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卷 京師風雲 第五十七章 戰略佈局 (第1/3頁)
燕市酒徒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筆趣閣小說www.biqugexsw.tw),接著再看更方便。
王林道:“現在的大明官員,有了好處搶著,有了責任都躲開。
誰願意給自己攬差事?尤其是太行山,橫跨幾地,是個三不管地帶,更是如此。”
李易道:“雖然說兵貴精不貴多,但是隻要保證質量,多些還是更好。”
當天,李易召開了營級以會議。這個級別會議,除了王林和孫二,基本還是李家軍。
李易首先分析了作戰方向。
自己官封海外開荒使,為什麼萬曆讓他海外專司獨斷,看起來好像是萬歲爺沒瞧起海外國家,其實不然,真正原因是大明四面楚歌,已經是漏風格局,偏生自己的軍隊又**無能,想治理積重難返,不得不用開荒團抵禦外敵,飲鴆止渴,真的是無奈之舉。
如果是國家強勢,怎麼會在朝廷之外,另有一支軍隊存在?是因為沒法抗衡這支軍隊,才搞出的這治外法權。
李易先分析的是遼東。
遼東是個米糧倉,有豐富資源。可是被建奴塗炭,禍害的不成樣子。
如今李勝義團進駐遼東,穩固住遼東局勢,開荒團有了自己的根據地。
李易打算在遼東放置兩個騎兵團,李勝義在遼陽、瀋陽一線,持續對建奴形成高壓態勢,逐步擴充套件軍力,未來向北防禦朵顏三衛,向東攻略建虜,直至重新把朝鮮徹底控制,作為未來對日作戰跳板。
遼南放置一個團,一方面鞏固遼東的執政基礎,另外一方面對遼河西線官軍形成威壓,避免大明官軍產生什麼其他想法。同時,屯兵梁房口,可隨時跨海攻略天津,直逼京師。
這樣確保大明不會錯誤估計形勢,對開荒團在大明的基業輕舉妄動。合作必須建立在實力基礎。
李勝信舉手道:“司令,我申請去遼南,保證完成各項任務。”
按資歷,李勝信也足夠排到他出馬了,別人也不好爭。李勝信穩重有智謀,李易也特別看好他。而且長久把這樣一員大將,放在練兵位置也不合適。
李易點頭道:“現在青山鷹城兵力怎樣?”
李勝仁彙報道:“青山鷹城又送出兩撥練好的兵,每批2400人,合計4800人。青山鷹城原有3000人,整編兩個滿編團沒問題。”
李易道:“現在基地還有多少編練好的新兵?”
李勝仁道:“3000人。”
李易道:“勝信你把這些人帶到青山鷹城。你把青山鷹城練好了騎術和射擊的部隊,帶走一個滿編團,到遼東佈局。”
現在開荒團採用的不是後世三三編制,而是四四編制,在加一個炮兵編制從排設起,這造成了開荒團幾乎是五五編制。一個滿編團是4000多人。再附加輜重兵,是接近6000人。
李易道:“你們團未來還有一個任務,是跨海出征海外,所以士兵除了正常訓練,也要逐步熟悉水性。”
李勝信起立,立正敬禮道:“是!保證完成任務。”
李易對李勝仁道:“青山鷹城給他們兩個整編團的編制,一方面保護好我們的根據地和兵工廠,一方面對林丹汗形成威壓。和平是建立在實力基礎的,如果我們不是長壯了,只是長肥了,那是個待宰羔羊,難保林丹汗不動心思。到那時候,我們失去了一個盟友。
最關鍵的是,將來朵顏三衛也要靠他們來鎮壓。”
朵顏三衛的地盤,涵蓋了後世的吉林、黑龍江和蒙古部分地區。民風彪悍,據史書記載,在朱棣發動靖難之役的時候,他向朵顏三衛借了3000的兵,然後這不到一萬人的部隊幫助朱棣打了很多勝戰,是當時相當出名的一支隊伍,經常以少勝多。
看到青山鷹城的富庶,這些擄掠慣了的部落,難保不動心思。以前弱小,反倒安全,現在強大了,危險也大了。
李勝仁道:“我會給他們補滿編制。”
李易道:“勝信你出兵的時候,儘量把青山鷹城招收的蒙古兵都帶走,這些兵作戰勇猛,但是如果對蒙古人作戰,那非我族類,其心必異,不好說的了。”
李勝信應“是”。
李易繼續道:“李勝廣被任命為開荒團海軍團長,現在是2000人。不過海軍我不想在北方多招收,畢竟不熟悉大海。未來應該是整編海匪,招收沿海百姓。
和大家相關的,是我們下一個作戰目標,沒有意外的話,會是大明南部的交趾。”
交趾,也是後世的越南。
越南真的自古以來是國領土。秦始皇向越南大量移民,設定三郡。
《大明開荒團李易幾個老婆》 第四卷 京師風雲 第五十七章 戰略佈局(第1/3頁),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