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足跡 永久書架

第95章 賜字 (第1/2頁)

凰漢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筆趣閣小說www.biqugexsw.tw),接著再看更方便。

一千步兵分為前中後三部分,走在前方的是三百盾牌手,統一身披黑甲,單手執盾。盾牌手們除了每人一面長盾或者圓盾外,還配有一柄斬馬刀,用於失去盾牌後的近身戰。或許是身前有著一面沉重的盾牌,盾牌手給人的感覺是穩如泰山。作戰時,總是盾牌手頂在最前面。

中間部分是三百長矛手,跟在盾牌手之後齊步向前走,利矛如林,矛身微微前傾,矛頭閃爍著幽幽的金屬光澤。矛,作為夏軍現在最通用的長兵器,在實戰中發揮著不小的作用。作戰中,長矛手位於盾牌手之後,數百甚至上千長矛一起掠過盾牌手的頭頂將衝過來的敵軍騎兵連人帶馬刺穿。這是長矛手最傳統也是最通用的戰術。

最後一部分是普遍右手執刀的刀斧手,共有四百,人手一柄雁翎刀。此兵種在作戰時,還排在弓箭手之後,因為他們沒有盾牌的保護,但作為徒步士兵中人數最多、戰力最強的兵種,同時也擔負著攻城重任,所以也是死亡率最高,且由於時常衝在第一線立功受獎的機會也是最多的。

步兵之後,是騎兵方陣,開路將領為嶽定,左衛將軍,從三品上階的歸德大將軍,與朱然同為龍驤舊部。

與步兵的兵種繁雜不同,騎兵就顯得簡單明快、一目瞭然了。一千騎兵排得整整齊齊,個個昂首挺胸、神采飛揚。在夏軍中,騎兵的數量要比步兵少得多,馬匹少是一個原因,而重要的是騎兵的訓練強度與步兵不可同日而語,而騎兵的精銳早已被無數的戰役證明了,但並不是沒有弱點。

長期生活於北方草原上的遊牧民族一直是夏朝的心腹大患,從早期的犬戎、匈奴、柔然到後來的突厥、契丹等民族,他們從小生長在馬背上,長於騎射,馬術精良,射術奇佳,只穿輕便的皮甲,動作十分靈活。

所以一開始與他們接觸時,夏軍只知道用騎兵去剋制他們的騎兵。直到後來,夏軍發明了步兵方陣,即上面所言,盾牌手在前,長矛手在後,分前後兩列,可以形成一道由盾牌和長矛組成的堅壁。長矛手之後則是弓弩手,負責進行壓制,弓箭尤其是弩的發明,在實戰中發揮了不小的作用,每個騎兵除了清一色的環首刀之外,還配備了一把弩。

現在夏朝的北庭都護府前線共駐紮有四十萬兵馬,其中只有十五萬是騎兵,其餘依然還是步兵,當然,其中包含有弓弩手和火銃手。隨著火器技術的發展,騎兵的重要性將會降低。

騎兵方陣之後,就是五百弓弩手,弓弩的重要性不需多說,在火器誕生以前,弓弩一直是夏軍最重要的遠端兵器,而在現在,它也依然佔據著相當重要的位置。開路將領為中郎將謝謙,正四品中郎將下階的壯武將軍,乃左衛軍中五位中郎將之首。

弓弩手每人揹著一張弓,一個箭袋,腰間的皮帶右邊掛著一把弩,左邊則是專放弩箭的箭袋。作戰時,弓弩手被列為步兵之數。

最後,就是夏軍現在的王牌軍種,戰無不勝的火器部隊,開路將領為火器營萬戶鍾明。火器即是一種利用推進燃料快速燃燒後,產生的高壓氣體推進發射物的射擊兵器。

自人類發明火藥以來,便在實戰中不斷證明其在軍事領域的價值,從而誕生了有史以來人類軍事科技發展史上最重大的革新。

左衛是拱衛大夏帝都洛京的王牌軍隊,得到的軍備補充也是冠絕夏軍的。現在,左衛軍營****配有八千支雷光叄式火銃,七百門“虎尊”式普通火炮,三百門龍吼式重型火炮。不過火炮由於體型笨重,所以閱兵式並沒有將它們帶來。

已經完成檢閱的隊伍返回大校場中央自己原來的位置,等候結束的到來。

看著城頭飄揚的龍旗,將士們紛紛舉起手中的兵器,齊聲喊道:“萬歲!萬歲!……”在這裡的很多人都還沒有見過皇帝,雖然距離甚遠,連皇帝的臉都看不清,可這一下子就算是在皇帝面前露臉了。他們這些平頭老百姓,平常連那些一二品的大官們都看不到,可現在一下子就見到了皇帝,他們的心情足可用“三生有幸”四個字來形容。

注視這下面這些漲紅的臉,霍雲也是會心的一笑,接下來就看皇帝怎麼應付這樣一個場面了。

皇帝深知,想要做一個人人愛戴的好皇帝必須做到愛民如子、疼惜軍士,不說別的,單是他們為國家犧牲流血、出生入死,就值得慎重對待。

他清了清嗓子,中氣十足的朝場中計程車兵道:“將士們,你們的忠勇朕明白,也看得非常清楚。朕知道,為了這個國家,你們付出了多少又犧牲了多少。不止是朕,還有你們的家人,乃至這普天之下的子民們,他們都會為

《皇朝風雲之弘雲錄txt》 第95章 賜字(第1/2頁),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