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部分 (第1/4頁)
塵小春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筆趣閣小說www.biqugexsw.tw),接著再看更方便。
甄豔茹和王燦菊被故事深深吸引住了,陷入了沉思之中。
梅蘭花講完故事才發覺,這個時候給這兩個人講這樣的故事,是不是有些教唆的意思?!
第二卷 智慧彰顯 第二十一章 玉皇廟的傳說 字數:3303
一行四人,來到了果村玉皇廟前。抬眼望去。那廟宇寬廣雄偉,富麗堂皇。先自在心了產生了一種敬畏與虔誠。在李二嫂的帶領下,在廟的前後左右觀看起來。
玉皇廟分前殿、後殿、東、西、北三閣。北閣最雄偉,是一個四稜柱形重樓式建築。走廊外延,抱柱林立,金磚琉璃瓦蓋頂,頂脊雙吻對稱。正中葫蘆沖天,四角飛簷,簷下銅鈴下垂。脊獸栩栩如生。玉皇爺的坐式銅像就鑄在這裡。底樓只鑄到玉皇爺的肩,二樓上是玉皇爺的頭。一個**,若踩著玉皇爺的肩膀伸手向上,只能觸到眉毛。玉皇爺頭戴冕,冕前後垂旒,身穿圓領大袍,兩腿屈,膝下垂,雙手相握,神采奕奕,威嚴肅穆。
三個姑娘在玉皇爺神像前進了香,磕了頭,少不了禱告一番。然後在李二嫂的帶領下,到廟門外一家茶樓裡歇息。
四人一邊喝著茶,一邊透過茶樓的格子窗觀看外面熙熙攘攘遊廟進香的人們。梅蘭花很想知道有關於皇廟的故事,對李二嫂說:
“乾孃,玉皇廟這麼雄偉壯觀,一定有不少傳說吧。”
李二嫂樂得賣弄才華,見“才女”向她提問,高興地說:“那敢情,關於這廟,老人們的說法可多哩。”李二嫂清了清嗓子,娓娓道出了這麼一個傳說:
傳說,明朝初期,永樂皇帝朱棣與師爺劉伯溫北上尋找修建國都地址時,最初尋找到這裡。看到果村一片龍脈,風水甚好。但是,掘了一鍁土,再放進去卻盛不下。看出這一代富有,人群中七分坐轎的,三分抬轎的。怕在此建都後坐轎的更多了,沒有抬轎的怎麼行?便又向北尋去。北行七十里,走到了烏由縣東北角上的崇教寺上,看到那裡比這裡更富,光有坐轎的沒有抬轎的。就想返回到果村。這時,果村的龍脈已被玉皇爺佔了。只得又北行七百里,建了現在的北京城。
據說,在劉伯溫選都城選到這裡時,玉皇爺選廟址也正好選到這裡。待劉伯溫走後,玉皇爺就把那一派龍脈用神光罩住,然後託夢給當時的烏由縣知縣,命他在果村這一帶給他修一座廟。並囑咐說,修廟的銀子向“叫街的”要;木料向“辣臉的”要;圖樣向“賣玩具的要飯的”要。知縣醒來,覺得夢蹊蹺。何況修廟建寺是行好的事,就尊了夢中玉皇爺所言,立即出榜,招募名師巧匠修建玉皇廟。
要興土木,必須有銀子。縣庫裡的銀子又都有用項,知縣就命張監工帶領衙役們到集市上向“叫街的”去要。
這“叫街的”本是乞丐,但這類乞丐不是伸手討要,而是“爺爺奶奶”的狂喊,聲嘶力竭,擄人神經。客商們怕他的狂喊影響買賣,只好施捨些打發走。
張監工帶領衙役來到集市上,正好遇見一個“叫街的”正在沿街狂喊。他們就把他拉到一個僻靜處,向他要錢。“叫街的”哭喪著臉說:“我要有錢,就不出來叫街了。”張監工見逼不出錢來,回去交不了差,就命衙役們打那“叫街的”。打得“叫街的”沒法了,指著身下的土地說:“這地下有銀子,你們刨吧。”衙役們拿起鎬來一刨,真的刨出兩大甕銀子來。
知縣見真應了那夢。十分高興。就又命張監工帶領衙役去向“剌臉地”要木料。
這“剌臉地”也是乞丐。這類乞丐是手持一把利刃。對著客商狂喊。客商如不出錢。就朝自己臉上下刀。弄得滿臉血汙。慘不忍睹。在自己地貨攤前出了這類事。客商也覺臉面上不光彩。只好早早地施捨些打發走了了事。
張監工帶衙役又來到集市上。把一個“剌臉地”拉到一個井臺旁。向他要木料。“剌臉地”怒目圓睜。倒向他們要起填肚子地東西來。張監工就令衙役給他買了吃食兒。“剌臉地”吃飽喝足。心裡想:“他們向一個要飯地要木料。真乃天下之大滑稽。我何不就以滑稽對滑稽。”於是。就指了指身邊地井說:“這井裡就有木頭。你們往外撈吧。撈夠了就言一聲。”誰知。話音兒剛落。那井裡就冒起了白霧。滾起了水花。那成梁成檁一根接一根地從井裡漂上來。眾衙役們抬地抬。扛地扛。不一會兒就撈了小山似地一大堆。一個衙役累得實在支援不住了。就對張監工說:“不少了。再撈就用不了了。”話音兒剛落。那井中一幅上來地木頭就一下子不見了。氣得張監工搧了那個多嘴地衙役兩巴掌。
有了銀子和木料。知縣
《智愚說國學》 第23部分(第1/4頁),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