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足跡 永久書架

第4部分 (第1/4頁)

水王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筆趣閣小說www.biqugexsw.tw),接著再看更方便。

一個矛盾的短語——作為過渡階段的“青春期”不可能“沒有盡頭”。

然而用“沒有盡頭的青春期”來形容電腦技術的狀況是再準確不過了。稍稍留意過電腦發展歷程的人都會發現,儘管電腦技術在短短的四十年間有了令人瞠目結舌的發展,但乞今為止的電腦沒有哪一臺電腦堪稱“成熟”。每一臺電腦都經歷和將要經歷“才嘆他人命不長,哪知自己歸來喪”的命運。每一臺具體的電腦在很短的時間內就會顯得老態龍鍾。要購買一臺最先進的、能在技術上稱雄一世的電腦的想法從一開始就錯了。投放到市場的任何一種型號電腦其實都是過時的電腦。就在一種電腦技術被放投放到市場的過程中,新的電腦技術已經大量地湧現,“最先進”的電腦剛剛問世即成昨日黃花。

通常認為,決定電腦業發展的有三大“法則”。

第一是“摩爾法則”:電腦的處理能力與一個微晶片上整合的電晶體的數量的平方成正比。根據摩爾的測算,電腦的實際處理能力每18個月翻一倍。

第二是“梅特卡爾夫法則”:電腦網路的價值與聯結到網上的電腦的數量的平方成正比。索取資訊的人越多,資訊的資源就越是豐富而不是越是貧乏。

第三是所謂“蓋茨文化霸權法則”:矽谷的數字天才們的大腦中一有什麼的念頭冒出,這種念頭就立即轉化為實實在在的技術,並迅速傳播開來。

這三大法則令人想起中國“大躍進”時期的著名口號——“人有多大膽,地有多大產”,“不怕做不到,就怕想不到”。事實上,電腦業的發展越來越成為一場實實在在的“大躍進”運動,在這個“一天等於二十年”的“大躍進”的時代,任何一個電腦使用者都沒無法固步自封。因為當你開始使用電腦時,你就已經把自己置於落伍者的行列。電腦使用者不折不扣是“永遠的落伍者”。然而電腦使用者又無法對自己的落伍狀況安之若素。當人開發電腦技術的時候,電腦技術又在不斷地“開發”人。新的電腦技術既以它的威力來強迫人,又以它的魅力來引誘人不斷地追逐它。電腦技術是最富於刺激性的技術,它不斷地激發起人的好奇、衝動和熱情,又不斷地造成新的苦悶和期待,它使人“衣帶漸闊終不悔,為伊消得人憔悴”。人類從來沒有像今天這樣身不由己,從來沒有像今天這樣身患嚴重的“強迫症”。

電腦技術在不斷生長、發育的過程中,迫使人們在知識和技術上不斷地生長、發育。越來越侵入到生活的各個領域的永不成熟的電腦技術如火如荼地發展,使人的生存也陷入到如火如荼而又永不成熟的狀態,而人的這種狀態又正是電腦技術不斷發展的不竭的源泉。

正是出於這種理由,湯姆?彼得斯(Tom Peters)把“數字時代”稱為人類的“沒有盡頭的青春期”。

“沒有盡頭的青春期”是把握電腦技術和電腦文化的關鍵概念。“青春期”是一個想擺脫成年人的控制,獨立意識崛起的時期,一個想擺脫稚氣而又稚氣未脫的時期,一個想獲得成年人的權利而又牴觸成年人的生活態度、倫理準則的時期,一個越軌、犯規的時期,一個偷情的時期,一個想離家出走,獨闖世界的時期,一個不知道什麼叫“適可而止”和“知足常樂”的時期。

多數電腦文化專家已經看到,電腦駭客在電腦技術的發展當中起到了關鍵的作用(他們被稱為“電腦革命的主角”)。只有理解了“青春期”,我們才能理解駭客的各種特徵——駭客的年齡特徵,“駭客倫理”的特點,駭客的是非功過。

只有理解了理解了“青春期”,我們才能理解為什麼像比爾?蓋茨這樣的“技術玩童”、“技術牛仔”為什麼如此得勢,成為“男孩總裁”、“比爾大帝”。也只有理解了“沒有盡頭的青春期”,我們才能理解“微軟”為什麼在“網景”的攻勢下“兵敗珍珠港”,又為什麼能在相當困難的處境下反敗為勝。

只有理解了“青春期”,我們才能理解被稱為“離經叛道者的少沙龍”的尼葛洛龐蒂的“媒體實驗室”能從技術的“異端”成為“主流文化”的代表者。

……

電腦誕生於美國,數字時代是美國人開創的時代。這不是偶然的。電腦技術的產生和發展與美國人的民族性格息息相關。從主機型電腦到個人電腦,再到網路化個人電腦,電腦型態的變化是正好是所謂“美國魂”Americanmind)的逐步展現。

最早的美國人就是一群“離家出走者”。這群“離家出走者”乘“五月花號”船從“舊世界”(Oldworld,或譯“舊

《孤獨的資料》 第4部分(第1/4頁),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