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部分 (第1/4頁)
兩塊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筆趣閣小說www.biqugexsw.tw),接著再看更方便。
稍有常識的人都知道,皇家宮殿是在明成祖時期開始修建的,先後有明、清兩代24個皇帝在此執政。關於金碧輝煌的皇家宮殿被稱為紫禁城的原因,大致說來有以下幾種說法。
一種說法認為這與古時候“紫氣東來”的典故有關。相傳春秋末年,道家學派的創始人老子即將出函谷關的時候,守關人看見有紫氣從東而至,不久,老子騎著青牛從東方而來,自然守關人便認為他是聖人。於是守關人請老子寫下了著名的《道德經》。因此紫氣便被認為是具有吉祥的含義,也預示著聖賢和寶物的出現。對此,杜甫曾賦詩曰:“西望瑤池降王母,東來紫氣滿函關。”從這以後,古人就把祥瑞之氣稱為紫雲,傳說中的仙人所居住的地方便被稱為紫海,將神仙稱為紫泉,城郊外的小路則稱為紫陌。俗話說“紫氣東來,象徵吉祥”,由此可知紫禁城中的“紫”字是大有來頭的。又因為皇帝居住的地方防備森嚴,尋常百姓難以接近,所以被稱為紫禁城。
還有人認為紫禁城的來歷與迷信和傳說有關。在古代,皇帝都自命為天帝之子,也就是天子。天宮是天帝居住的地方,也自然是天子的居住之地。《廣雅·釋天》上說:“天宮謂之紫宮。”因此皇帝住的宮殿就被稱為紫宮。
還有一種說法認為,紫禁城的來歷與古代“皇垣”學說有關。古代的時候,天上的星垣被天文學家們分為三垣、二十八星宿及其他星座。三垣是指太微垣、天市垣和紫微星垣。而紫微星垣是代稱天子的,處於三垣的中央。古時有“紫微正中”之說和“太平天子當中坐,清朝官員四海分”之說。 既然古人將天子比作紫微星垣,那麼紫微星垣也就成了皇極之地,所以稱帝王宮殿為紫極、紫禁、紫垣,稱這座帝王之城為紫禁城確實名副其實。
宮門:解讀故宮之謎的鑰匙
到北京故宮參觀遊覽時,人們往往會發現內廷宮殿、宮門上的匾額都是用滿、漢兩種文字書寫的,而外朝宮殿、宮門上的匾額則是隻用漢文書寫,這到底是什麼原因呢?
在明朝的時候,宮城(紫禁城)所有宮殿、宮門上的匾額都是用漢文來書寫的。只是到了清代,由於滿文代替漢文而變成了國文,在順治皇帝進駐宮城以後,就把皇宮中所有宮殿、宮門上的匾額都改成用漢、滿兩種文字來並列書寫的,而且少數匾額上還出現了蒙文,一般是滿文在左,漢文在右邊,這是由於人們習慣上都以左為上右為下,所以滿文都寫在了左邊。
1911年爆發了資產階級的辛亥革命,推翻了清王朝的統治,宣統皇帝也被迫宣佈退位,但當時他仍然住在後廷裡,也就是乾清門以北的宮中。而外朝的太和殿、中和殿、保和殿等宮殿都交給了民國政府使用。後來,袁世凱竊取了辛亥革命的成果,當上了中華民國的大總統。但他貪心不足,還要恢復已經廢除了的帝制。後來,經過他和謀士的籌劃,篡權成功,並自封年號為“洪憲”。由於他的行為是逆歷史潮流而動,所以他剛復辟,就立刻遭到了全國人民的一致聲討,人們的反帝情緒也一天比一天高漲。袁世凱深知自己太不得人心了,這個皇帝恐怕也當不了多久。可他自己又欲罷不能,於是就把自己的心腹一個叫王景泰的人召到密室,商量對策。
王景泰說主要是想個法子穩定人心,所以就建議袁世凱把紫禁城所有宮殿、宮門上匾額的滿文都去掉,只留下漢文,以表示他們也是反對清朝的。如此做法,老百姓或許就不會反對袁世凱當皇帝了。袁世凱一聽,此話還真有幾分道理,眼下一時又想不出更好的辦法來,就急忙寫了一道“聖旨”,要在十日之內,把紫禁城內所有宮殿、宮門匾額上的滿文都去掉。可“聖旨”剛要往下發,他又想到內廷裡還住著宣統皇帝和清廷的遺老遺少們,怕遭到他們的反對,於是他將“聖旨”改了一下,寫成了“把外朝宮殿、宮門匾額上的滿文都去掉”。這樣清廷的遺老們不到外朝來,自然也就不知道外朝宮殿、宮門匾額上的滿文沒了,也就不會對他的舉動有所反感了。
王景泰接了“聖旨”後,就連忙帶著一幫人把外朝所有宮殿、宮門匾額上的滿文都去掉了,從而改成漢文單書了。這就是為什麼內廷宮殿、宮門上的匾額都是用滿、漢兩種文字書寫的,而外朝宮殿、宮門上的匾額則是隻用漢文書寫的原因。
不過,儘管袁世凱把外朝所有宮殿、宮門匾額上的滿文都去掉了,並派人到宮外大肆宣揚了一番,還上了大報、小報。可老百姓到底還不買他的賬,討袁的呼聲仍是越來越大,結果他的皇帝夢只做了83天就徹底破滅了。雖然袁世凱最終被趕下了臺,但紫禁城中被他改過的外
《圖說北京中山公園圖片》 第4部分(第1/4頁),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