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足跡 永久書架

第一百零七章 鴛鴦鎮 (第1/2頁)

千重草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筆趣閣小說www.biqugexsw.tw),接著再看更方便。

戚繼光顧不上別人怎麼議論,他用力往人群裡面擠。楊文、朱珏和他一塊兒,三個人好不容易擠過人群,來到了最裡圈。

正當中是一片方圓十幾步的空地。地下跪著一個人,五花大綁,留著月代頭,是島津新五郎。周圍幾個當兵的維持秩序。在島津旁邊站著一位,兩隻手舉著一把刀。

“住手,不要殺!”戚繼光喊話出口,那邊劊子手已經行動了。鋼刀迅速往下一落,咔嚓一聲,島津新五郎人頭滾落在地,鮮血噴出多遠。

戚繼光急得一跺腳,嘿,還是來晚了!

劊子手驚訝的看了他一眼,拿一塊布擦了擦島上的血跡。隨手把拭血布往屍體上一扔,收刀入鞘,轉身回去繳令。

看熱鬧的人群議論了一陣子就散了,戚繼光又看了一眼屍體,轉身就走。

人都死了,再說什麼都沒用了。就算他現在去找胡宗憲、趙文華理論,島津新五郎也活不過來了。有那力氣,還不如多考慮一下島津新五郎死了之後,怎麼樣防範倭寇可能的報復行動。

戚繼光早就有個想法,就是組成以班為單位的小型戰陣,明軍管十人的部隊叫做小旗。一個小旗十名士兵,再加上一名指揮官,共十一人。

倭寇,主要指的是真倭。身材矮小、刀法精湛,兇悍異常、一蹦多高。普通明軍一兩個人,根本不是一名真倭的對手。這在兩軍交鋒的時候,是相當不利的形勢。

我軍士兵在交手戰中,被倭寇請以殺死,不但損失了戰鬥人員、同時也影響士氣。

訓練士兵提高武力,不是一朝一夕能完成的。想擁有高超的武藝,那得經過多年的勤學苦練。冬練三九夏練三伏,堅持不懈成年累月的練習,不斷積累才能有戰勝對手的真本事。

這種顯然不適合在軍隊中普及。絕大多數當兵的資質平庸,天生武力出眾者,都是極其稀少的。戚繼光需要找到一種能夠快速練成,拿到戰場上就能收到效果的辦法。

這就是陣法!我國曆代兵法大家研究了幾千年的東西。一個好的大陣,往往分前後左右中,再細分為一個個小型的作戰團體。

大陣都是現成的,兵書上就有。戚繼光要創造的是小型的基礎作戰佇列。

小時候調皮抓蜻蜓,舉個大掃把,迎著一拍,就能把蜻蜓拍下來。倭寇不是蹦的高嗎?我也用根大掃把,不信拍不住他!

大掃把是竹子做的。倭寇也不是蜻蜓,想拍下來,讓他喪失抵抗能力可沒那麼容易。

離戚繼光住處不遠,就有一片竹林。頭一天,戚繼光帶著王娟用散心的名義,來竹林裡玩兒了一個多時辰。竹林中空氣清新,鳥兒站在枝葉上啾啾鳴叫,讓人心曠神怡。

第二天,戚繼光帶著朱珏和二十名護衛,趕了兩輛大車,又來到那片竹林。

“把這棵砍了!”戚繼光隨手指著一棵腰部兩隻手都掐不過來的老竹子說。

當兵的拿出帶來的砍刀,咔嚓咔嚓一頓砍。嘩啦一下,老竹子齊根被伐倒。把下面的枝葉砍掉,只留上面四五尺。又做適當修整,做成個大掃把狀。

連續砍了十幾棵,裝上大車帶回了軍營。

在軍隊中挑選身材高、力氣大計程車兵,讓他們試著拿起這些大掃把。大掃把太重,每一根都有百餘斤。大力士們就算能拿起來,也只是勉強抱著。想要揮舞,根本做不到。

這玩意兒還是太重。再修剪,一直到當兵的能夠輪起來,這才達到可以使用的標準。

大掃把太難聽,戚繼光給這些大傢伙起了個威風的的名字,叫做狼筅。小旗,也改成小隊。指揮官叫小隊長。每小隊配一名小隊長、兩名盾牌手、兩名狼筅手、六名長槍手。

盾牌手,是防禦倭寇射箭的。狼筅手,是把倭寇打倒在地。長槍手,則是殺敵性命的。在戰鬥中殺死敵人,是整個小隊的功勞,不能只算在長槍手身上。

小隊和小隊之間,相互配合、協同作戰。在戚繼光的計劃裡,有這樣的四五個小隊相互配合,就足以對抗敵方上百人的進攻了。

狼筅使用竹子製作,雖然做起來簡單,但肯定不耐用。一場戰鬥下來,一根竹子製作的狼筅基本就報廢了。如果換成鐵製的話,耐用是夠耐用,重量上肯定又增加不少。

竹子做的,強壯士兵用起來都費事,換成鐵的,恐怕能拿動的人就更少了。

將來狼筅換成更加堅固耐用的材料,是必然的。至於眼下,還是先把陣型和作戰套路練出來再說。

戚繼光把自己的想法和徐文長、老師梁階

《講戚家軍的電影》 第一百零七章 鴛鴦鎮(第1/2頁),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