的一拍桌子,“下去!換下一名!”考生們鬨堂大笑,這位灰溜溜的下去了。
第二名還是同樣的問題。這位說倭寇是為了吃魚。我國沿海漁民都有漁船漁網會捕魚,倭寇不會抓魚,還愛吃魚,於是他們乘船過來搶魚。漁民不給,他們就殺死漁民。
“趕下去!下一名!”主考官又是一拍桌子,幾個當兵的上來把這位武秀才給轟下去了。
除了這兩個特別不靠譜的,其他的還算能說上幾句,不過也都在街頭巷尾說閒話的檔次。
這些武秀才,明顯都是四肢發達、頭腦簡單之輩。一個個往那兒一站膀大腰圓,輪到說正經事了,卻胡說八道,完全不著調。
輪到戚繼光了,他從倭寇鎌倉幕府、戰國紛爭說起,講到了兩國曆史上的恩怨情仇。
從大漢光武帝劉秀賜給島國倭奴國王金印,到三國時邪馬臺女王請求魏王曹丕出兵抗擊鬼奴國,再到大唐白江口之戰,再到現在的倭寇侵犯我國海疆。
我國和島國之間的聯絡可謂是源遠流長。對付倭寇,必須訓練精兵、打造精良的戰船,改進武器裝備。要從上到下堅定決心,果斷將之消滅。不可輕敵大意、不能半途而廢。
戚繼光講的既全面,又具體,還有歷史上現成的例子。在場之人或沉思、或讚許。
主考官說了一聲講得好,繼續下一位。
戚繼光一走下來,楊文就滿臉喜色的恭喜他,“繼光哥,你講的太好了!這回的文試第一名非你莫屬!”
王娟也笑著誇他,“講得不錯,這兩個月的書算你沒白看!沒給我丟人!”
王娟從沒有誇過他,這是第一次。戚繼光心裡美滋滋的,嘴上卻不甘示弱,“啥叫兩個月,我今年二十歲,已經讀過十五年書了!別人都是十年寒窗、我可是十五年苦讀!”
這點他倒是沒說瞎話。戚景通晚年得子,望子成龍之心日月可鑑。戚繼光四五歲的時候,戚景通就開始教他識字。
“且!”王娟翻了個白眼,臉上的笑容卻是藏不住的。
接下來面試的是一位穿武生公子服的年輕人。這人一雙細眉、面龐白淨,神態舉止,很有幾分傲慢不可一世的感覺。
主考官問他對軍隊建設有什麼好的建議。這位倒是講了一通,不過戚繼光卻聽著有些熟悉,好像是從武經七書上面的司馬法選了幾段,用他自己的語言講了出來。大而籠統。
這位講完,主考官鼓掌叫好。兩旁邊的考官們也紛紛鼓掌。戚繼光就納悶了。司馬法當然好,但主考官問你對軍隊建設的建議,你卻把現成兵書上的內容搬出來,這就過分了吧?
最後主考官宣佈文化考試結果,孫能取得第一名,戚繼光第二名。
“孫能是誰
《戚家軍被誘殺演武場》 第三十三章 文考第二名(第1/2頁),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