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卷 京師風雲 第二十七章 鐵肩道義 (第1/3頁)
燕市酒徒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筆趣閣小說www.biqugexsw.tw),接著再看更方便。
李易早知道這樣鉅額財富,不會輕易到手。
但是契據在手,倒也多了幾分依仗。再說,自己沒贏之前,提什麼都過早。
譚正是監察御史,有風聞奏事之權,訊息誰都靈通。譚正說有變,立刻讓李易緊張起來。
譚正道:“昨天,漕幫已經進駐恆運倉了。怕影響你下棋心情,我沒有馬告訴你。”
後世的漕幫,是左右國的大幫派,名字改成了青幫。和國的另一個大幫派紅幫,也盤根錯節,糾纏不清。紅幫,是後來的洪門。想那紅幫出過孫山,青幫出過蔣介石,可見這幫派力量一斑。
現在的漕幫,後世青幫的第一代“清”字輩,和第二代“靜”字輩雖然在幫,卻還沒當令。真正主事的是聞名江湖的“鐵肩擔道義”的郭鐵肩,邢有道,鄒名義。
這三人早年行走江湖,都曾進過打行,闖下好大名氣。後來巧聚無錫,一見投緣,仿照劉關張桃園結義,也拜了把兄弟。
無錫是漕運的核心,又是東林黨的老巢,在東林黨的指點策劃下,三人進入漕執行業發展,很快郭鐵肩憑藉超凡的武藝、頭腦和義氣,成為了漕幫幫主。這三人名氣很快大了起來,成為窮人的代言人,被人合稱“鐵肩擔道義”。
船戶裡好勇鬥狠之徒很快匯聚到三人旗下,大江南北,漕運一路被他們壟斷了,郭鐵肩說句話,官府都忌憚,真的是威風八面。
譚正對李易道:“朝大佬們已經定義:你們保安和漕幫是狗扯羊皮,朝廷不會介入,這對你們也不知道是好訊息還是壞訊息。下面怎麼辦,你們自己拿捏。”
李易都快哭了。這什麼朝廷啊,外面打翻天,好像都不是它子民,法律何在?正義何在?
李易忘了,他自己遵守過幾條法律?按法律,他都不知道夠殺幾百次了。
譚正對於漕幫和李昌之間的細情也不知道。不過憑腦補,李易猜測,肯定是李昌許了偌大好處。
現在李易已經算是京師地頭蛇,這漕幫強龍,是來壓他的。
下面的酒宴李易是食不甘味,好不容易席散,立刻回到家裡,召開了前指會議,這樣打打殺殺的事,也不能告訴女人,是李易、永平、李勝勇。
李易一說這煮熟的鴨子要飛,永平立刻急了,立刻提議他去會會什麼鐵肩擔道義。
李勝勇道:“這樣人還得我去!”
永平道:“漕幫郭鐵肩,名震江湖,哪是容易對付的。這回得我出馬。”
李勝勇嬉皮笑臉道:“師傅,您看這50萬兩銀子,沾了貪。氣的臉紅脖子粗的沾了嗔。執著要你去,沾了痴。。。。。。”
永平擼胳膊道:“小王八蛋你是不是討打?”
李易趕緊攔住道:“您是坐鎮的,我們出去,家不能給端了啊。我們還得多帶人手出去,靠您老壓軸了。”
永平一聽自己這樣重要,也不爭了。
李易道:“我和勝勇帶150個弟兄走。您留50個。”
永平擺手:“20個夠了。”
李易道:“我們帶走170吧。家裡最少也得30人。明天天亮勝勇去恆運倉,我去李昌府邸,尋找一下他。這個傢伙肯定藏起來了,不能輕易放了他。”李勝勇點頭。
第二日天剛亮,大家吃過早飯。李勝勇帶了自己原來的保安,還有後來的師兄弟,一共170人,浩浩蕩蕩奔恆運倉去。
李易一個人去了李昌府邸。
恆運倉佔地數百畝,周圍高牆3米多。院內一排排糧囤矗立,存糧、出糧的車輛都排成隊,不愧是京師太和倉外,最大的米倉。
院內空闊處,一個三十多歲的男人正負手站在院內,黧黑的國字臉,有著久經風霜的滄桑,左邊面頰,一道入口的刀疤,平添了一股狠厲,他仰視著這些糧倉,長嘆口氣,輕聲道:“恩公,也許今天鐵肩要把命還你。。。。。。”,這人正是名震大江南北的郭鐵肩。
郭鐵肩幼年父母死於海盜之手,是吃百家飯長大的。討飯難啊,他不在乎白眼,不在乎辱罵,關鍵是走的腿都木了也沒人給口飯。
後來他走到莆田南少林寺的時候,發現那裡每天施兩次粥,雖然每次一碗稀粥,粥稀得能照見人影,他還是停了下來,這裡有穩定的兩碗粥喝啊。
每天他喝過粥趴在寺廟牆角,一動不動,生怕把那幾粒米快快的消化掉。他也不知道趴了多少天。有一天太冷了,天飄起小雪花,他只有半片麻袋片,拼命裹緊了,還是又冷又餓,昏睡過去。
等他
《大明開荒團李易幾個老婆》 第四卷 京師風雲 第二十七章 鐵肩道義(第1/3頁),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