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足跡 永久書架

第297章 禪讓 (第1/2頁)

豐收的西瓜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筆趣閣小說www.biqugexsw.tw),接著再看更方便。

就在王凌思索之際,張國維和賈開宗等人前來拜見。張國維開門見山地說道:“大將軍,如今朝堂上下都已心向於您,民生會的官員們也一致認為,只有您才能帶領大明走向更加輝煌的未來。請大將軍早做決斷,登基為帝!”

賈開宗也附和道:“大將軍,崇禎皇帝雖然勤政,但能力有限,根本無法駕馭如今的局勢。只有您登基,才能確保大明的長治久安。”

王凌沉默片刻,緩緩說道:“諸位的心意,我明白。但此事關係重大,不可操之過急。我需要時間考慮。”

張國維和賈開宗對視一眼,心中雖然焦急,但也知道王凌的性格,不敢再多言,只得告退。

---

幾天後,崇禎皇帝突然召見王凌。王凌心中一動,知道事情有了轉機。他整理衣冠,前往皇宮。

崇禎皇帝坐在御書房中,神情平靜,但眼中卻透著一絲疲憊。他見王凌進來,微微一笑,說道:“小凌,朕今日召你前來,是有一件大事要與您商議。”

王凌恭敬地說道:“陛下請講。”

崇禎皇帝深吸一口氣,緩緩說道:“朕登基以來,雖然勤政愛民,但始終未能扭轉大明的頹勢。直到愛卿出現,大明才得以復興。如今,大明國泰民安,百姓安居樂業,這一切都是愛卿的功勞。朕思來想去,決定將皇位禪讓於你,希望你能帶領大明走向更加輝煌的未來。”

王凌聞言,心中一震,但表面上依然保持平靜。他恭敬地說道:“陛下,臣何德何能,怎敢接受如此重任?還請陛下收回成命。”

崇禎皇帝搖了搖頭,說道:“小凌不必推辭。如今朝堂形勢朕清楚的很,不論老臣新臣都希望你登基稱帝,就連皇后也是這個意思,朕已孤立,如果朕逆潮流而動,恐怕又會給大明子民遭來災禍,朕已經深思熟慮,此事非你莫屬。朕只希望,你登基之後,能夠善待朱家子孫,保全朱家的血脈和尊嚴。”

王凌見崇禎皇帝態度堅決,心中明白,這是最好的結果。他鄭重地點了點頭,說道:“陛下放心,臣必定善待朱家子孫,保全朱家的血脈和尊嚴。”

兩人又秘議多時,將具體禪讓條件敲定,崇禎皇帝要求他的子女的親王地位不能變,將太子朱慈烺封為盛王,定王朱慈炯和永王朱慈炤王位名稱不變,其它子女一概享受親王和公主待遇。

王凌尊崇禎皇帝為太上皇,“明”這個國號不變。

崇禎皇帝和周皇后要求立坤興公主為皇后,坤興公主的兒子王錦繁為太子。

至於其它歷代藩王及後代,王凌會撤去他們爵位,成為一普通人,作為補償,朝廷給一定金錢補償。

至於當朝的所有勳戚一律撤去爵位,成為普通人。

這些,崇禎皇帝就管不了了,這些藩王勳戚,王凌一定會拿他們開刀了。

崇禎十八年秋,崇禎皇帝正式下詔,宣佈禪位於王凌。訊息傳出,朝野震動,但大多數人對此並不感到意外。王凌的功績早已深入人心,民生會的官員們也早已做好了準備。

禪位大典在京師隆重舉行。崇禎皇帝親自將玉璽交到王凌手中,宣佈王凌為大明的皇帝。王凌登基後,改元“永昌”,並宣佈大赦天下,減免賦稅,推行新政,進一步鞏固大明的統治。

崇禎皇帝退位後,被封為“太上皇”,居住在萬歲山,王凌將萬歲山改建成太上皇宮。

王凌住進了紫禁城,登基之後,首先大封群臣。

內閣首輔是張國維,內閣閣臣分別是倪元路、賈開宗、趙全海、孫傳庭。

孫傳庭也入閣了。

吏部尚書李邦華,戶部尚書韓智,禮部尚書王應熊,兵部尚書張名鎮,刑部尚書周志畏,工部尚書方岳貢。

大理寺卿李建泰,鴻臚寺卿趙虞佐,光祿寺卿楚飛。

五軍都督府總督由王凌兼任,副都督分別是李二貴、羅汝才、吳三桂。

大明經濟部部長趙敏,大明民生銀行行長張嫣,大明民生報社社長朱慈烺。

大明皇后朱媺娖,太子王錦繁。

石紅玉被封為皇貴妃,張雪和趙敏被封為貴妃。

張嫣內心深處非常仰慕王凌,早有以身相許之心,但是她是木匠皇帝朱由校的遺孀,是先皇后,這個名頭使她欲愛不能。

張嫣今年三十九歲,風韻猶存,由於其是不進出美女,又沒生過孩子,三十九歲年紀看起來只有三十歲。

王凌心中也驚歎張嫣的美貌,在其稱帝時也幫了大忙,心中也有意將其納為貴

《王凌霄今日頭條》 第297章 禪讓(第1/2頁),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