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足跡 永久書架

第二十一章 簪花帶酒 (第1/2頁)

魏毛毛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筆趣閣小說www.biqugexsw.tw),接著再看更方便。

(因章節名過長,故而改做四字)

大祁朝食節起自東祁中宗楊啟的武德年間。

朝食節定在每年的五月初六,它一是為紀念來之不易的糧米油鹽,祈禱太平,二是為慶賀成功驅除大雍,復立大祁宗廟的不世之功。

五月中天雖然燥熱了些,但如新朝一般蒸蒸日上倒也符合情景,因此那時的百姓們在這一天最愛唱《賀聖朝》。

時至今日,已經不單單是奏唱《賀聖朝》,各處梨園、教坊,上起王侯公卿下至升斗小民,演變出各式各樣的曲子,例如才子沈行簡早年填詞作就的《宴清都》、《謁龍門》等等,都是膾炙人口的曲調。

東風夜,雪柳金縷。

市列珠璣,風簾翠幕,尚未過午,帝都太昌早早就響遍了歡快樂曲。

由於朝食節休沐,故而素日裡勞形於案牘的紫袍紅衣也難得的出門觀賞華燈,酣暢一醉。

其中又以帝都南北貫通的朝天街最為熱鬧,這條大街在尋常日子便是人來人往,車水馬龍,何況今日逢朝食節盛會,因此整整一天都是摩肩接踵,揮袖遮雲的情景。

朝天街兩側多是挺拔翠柳,直節堂堂,於暮光之下泛起金黃,冠纓拱立,似雄武的鏨金盔御林將士。

掌燈時分,天色微涼,沒了白天那麼多的暑氣,貴胄公卿,風流才子此刻才出了朱門。

一位正在給客人裝黃橘酒的小販忽然停下了手裡的動作,不留神,酒水溢位,弄溼了客人的手掌。

“灑了!”客人怒道。

小販打了個激靈回過神,連連賠笑,“客觀勿怪,在下重新給您打一碗。”

“看什麼呢?”客人平息了火氣埋怨道。

小販向北邊努努嘴,“您看,那邊來了個怪人!”

客人便順著小販的目光看去,頓時張大了嘴。

只見那邊的人群紛紛閃到兩邊,讓開了道路。

兩隊全身披甲的驍武衛將士在前開道,驅除擁擠的人群,無論公卿還是百姓紛紛躲避,一時間雞飛狗跳。

而驍武衛中間的那年輕人斜依馬背,著華貴耀眼的金絲雲紋錦紅袍,束九排鎏金方帶,腳踩芙蓉牡丹皂靴,側戴著不倫不類的青扎巾,俊朗面容紅暈靡靡,正拿著不知是何質地的黑葫蘆大口大口灌著酒,由得酒水沿著袍袖流進內襯,也絲毫不問。

楊紹方醉眼迷濛,一面喝著酒,一面還不時將灑出的酒水彈向路邊的百姓,雖然所到之處一片陰雲壓頂,但不可否認,這年輕人真有些風流倜儻。

他們聲勢浩大的又走了一段,忽然從路邊衝出一位花甲老者,他顫巍巍縮身跪在道路中間,哭訴道:“太子殿下,您醒一醒吧!為了太昌城父老,也為大祁蒼生,您睜開眼看一看吧!”

有此榜樣,旁邊的百姓們頓時跪倒一片,口中皆高呼此類言語。

太子賢名在外,於此刻彰顯的淋漓盡致。

楊紹方心道:“莫非我乖戾的這些時日已經傳遍了京城?”

雖然於心不忍,但他還是裝作暴怒,將那黑葫蘆狠狠砸在老者面前,隨著金玉崩裂的暴響,四周哀求頓止。

楊紹方搖搖晃晃坐直身體,向驍武衛軍士揮揮手,“去,把那不知死活的人趕走!”

“殿下不可啊!”

又是一片哭喊。

此處的動靜引來了更多的人,很快朝天街便被堵塞的密不透風,百姓們紛紛跪地央求。

這時,人群中忽然又閃出一位老者,他著玄色金絲錦袍,腰懸鯊皮紅纓絡長劍,身形健碩魁梧,沒有絲毫龍鍾老態。

驍武衛將士見了此人都驚愕不已,那老者手扶劍柄,龍驤虎步上前。

他每走一步,驍武衛便退開一分,來自畢生積攢的殺伐之氣令人不自覺的畏懼。

楊紹方探出身去,眯起眼睛,而後釋然,渾不在意的拱手笑道:“原來是寧國公魏老大人,本宮醉酒,天旋地轉,恕本宮不能下馬見禮。”

魏莊行行至馬前,略略拱手,施禮道:“老臣帶殿下回東府。”

“回東府?”楊紹方肆意狂笑,“不回!回那地方做什麼!”

“既不回東府,殿下可去老臣府中歇息片刻,吃一盞醒酒湯。”

楊紹方連連擺手,“不去不去不去!”

魏莊行沉聲說道:“殿下,您既不回東府,亦不去老臣家中,您想去何處,老臣隨駕。”

“走到哪算哪,本宮要出城!”

“出城?”魏莊行笑道

《臠雀by漲汝筆趣閣全文未刪減》 第二十一章 簪花帶酒(第1/2頁),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