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章 凱瑟琳堡2 (第1/2頁)
丹dance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筆趣閣小說www.biqugexsw.tw),接著再看更方便。
介紹完凱瑟琳堡自然也要介紹一下這裡人類諸國的重要盟友:亞里亞公國。這個由亞里亞人各個小城邦組成的聯合公國,政體非常特殊我們後面再講。先說亞里亞公國主體人種,前文提過是一種身材矮小的人類。據說他們是矮人和撒拉遜人的混血後裔,但沒有證據顯示人類與矮人之間是可以共同繁衍後代。法蘭的人類學家普遍認為他們是第一紀元時期的古人類分支,羅西克的人類學家則認為他們是上主造人時的‘草稿’,應該與巨人族同源。 說到特徵,亞里亞人這個人種有時候被人們稱為‘白矮人’‘侏儒人’‘半身人’,但是更官方也更被他們自身接受的稱呼是‘亞里亞人’。他們身材很矮也不強壯,普遍只有人類兒童的體型,是已經發現的最矮小的一個人種。他們相貌清秀面板白皙,體能上很不優秀,但生命力卻很頑強。有人曾經見過一個亞里亞商人被獸人砍去了半邊腦袋卻依然存活了十幾年,期間甚至壯大了家族生意的事實。 亞里亞人喜歡吃新鮮的海魚和蔬果,他們對蘑菇製品尤為偏愛,幾乎每個亞里亞人城市下層都有大量的蘑菇種植園。他們不僅吃蘑菇還用蘑菇釀酒製藥做成各種生活用品,簡直是把蘑菇的能力發揮到了極致。當然種植蘑菇自然不能使亞里亞人富裕,地處蠻荒大陸和羅法大陸交接處,又北臨通往矮人世界的矮人灣。經商自然成了亞里亞人的主要謀生手段,雖然他們沒有矮人的健壯卻比撒拉遜人還精明,他們精於算計口才極佳是天生的商人和銀行家。他們也籍此經手了絕大多數陸橋至矮人灣的海上貿易,同時也是壟斷了陸橋與蠻荒大陸各種族之間的中轉貿易。 再說說這個國家的政體,亞里亞這個國家雖然在人類世界被稱為公國,但其實是由十幾個獨立的自由城邦組成的‘泛亞里亞人同盟’。所謂的公國首腦,其實也是由最大城市的民選總督兼任罷了。即使是十幾個城邦的聯盟,亞里亞公國人口也依舊很少。即使加上矮人灣上幾個小島的島民也不到十萬人,其中還有不少是人類和矮人的移民。 由於實力太弱又有強敵環伺,所以外交上十分靈活。他們即向北方的矮人灣北岸強大的‘矮人共和國’稱臣,同時又向東面的聖教世界的教廷稱臣。在信奉共和的矮人那裡稱自己為‘亞里亞共和國’,甚至成為了矮人共和國同盟的外圍準盟國;而在聖教世界人類這裡同樣混得風生水起,他們甚至從教廷那裡取得了‘公國’的稱號,自稱‘亞里亞公國’。也就是說他們同時屬於矮人世界和聖教世界,就這樣這個小小的邦聯國家便在矮人和人類兩邊都保持了非常友好的關係。 以貿易為生的亞里亞公國,主要國土覆蓋了陸橋地區東西兩側。算是橫跨了蠻荒和羅法兩大洲,同時還控制了矮人灣上的諸多島嶼。他們在島上或是沿海的城邦,都大多用航船聯絡,路上的城邦則有道路連線貿易。可能是由於亞里亞人體型較小容易遭到攻擊,也可能是真與矮人有血緣關係,因此他們的城市大多和矮人一樣大多在地下或者山中的洞穴隧道系統中。但不同的是他們更偏向於半開放式的隧道系統,而不是矮人那種純地下的城市系統。他們更喜歡在較高的山體或者地勢上開鑿,這樣方便在山體側面開窗或打孔,因此大多數亞里亞人城市多是在峭壁或山體邊緣。 由於亞里亞人是天生的生意人,所以他們的每一個城邦都建立在有利可圖的貿易節點上。其中最重要的三個城市都集中在陸橋西岸蠻荒大陸一側。這三座城市從南向北從小到大依次是‘土中城’,‘山中城’和‘石中城’。他們貫穿了蠻荒大陸的東北角通往矮人灣的商路,三座城市從半人馬部落盤踞的貝塔高原到矮人灣南岸的石中城港口,組成了一條高效的貿易鏈。 三座城市雖說是亞里亞城邦中最大的城市,但與人類或矮人的城市相比都不算大。最大的石中城建立在北面海濱,城市鑲嵌在一塊瀕臨矮人灣的巨大白色石頭中。對,整個城市就在這個巨石之中,巨石高約六百尺(兩百米),有長寬大約都有兩法裡(1.2公里)。裡面大約生活了上萬亞里亞人,有七層生活區,每層都有至少十尺高的主隧道和隧道兩側的小隧道形成衚衕組成。整塊巨石半窩在海中,只有南邊臨著海岸。七層生活區中第五層的是貿易區,南邊的大門吊橋連結著海岸邊的峭壁,主幹隧道道更是高達二十尺,兩邊店鋪林立人們穿行其中摩肩接踵,幾乎與人類城市的大型商街幾乎不相上下。 整個巨石城市除了七層隧道系統,在最下面水線的部分還有一個五十尺高的內嵌港口,可以進出大多數的矮人船隻(矮人灣是個相對封閉的水域所以風浪較小,海上行船矮人們多靠划槳,因此矮人船隻桅杆較低也能輕易拆卸)。港口外是個半封閉的小海灣,有兩條圍堰懷抱,裡面可以停泊更大
《皇冠改法蘭》 第2章 凱瑟琳堡2(第1/2頁),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